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波
- 作品数:18 被引量:108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主侧不合的疑难交叉配血原因分析
- 目的分析儿童主侧不相合交叉配血的原因及输血策略,保障儿科临床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用血。方法选取本院2018—2019年之间发现的77例儿童主侧不合交叉配血,对其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交叉配血试验,对检测结果进行...
- 陈见南占刘英陈学军尹明伟徐军金小波
- 331例患儿输血不良反应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 尹明伟徐军曾智金小波陈学军
- 换血治疗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液指标的影响和不良反应观察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换血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液检验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9月进行换血治疗的94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并记录新生儿的一般资料、换血前后血液检验指标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94例换血治疗患儿,均是间接胆红素显著升高,其中ABO溶血病28例(29.8%),颅内出血和头皮血肿14例(14.9%),新生儿败血症等感染13例(13.8%),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7例(7.4%),Rh溶血病4例(4.3%),红细胞增多症3例(3.2%),其他综合因素高胆红素血症25例(26.6%)。换血后常规生化指标TBIL、IBIL、DBIL、TP、ALB、ALT、AST、GGT、ALP、CREA、UREA、CysC、LDH、CK、CK-MB水平均较换血前有显著下降(P<0.05);血常规指标WBC、Hct、Hb、Plt较换血前有显著下降(P<0.05);血气、电解质和凝血指标pH、HCO_(3)^(–)、BE、Na^(+)、Cl^(–)、Ca^(2+)水平有显著降低(P<0.05),pO_(2)、K^(+)、Glu、Lac、PT、INR水平较换血前有显著上升(P<0.05);而URIC、pCO_(2)、RBC计数和APTT换血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4例患儿换血后,发现低钙血症33例、血小板减少症55例、高血糖83例、代谢性酸中毒41例、高钾血症5例。结论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可快速清除血清胆红素,但会引起部分血液指标的显著变化和出现一定的换血后不良反应,应在换血过程中密切观察血液检验指标的变化和临床表现,以保障换血安全与疗效。
- 唐雀美王梦雅陈学军尹明伟沈月芳徐军金小波
-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
-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漏检IgG抗-A个案报道1例被引量:2
- 2018年
-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较高,目前常规应用于国内大部分医院血库的输血前试验。同时,凝聚胺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IgG抗体效价过低时,会有漏检现象。针对新生儿溶血病,漏检IgG抗-A(B)的情况鲜有报道。
- 陈盈盈尹明伟马继华金小波陈学军徐军
- 关键词: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新生儿溶血病
- 331名患儿输血不良反应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探讨本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供依据。方法将本院2015—2016年输血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期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类型,各输血成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本院2015—2016年共计成分输血37 652人(86 175人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331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8%。其中发热83.08%(275/331),过敏14.80%(49/331),发热合并过敏0.30%(1/331),其他1.81%(6/331);常用输血成分中,血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1%(15/13 320),悬浮红细胞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99%(185/18 776),洗涤红细胞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5%(3/1 329),单采血小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4%(128/4 217),冷沉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1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良反应组与无不良反应组儿童年龄、原发性疾病、输血成分、输血次数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05);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输血成分、输血次数是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儿童输血不良反应以发热和过敏为主,其中单采血小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年龄、输血成分、输血次数是儿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尹明伟徐军曾智金小波陈学军
- 关键词:儿童输血影响因素
- 柱凝集抗球蛋白试验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柱凝集抗球蛋白试验在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等疾病和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传统试管法(CTT)和柱凝集法(CAT)对547例样本同时进行抗球蛋白试验。交叉配血试验前柱凝集法直接抗球蛋白试验(CAT-DAT)初筛阳性85例,同时做手工聚凝胺法(MPT)和CAT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CTT、CAT两种方法的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阳性率分别为6.8%和25.2%。CTT阳性结果较为集中,主要见于新生儿溶血病、AIHA;而CAT阳性结果较为分散,除常见的新生儿溶血病、AIHA外,尚有再生障碍性贫血、Evan's综合征、败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腺病毒感染、肺炎、先天性心脏病等。51例经临床确诊的AIHA患者,测定CTT-DAT阳性24例,而CAT-DAT均为阳性,两种方法测定AIHA患者DAT的差异有显著性。CAT-DAT阳性样本用CAT法交叉配血次侧均为阳性,而MPT法只有20%为阳性;MPT法次侧阳性用CAT法检测相应结果均为强阳性,这两种交叉配血方法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与传统试管法相比,柱凝集抗球蛋白试验在诊断AIHA时有更高的敏感性;与手工聚凝胺法相比,柱凝集抗球蛋白试验交叉配血亦有更高的敏感性。
- 徐军马继华陈学军金小波程永樟
- 关键词:柱凝集技术抗球蛋白试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交叉配血
- 柱凝集抗球蛋白试验在儿童医院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柱凝集抗球蛋白试验在儿童医院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和交叉配血中应用。方法分别用传统试管法(CTT)和柱凝集法(CAT)对547例标本进行配对抗球蛋白试验。交叉配血试验前柱凝集法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C...
- 徐军马继华陈学军金小波程永樟
- 文献传递
- 儿童主侧不合的疑难交叉配血原因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儿童主侧不合交叉配血的原因及探讨其输血策略。方法选取该院2018-2019年发现的77例儿童主侧不合交叉配血病例,对其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交叉配血试验,然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7例主侧不合交叉配血中,血型不符者占7.8%(6/77),其中亚型占66.7%(4/6),造血干细胞占33.3%(2/6);检测出不规则抗体者占92.2%(71/77),其中同种抗体占81.7%(58/71),自身抗体占18.3%(13/71);抗-M、Rh血型系统抗体、其他血型系统抗体、Rh血型+其他血型系统抗体、其余未鉴定出的特异性抗体分别占同种抗体的37.9%(22/58)、53.4%(31/58)、3.4%(2/58)、1.7%(1/58)、3.5%(2/58)。主侧不合交叉配血在新生儿溶血病中的比例最高,占45.5%。结论儿童主侧不合交叉配血的主要原因是存在不规则抗体,其中主要是Rh血型系统抗体,引起交叉配血不合的病因主要是新生儿溶血病。
- 陈见南占刘英陈学军尹明伟徐军金小波
-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输血儿童
- 免疫性抗D和抗B致新生儿Rh伴ABO溶血1例实验分析
- 2009年
- 目的分析非O型母亲相关的免疫性抗D和抗B致新生儿Rh伴ABO溶血的实验室特点,为临床明确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对患儿和母亲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改良Coombs试验)、血型检测以及吸收放散试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检测导致患儿红细胞受累的IgG抗体,血清游离抗体试验检测患儿和母亲血清中IgG抗体。结果患儿血红蛋白140g/L,网织红细胞计数7.8%,总胆红素722.0μmol/L。患儿血型为B型CcDee,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抗D阳性和抗B弱阳性,血清游离抗体试验抗D阳性。母亲为第四胎第二产,血型为A型ccdee,血清游离抗体试验抗D阳性。结论患儿红细胞上存在的大量IgG抗体型抗D和部分抗B是导致发生新生儿溶血病(HDN)的主要原因。A型母亲由于多次妊娠使体内累积IgG型抗B抗体并导致患儿发生HDN,提示临床对于有多次妊娠史的非O型孕妇,需考虑其婴儿发生HDN的可能性。
- 彭朝阳陈学军金小波程永樟
-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RH溶血ABO溶血
- 凝胶抗球蛋白试验的特点及实验分析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 分析评价凝胶抗球蛋白试验 (GAT)的特点 ,增加输血安全性。方法 以不同稀释度的商品化抗D(IgG)为基础制备不完全抗体和致敏红细胞为模拟标本 ,通过一系列实验 (并结合文献 )分析GAT(DiaMed产品 )的特点。结果 红细胞洗涤与否不影响GAT检测的结果 ;外加AB型血浆至 4 0 μl后 ,才使GAT(1∶6 4抗D血清 2 5 μl与 0 .8%O型混合红细胞悬液 5 0 μl反应 )产生的强阳性略有减弱 ;与专用稀释液ID diluent2比较 ,用生理盐水替代稀释液导致结果阳性程度降低 ,而换用某厂家的LIM稀释液则出现不同程度的红细胞溶血现象 ;GAT可测的抗D(IgG)最高效价为 1∶2 5 6 ,反应灵敏度明显高于试管法 ,而近似于聚凝胺法。结论 GAT反应过程中无洗涤步骤 ,使用专用稀释液 ,检测灵敏度较高。GAT检测中使用配套试剂材料和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非常重要。
- 陈学军徐兴强金小波程永樟
- 关键词:致敏红细胞不完全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