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轶维

作品数:10 被引量:45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新型冠状病毒
  • 4篇冠状
  • 4篇冠状病毒
  • 4篇病毒
  • 3篇室间隔
  • 3篇室间隔缺损
  • 3篇缺损
  • 3篇患儿
  • 3篇间隔缺损
  • 3篇儿童
  • 3篇肺炎
  • 3篇封堵
  • 2篇动脉
  • 2篇疫苗
  • 2篇疫苗接种
  • 2篇转阴
  • 2篇膜周部
  • 2篇膜周部室间隔...
  • 2篇接种
  • 2篇核酸

机构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复旦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清华大学第一...

作者

  • 10篇陈轶维
  • 6篇李奋
  • 4篇卢燕鸣
  • 4篇张婷
  • 4篇吉炜
  • 2篇傅立军
  • 2篇朱荻绮
  • 2篇沈捷
  • 2篇张志芳
  • 2篇俞蕙
  • 1篇李毅刚
  • 1篇王顺民
  • 1篇傅启华
  • 1篇叶颖子
  • 1篇杜欣为
  • 1篇王治平
  • 1篇赵武
  • 1篇王剑
  • 1篇丁燕生
  • 1篇邵魏

传媒

  • 3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儿童定点医院管理经验分享被引量:6
2022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全球性疫情给传统医疗模式带来巨大挑战。2022年3~5月,上海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由于Omicron变异株传染性强、容易免疫逃逸发生疫苗突破性感染,儿童病例数骤增。儿童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设立,在儿童专科医院和方舱医院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自2022年4月7日至6月2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部院区)儿童新冠肺炎病例定点医院共收治871例儿童新冠肺炎病例,其中3岁以下儿童568例(65.2%),轻型/普通型病例870例(99.9%),1例重型病例。该文报告该定点医院对儿童新冠肺炎病例的管理经验,主要包括:构建病例入院流程,强化以多学科为基础的规范化诊疗,优化重症管理预警和救治系统,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亲子”护理策略,落实“一人一策”中医中药治疗方案,优化出院流程、加强床位周转,严格全轨迹防控、降低院内感染风险,构建结构化病历系统、借助信息平台、适应病例大流量工作模式,开展科学研究、分析诊疗经验等。[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8):839-845]
周建国范巧玲陆春梅许普闫钢风淳于凌峰刘亚尊陈轶维卢燕鸣张婷俞蕙王立波许姜姜周文浩
关键词:医院管理儿童
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儿童膜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至2019年6月就诊的18例VSD封堵术后CLBBB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接受VSD封堵术并经心电图检测确诊CLBBB患儿的平均年龄为5.69±2.33岁(3岁2个月~10岁5个月),男性11例、女性7例,随访时间中位数5年(3个月~10年)。14例无心力衰竭患儿中4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CLBBB即恢复,随访3~6个月各项指标均无异常;8例随访5~10年,无不适,心电图无变化,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心房利钠肽均无异常,但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增大;2例接受封堵器取出及VSD修补术,1例术后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余无异常,另1例术后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随访1年QRS波时限较术前缩短,心功能无异常,LVDD增大。4例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中3例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术,1例行左室起搏,术后QRS波均<150 ms;1例行CRT术后3天因急性心力衰竭死亡,另3例随访1~2年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对于VSD封堵术后早期出现CLBBB患儿,糖皮质激素可能有效,若无效,可选择手术取出封堵器,但有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风险。若合并心力衰竭,CRT或左室起搏治疗可能有一定效果。
陈轶维赵文婥王顺民杜欣为吉炜朱荻绮陈丽君张志芳李奋
关键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功能不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脱垂的疗效及预后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分析经皮导管介入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脱垂(aortic valve prolapse,AVP)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108例经皮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儿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手术前后超声心动图、术中造影、封堵器型号及社会人口(年龄、体重、性别)等资料。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配对设计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Wilcoxon符号秩检验。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成组设计R×C表格采用MonteCarlo近似确切概率法。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合并AVP患儿术后主动脉瓣反流(aortic regulation,AR)出现或加重的危险因素。结果55例术前合并AVP患儿中8例(14.5%)发生术后AR出现或加重。1053例术前不合并AVP的患儿中10例(0.9%)发生术后AR出现或加重,但AR加重情况多发生在术后远期(>1年),且无一例中度以上的AR出现。合并AVP患儿介入手术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及AR加重程度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选择合适封堵器类型及大小、操作规范并具有相当相关操作经验的儿童心血管中心,经皮导管介入封堵合并AVP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可成为外科手术的有效替代方案。
赵文婥傅立军沈捷吉炜陈轶维李奋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脱垂
儿童经导管介入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术后三尖瓣反流的预后及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儿童经皮导管介入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术后三尖瓣反流的发生率、预后及反流发生或加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108例经皮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新发三尖瓣反流及反流加重的预后和危险因素。结果24例术后新发三尖瓣轻度以上反流,发生率为2.1%;5例术前合并轻度以上三尖瓣反流的患儿中4例反流较术前减轻;随访过程中患儿均未发生重度需要手术干预的三尖瓣反流。单因素分析发现介入手术时间、残余分流是介入术后新发轻度以上三尖瓣反流的危险因素(均P<0.05)。二元回归分析发现封堵器大小(OR=1.48,95%CI:1.13~1.9)、残余分流(OR=6.53,95%CI:1.69~25.30)是新发三尖瓣反流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后有一定的三尖瓣反流发生率,但一般不会出现需干预的后果。手术时间越长、封堵器型号越大、残余分流的存在是导致术中或术后新发三尖瓣反流的危险因素。
邓云霞赵文婥傅立军沈捷陈轶维吉炜朱荻绮李奋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三尖瓣反流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株和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重症肺炎1例被引量:8
2022年
患儿男,3岁10月龄,因“间歇发热2周伴咳嗽、气促”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部院区)定点医院隔离病房。患儿病初发热,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热退2 d再次持续高热>3 d伴气促、吸气性凹陷,胸部CT示右肺下叶片状密度影,诊断“重型新冠肺炎”,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宏基因组病原检测确诊为混合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好转出院。提示临床医生诊治重型新冠肺炎时需警惕混合感染。
时艳艳卢燕鸣闫钢风郑章乾张美张莹俞蕙张婷陈轶维王立波周建国周文浩
关键词:右肺下叶重症肺炎临床医生肺炎支原体
动脉导管未闭患儿TFAP-2B基因突变的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 发现我国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患儿分子遗传方面缺陷,为PDA早期预防及遗传咨询提供支持.方法 收集100例单纯性PDA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外周静脉血样本,以10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TFAP-2B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和外显子两侧部分内含子,并对扩增片段进行双向测序.应用BLAST程序将所测TFAP-2B基因序列与GeneBank中的已知序列进行对比以检测基因突变.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对1例家族史阳性患儿及其家属共16人TFAP-2B部分cDNA片段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直接进行双向序列测定.结果 基因分析显示,在1例家族史阳性患儿及其患病亲属中,TFAP-2B第3内含子剪接位点+5位发生突变[intron3(+5)G>A],患儿TFAP-2B基因部分cDNA巢式PCR扩增结果 提示3号外显子完全缺失.此外,还发现了一个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即转录起始点上游第34位的鸟嘌呤变为腺嘌呤,这个多态在PDA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13,P=0.012).结论 TFAP-2B基因突变能够导致家族型PDA.
陈轶维赵武李奋吉炜傅启华张志芳王剑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突变
紫绀型先心病患儿脑组织磁共振波谱研究
目的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方法检测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局部脑组织生化代谢物,探讨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脑部能量代谢有无异常改变。方法应用场强为1.5T的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分别对29例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俞宏真李奋朱铭王治平王谦陈轶维
文献传递
影响Omicron变异株感染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患儿核酸转阴时间缩短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Omicron变异株感染轻型与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其核酸检测结果转为阴性(以下简称为"核酸转阴")时间缩短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4月7日至5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区"亲子病房"集中收治的150例Omicron变异株感染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根据这150例患儿的核酸转阴中位时间为13 d,将其分别纳入快转阴组(n=84,核酸转阴时间<13 d)和慢转阴组(n=66,核酸转阴时间≥13 d)。对2组患儿年龄、性别、轻型与普通型COVID-19患儿构成比、疫苗接种率、COVID-19相关临床表现及COVID-19发病48 h内系统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等,进行成组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Omicron变异株感染轻型与普通型COVID-19患儿核酸转阴时间缩短的因素。2组患儿合并基础疾病占比、采取对症治疗率等一般临床资料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快转阴组患儿年龄、女性患儿比例、普通型COVID-19患儿比例、疫苗接种率,发热、咽痛、胃肠道症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慢转阴组,而热峰、肌肉酸痛发生率,则均显著低于慢转阴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伴有咽痛、接种疫苗是轻型与普通型COVID-19患儿核酸转阴时间缩短的独立保护因素(OR=14.609、7.866,95%CI:1.108~192.697、1.313~47.121,P=0.042、0.024),而伴有肌肉酸痛、男性患儿则是其独立危险因素(OR=0.275、0.206,95%CI:0.087~0.874、0.083~0.511,P=0.029、0.001)。③快转阴组患儿SII为250.9×109/L(111.1×109/L,466.9×109/L),NLR�
秦凤丁博陈轶维周建国张婷俞蕙王立波周文浩卢燕鸣
关键词: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儿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以2022年4月7日至5月19日在上海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部院区)收治的189例3~14岁新冠肺炎患儿为队列人群,按照疫苗接种情况分为未接种组和接种组,总结分析患儿年龄、性别、分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数据,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或χ^(2)检验。对疫苗接种情况和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相关性进行Cox混合效应回归模型分析。并对未接种组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患儿未接种疫苗原因。结果189例3~14岁新冠肺炎患儿中男95例(50.3%)、女94例(49.7%),年龄5.7(4.1,8.6)岁。未接种组117例(61.9%)、接种组72例(38.1%)。接种组年龄大于未接种组[8.8(6.8,10.6)比4.5(3.6,5.9)岁,Z=9.45,P<0.001]。临床表现、疾病分型及检验结果组间比较,除咳嗽症状发生率接种组高于未接种组[68.1%(49/72)比50.4%(59/117),χ^(2)=5.67,P=0.017],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曲线及Cox混合效应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接种组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短于未接种组[8(7,10)比11(9,12)d,Z=5.20,P<0.001;矫正HR=2.19(95%CI 1.62~2.97)]。未接种疫苗原因问卷调查发放115份问卷,收集有效问卷112份(97.4%),其中家长认为患儿不在接种适龄范围(51例,45.5%)及身体特殊情况(47例,42.0%)是未接种疫苗的主要原因。结论接种疫苗可以有效缩短新冠肺炎患儿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应积极制定针对性方案,提高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适龄儿童接种率。
叶颖子卢燕鸣许普陆春梅陈轶维胡会范巧玲张晓艳王立波俞蕙张婷周建国周文浩
关键词:儿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
中国儿童心血管植入性电子器械专家共识被引量:6
2023年
我国儿科患者心血管植入性电子器械(CIEDs)远落后于我国成人领域及国外儿科领域。儿科患者CIEDs具有特殊性,为进一步在我国规范和推广儿科患者CIEDs的应用,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制订《中国儿童心血管植入性电子器械专家共识》,共识适用于0~14周岁的患者。共识包括(1)心脏永久起搏器:适应证、植入路径和模式选择、植入技术及并发症;(2)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双心室起搏、左室心外膜单位点起搏及左束支区域起搏;(3)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ICD植入的一般适应证及常见疾病适应证(长QT综合征、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ICD植入技术问题、心理和生活方式问题;(4)植入式心电监测记录仪(ICM):ICM植入适应证、植入技术;(5)麻醉与镇静。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李小梅丁燕生马长生方全龙德勇关圆江河江洪李奋李学斌李毅刚杨延宗杨新春吴书林张萍陈轶维邵魏袁越郭保静黄伟剑董建增韩波曾少颖薛玉梅戴辰程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儿科患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