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惠云

作品数:43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省焦作市中心血站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献血
  • 13篇献血者
  • 11篇无偿
  • 11篇无偿献血
  • 10篇血型
  • 8篇无偿献血者
  • 7篇血站
  • 6篇微板
  • 6篇微板法
  • 5篇核酸
  • 5篇核酸检测
  • 5篇ELISA
  • 4篇RH血型
  • 4篇不规则抗体
  • 3篇血液
  • 3篇ABO血型
  • 3篇表型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学
  • 2篇血型系统

机构

  • 27篇河南省焦作市...
  • 14篇焦作市中心血...
  • 1篇焦作市第二人...
  • 1篇周口市疾病预...
  • 1篇焦作煤业(集...

作者

  • 41篇韩惠云
  • 23篇张国平
  • 14篇李雪英
  • 13篇王林
  • 9篇来祝檩
  • 6篇窦茉莉
  • 4篇闫晓鹏
  • 3篇关茵
  • 3篇闫晓鹏
  • 3篇邱玉霞
  • 2篇郭超群
  • 2篇吕振普
  • 2篇李志平
  • 2篇邱玉霞
  • 2篇李志平
  • 2篇薛秀荣
  • 1篇田宗斌
  • 1篇郭超群
  • 1篇李瑞丽
  • 1篇李运琴

传媒

  • 6篇中国实用医药
  • 5篇中国卫生产业
  • 4篇临床输血与检...
  • 4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当代医学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2篇首都食品与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浆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探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全血经白细胞过滤前后红浆发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随机抽取一次性滤除白细胞血袋常规采集的全血960袋,无菌留取每袋全血滤白前后及成品血浆标本,测定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统计分析2006年9~2007年8月间不同季节的红浆报废情况。结果1.98%(19)袋血液滤白前全血、滤白后全血及成品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有不同程度增高;7.81%(75)袋血液滤白前全血游离血红蛋白正常,滤白后及成品血浆游离血红蛋白不同程度增高;夏季红浆的发生率较其他季节明显增高。结论红浆的发生源于红细胞发生溶血,血液采集、储存、运输、滤白、离心等操作过程均可造成红细胞溶血而导致红浆发生。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保证完整的血液冷链系统,对血袋进行严格质控,尝试改变现有成分制备程序,可有效降低红浆的发生。
韩惠云李雪英张国平邱玉霞关茵
核酸检测HBV DNA阳性献血者的追踪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调查ELISA检测合格献血者的核酸检测结果,并对NAT阳性献血者追踪检测,为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经2种ELISA试剂检测合格的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上海浩源核酸检测系统进行8人份混样检测,混检反应性的标本进行拆分,以拆分结果为最终报告结果,并对NAT阳性献血者追踪检测。结果 1)采集的40 496份献血者标本中,ELISA检测合格标本40 189份,不合格标本307份。2)ELISA检测合格的40 189份标本中共检出HBV DNA阳性22例,未检出HCV RNA、HIV-1 RNA阳性标本。3)已完成17例HBV DNA阳性献血者的追踪检测,其中14例为隐匿性HBV感染,未发现"窗口期"感染的献血者。结论 1)2遍ELISA检测后仍存在输血感染风险,增加NAT检测可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水平。2)追踪调查显示,HBV DNA阳性献血者中以OBI为主,为输血残余风险的主要原因。
来祝檩韩惠云张国平
关键词:核酸检测献血者隐匿性感染HBV
应用微板法检测Rh血型建立稀有血型信息库
2008年
目的应用微板法检测Rh血型,建立稀有血型信息库,保障临床用血需求。方法对本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86025份,应用微板法筛查出Rh阴性标本,进一步进行确认实验,排除Du型,对确认为Rh阴性的276名合格献血者的详细资料进行登记建档,建立稀有血型献血者信息库。结果建立Rh阴性献血者信息库,极大地提高了稀有血型临床用血的保障能力。结论微板法适用于血站系统对Rh阴性献血员的大批量筛选和管理,建立和完善稀有血型信息库,做到动态管理,及时调用,对于保障每一位稀有血型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雪英张国平韩惠云郭超群
关键词:微板法RH血型信息库
温育时间对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检测HBsAg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韩惠云张国平李雪英窦茉莉
关键词:ELISAHBSAG
血站实验室生物安全与防护
2020年
血站实验室承担血液样本安全性检测工作,保障血液样本符合临床治疗需求,避免出现由输血所引起的交叉传染等情况。伴随采血量逐渐上升,血站实验室的质量和生物安全面临着巨大挑战。血站实验室工作人员每日需接触到较多具备潜在生物安全血液标本,暴露在各类未知危害环境中,存在较大风险,对其实施有效防护措施可保障其安全。通过建立有效血站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减少实验室员工暴露于感染性物质,可有效避免感染事件发生及防止实验室感染性废弃物对公众所产生危害。同时,建立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加强生物安全学习、建立生物安全防护培训、落实个人防护装备及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等多项措施,能显著提高各项保护措施有效性,维护工作人员职业安全。该文从血站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和防护措施几方面进行阐述。
张婷婷韩惠云来祝檩
关键词:血站实验室消毒
血站关键设备的管理及使用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加强血站关键设备的管理及合理使用,保证血液质量安全。方法:分析关键仪器设备管理、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针对关键设备管理、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分析。结论:必须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学习,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及定期校验工作,并从源头把关,做好设备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
韩惠云王祖江窦茉莉
关键词:血站
ELISA法和NAT联合检测降低经血传播感染性疾病风险的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献血者血液采用ELISA法和NAT联合检测降低经血传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艾滋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站2015年4月~2016年12月采集的献血者血液样本72110例作为研究材料,所有样本均应用两种不同厂家试剂进行ALT、HBs Ag、抗-HCV、抗-HIV和抗-TP平行检测,同时对献血者样本进行NAT检测。结果在72 110例献血者中603例(0.84%)血清学HBs 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不合格;71507例血清学检测合格献血者中检出HBV-DNA阳性49例(0.07%),未检出HCV-RNA和HIV-RNA阳性样本;在152例ELISA法HBs Ag 0.7≤S/CO<1.0样本和1.0≤S/CO≤3.0样本中检出13例HBV-DNA阳性,HBs Ag 1.0≤S/CO≤3.0样本NAT阳性检出率高于0.7≤S/CO<1.0样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献血者血液样本采用ELISA法和NAT联合检测可降低经输血传播感染性疾病的风险,提高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
来祝檩韩惠云薛秀荣
关键词:核酸检测技术丙型肝炎抗体艾滋病抗体
加强血站实验室管理的方法与意义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血站可以为患者提供血液资源,所以其安全性十分重要。为确保献血者与受血者的生命安全,必须对实验室加强管理,保证血液检测的质量。该文对血站实验室管理的方法与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从实验室人员管理、标本、试剂、仪器管理、血液检测过程管理、实验室环境与安全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血站实验室管理质量的提升给予参考和建议。
李瑞丽韩惠云张颖
关键词:血站实验室血液检测质量管理
CHECK值下降对干化学试纸条法检测ALT结果的影响
2004年
吕振普张国平韩惠云
全自动加样系统出现强阳性标本拖带现象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全自动加样系统出现强阳性标本拖带现象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AT全自动加样系统加注稀释液及血清,当发现ELISA微板上从A排至H排连续出现2孔或2孔以上阳性结果时,分别用2种试剂进行复试。结果在4839份血液标本的检测过程中,由AT全自动加样系统引起的强阳性标本拖带现象共8份次。结论通过设置合适的加样参数、做好仪器的日常维护保养及标本处理工作,可避免强阳性标本拖带现象的发生。
王林张国平韩惠云窦茉莉
关键词:全自动加样系统拖带现象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