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兵

作品数:8 被引量:7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混凝土与环境材料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减水
  • 3篇减水剂
  • 2篇相容性
  • 2篇两性
  • 2篇煤灰
  • 2篇聚羧酸
  • 2篇聚羧酸减水剂
  • 2篇分子
  • 2篇分子设计
  • 2篇粉煤灰
  • 1篇性能研究
  • 1篇絮凝结构
  • 1篇水泥
  • 1篇水泥浆
  • 1篇水泥浆体
  • 1篇替代率
  • 1篇回滞
  • 1篇混凝土
  • 1篇混凝土减水剂
  • 1篇建筑

机构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5篇张力冉
  • 5篇王栋民
  • 5篇郝兵
  • 3篇张伟利
  • 2篇刘治华
  • 2篇张述雄
  • 2篇石晶
  • 2篇昂源
  • 2篇李娟

传媒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新型建筑材料
  • 1篇建筑材料学报
  • 1篇水泥助磨剂与...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与粉煤灰的相容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不同粉煤灰掺量混凝土,分别掺入两种减水剂—阴离子型聚羧酸减水剂(PCan)和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PCam),粉煤灰取代水泥总量为10%-50%,设计塌落度在(200±20)mm,测试混凝土塑性阶段和硬化阶段性能,以及通过总有机碳(TOC)实验,探讨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PCam与粉煤灰的相容性。结果表明:掺入减水剂,能有效降低混凝土用水量,PCam作用效果甚与PCan,减水率超过30%,能有效改善因粉煤灰掺入而导致早期强度的不足,提高20%以上强度。TOC吸附量表明硅酸盐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规律不同于水泥颗粒,由于粉煤灰颗粒较为光滑并且表面动电位为负值,因此对高效减水剂的吸附能力较弱。PCam阳离子基团的引入,使得其饱和吸附量大于普通阴离子型聚羧酸减水剂(PCan),相同掺量下具有更高塌落度及较低塌落度损失。因此,PCam阳离子基团的引入,增大了减水剂对粉煤灰颗粒的吸附量,与粉煤灰具有更好的相容性。
李娟王栋民张力冉张述雄郝兵
关键词:粉煤灰聚羧酸相容性
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与粉煤灰的相容性研究
2015年
采用不同粉煤灰掺混凝土,分别掺入两种减水剂一阴离子型聚羧酸减水剂(PCan)和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PCam),粉煤灰取代水泥总量为10%~50%,设计坍落度在(200±20)mm,测试混凝土塑性阶段和硬化阶段性能,以及通过总有机碳(TOC)实验,探讨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PCam与粉煤灰的相容性。结果表明:掺入减水剂,能有效降低混凝土用水量,PCam作用效果甚于PCan,减水率超过30%,能有效改善因粉煤灰掺入而导致早期强度的不足,提高20%以上强度。TOC吸附量表明硅酸盐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规律不同于水泥颗粒,由于粉煤灰颗粒较为光滑并且表面动电位为负值,因此对高效减水剂的吸附能力较弱。PCam阳离子基团的引入,使得其饱和吸附量大于普通阴离子型聚羧酸减水剂(PCan),相同掺量下具有更高坍落度及较低坍落度损失。因此,PCam阳离子基团的引入,增大了减水剂对粉煤灰颗粒的吸附量,与粉煤灰具有更好的相容性。
李娟王栋民张力冉张述雄郝兵
关键词:粉煤灰聚羧酸相容性
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设计与性能研究被引量:31
2012年
基于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可设计性,引入一些特殊基团,优化梳形共聚物分子结构以开发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在固定甲基丙烯酸酸钠(SMAS)与丙烯酸(AA)摩尔比的条件下,研究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以及马来酸酐与三乙醇胺酯化物(TEA-MA)在不同替代率下对早期强度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性能测试,得出AMPS替代率为25%时具有较好的早强效果。
张力冉王栋民刘治华石晶郝兵昂源张伟利
关键词:替代率
超塑化剂对新拌水泥浆体多级絮凝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4
2012年
在运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絮凝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新拌水泥浆体多级絮凝结构模型.应用旋转黏度计测试了掺不同类型超塑化剂新拌水泥浆体的流变参数,探讨了不同类型超塑化剂对新拌水泥浆体多级絮凝结构的作用.结果表明:掺加不同类型的超塑化剂后,新拌水泥浆体的回滞圈面积大小不一,这是由于不同类型超塑化剂可以分散不同水泥颗粒结合力形成的不同级次新拌水泥浆体絮凝结构的缘故;超塑化剂的分散能力越强,新拌水泥浆体中絮凝结构越小、分散越均匀,新拌水泥浆体流动性就越好.
王栋民张力冉张伟利郝兵
关键词:超塑化剂
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设计与制备工艺研究
基于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可设计性,引入一些特殊基团,优化梳形共聚物分子结构以开发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实验探究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以及马来酸酐与三乙醇胺酯化物(TEA-MA)在不同替代率...
张力冉王栋民刘治华石晶郝兵昂源张伟利
关键词:建筑材料混凝土减水剂分子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