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礼强
- 作品数:24 被引量:164H指数:7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细鳞裂腹鱼人工繁殖研究被引量:25
- 2007年
- 2005~2006年,分别用4种不同的催产剂组合对经人工驯养的180余尾性成熟的野生细鳞裂腹鱼(Schizo-thoraxchongi)进行了人工催产,共获得受精卵50余万粒,孵化出仔鱼9万余尾。催产效果较好的催产剂组合为:鲤鱼脑垂体(PG)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联合二次注射,第一次注射剂量为(5 mg+600 IU)/kg鱼体重,第二次注射剂量为(12 mg+1000 IU)/kg鱼体重,在水温13~18℃效应时间为85~98 h。
- 陈礼强吴青郑曙明
- 关键词:亲鱼培育人工繁殖
- 淡水鱼类功能生态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4
- 2019年
- 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全球生物正经受第六次生物多样性危机。淡水生态系统是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淡水鱼类作为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受着日趋严重的气候变化、栖息地退化、生物入侵和过度捕捞等压力,面临巨大的威胁。在此背景下,如何准确评估鱼类种群和群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以及鱼类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是淡水鱼类多样性和淡水生态系统保护的关键问题。近年来,淡水鱼类功能生态学的快速发展为解答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框架。系统地介绍了淡水鱼类功能生态学主要研究内容、方法、进展及其应用,并着重介绍了淡水鱼类功能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变化下的功能生态学响应研究。据此提出了淡水鱼类功能生态学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指出了其在鱼类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利用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 程馨雨陶捐武瑞东武瑞东丁城志
- 关键词:淡水鱼类生物多样性
- 核酸适配子共轭金纳米粒子探针成像朊蛋白细胞内在化途径被引量:2
- 2010年
- 将巯基修饰的核酸适配子(aptmer)偶联到金纳米粒子(AuNPs)表面,制备出朊蛋白特异性的Apt-AuNPs纳米光学探针,并成功应用到细胞表面朊蛋白的光散射成像和电子透射显微成像分析.通过对Apt-AuNPs探针进入细胞的途径及其在细胞内命运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窖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可能是其进入细胞的一个重要途径.Apt-AuNPs纳米探针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可能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成像领域.
- 陈礼强肖赛金彭丽谭克俊谭克俊郭凤玲黄承志胡萍萍
- 关键词:金纳米粒子朊蛋白
- 基于斑马鱼的纳米生物毒性效应评估
- 本研究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对石墨烯和多壁碳纳米管的生物毒性效应和机理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的生物毒性较弱,在浓度为50 mg/L才会引起明显的细胞生长抑制和轻微的斑马鱼胚胎孵化延迟效应,但不会导致胚胎内细胞凋亡...
- 陈礼强黄承志
- 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生物毒性效应风险评估
- 文献传递
- 中华倒刺鲃幼鱼鳃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采用扫描电镜对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鳃的表面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鳃表面绝大部分区域被具有环形微嵴的扁平上皮细胞覆盖,鳃耙、鳃弓和鳃丝表面扁平上皮细胞的形状、大小及微嵴的形态各异;鳃弓表面除扁平上皮细胞外还有线粒体密集细胞和黏液细胞分布,鳃小片表面被大量黏液覆盖。同时对中华倒刺鲃幼鱼鳃不同区域扁平上皮细胞多样的形态结构与其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 罗芬陈礼强康斌
- 关键词:超微结构中华倒刺鲃
- 一氧化氮合酶与动物生殖被引量:3
- 2006年
- 陈礼强郑凯迪
- 关键词:一氧化氮合酶动物生殖NNOSCA^2+嗜中性白细胞ENOS
- 纳米材料活细胞标记示踪及其生物毒性效应评估
- 纳米科学与生物科学、医学以及环境科学的相互交叉、深度融合催生了纳米生物医学和纳米生物安全研究。本文对纳米材料在活细胞内蛋白质标记成像和示踪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同时用斑马鱼对其生物毒性效应进行了系统评估。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 陈礼强
- 关键词:纳米材料斑马鱼生物毒性效应
- 文献传递
- 一种生物膜培养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膜培养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根挂杆以及在两根挂杆之间沿着所述挂杆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封闭控制开关、封闭装置和生物膜培养器,所述封闭装置包括第一封闭器和第二封闭器,所述第一封闭器和第二封闭器为均具有第...
- 骆霞向昕怡黄国益傅开道陆颖陈礼强
- 文献传递
- 一种生物膜培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膜培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中生物膜培养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根挂杆以及在两根挂杆之间沿着所述挂杆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封闭控制开关、封闭装置和生物膜培养器,所述封闭装置包括第一封闭器和第二封闭器,所述第一封...
- 骆霞向昕怡黄国益傅开道陆颖陈礼强
- 南方大口鲶对温和气单胞菌的免疫反应被引量:8
- 2005年
- 采用福尔马林灭活的温和气单胞菌菌苗免疫接种南方大口鲶,通过测定受免疫鱼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ANAE阳性率,探讨了南方大口鲶对温和气单胞菌的免疫反应.结果表明,免疫1,2,3,4,5,6周后的凝集抗体效价,平均值分别是1:32.0,1:128.0,1:243.2,1:665.6,1:358.4,1:230.4,抗体水平在第4周达到高峰,而对照组为1:4~8;血液中α-醋酸萘脂酶染色(ANAE)阳性率在免疫后第1周后就明显上升,在第5周后达到高峰,与免疫前差异极显著;血液吞噬细胞吞噬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免疫后第4周吞噬率最高达28.0%,1~6周免疫组平均为21.5%,对照组为17.4%.受免疫鱼的免疫保护力达84%.
- 贺蓉陈礼强王金胜陈朝飞
- 关键词:南方大口鲶温和气单胞菌免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