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俊龙

作品数:29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7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细胞
  • 9篇干细胞
  • 7篇缺损
  • 6篇软骨
  • 6篇关节
  • 5篇间充质
  • 5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骨缺损
  • 5篇骨折
  • 5篇充质干细胞
  • 4篇肉瘤
  • 4篇软骨缺损
  • 4篇自体
  • 4篇自体骨
  • 4篇自体骨髓
  • 4篇自体骨髓间充...
  • 4篇骨髓
  • 4篇股骨
  • 3篇术后
  • 3篇全层

机构

  • 25篇兰州大学第二...
  • 4篇兰州大学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9篇郝俊龙
  • 11篇王栓科
  • 10篇夏亚一
  • 10篇汪玉良
  • 10篇汪静
  • 7篇刘京升
  • 7篇吴萌
  • 6篇康学文
  • 5篇王翠芳
  • 5篇赵琳
  • 5篇王旭
  • 4篇杨凯
  • 3篇耿彬
  • 2篇冯万文
  • 2篇齐进
  • 2篇张成俊
  • 2篇张海鸿
  • 2篇马延超
  • 2篇董平
  • 2篇陈永刚

传媒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世界科技研究...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8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支架材料HA/CPP/PLLA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郝俊龙汪玉良汪静康学文王栓科吴萌刘京升夏亚一
软骨组织缺损的修复是骨科一大难题,该实验使用复合材料羟基磷灰石/聚磷酸钙纤维/左旋聚乳酸为支架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并对修复的新生软骨组织进行组织学鉴定,探讨组织工程修复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可行...
关键词:
异化理论视角下《反理解 卷一》(节选)英汉翻译实践
本次实践报告选取精神分析临床专著《反理解卷一:就拉康理论精要的论与判》的导论和第一章作为翻译任务。在《反理解》中,美国拉康派精神分析家布鲁斯·芬克主要探讨了理解过程的熟悉化与同一化特征,揭露了所谓的“理解”是如何带来临床...
郝俊龙
关键词:异化翻译
腺病毒介导反义c-myc基因抗骨肉瘤细胞的实验研究
叶凯山王栓科康学文郝俊龙汪静汉华
腺病毒介导的反义c-myc基因可通过抑制c-myc RNA的翻译、剪切加工、转运等抑制c-myc的表达。通过抑制c-myc的表达,可诱导骨肉瘤细胞向成熟骨细胞的分化,并且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由此可见以c-myc作为骨肉瘤...
关键词:
关键词:骨肉瘤基因治疗
星形胶质细胞内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在大鼠延髓中枢敏化中的作用
汪静王翠芳郝俊龙韵向东袁媛汉华张成俊耿彬夏亚一谢玉丰江正玉
课题来源:该课题为自选项目,经费自筹。疼痛一直困扰着人类,而炎性痛和神经病理痛更是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痛苦,虽然人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依然对炎性痛和神经病理痛的形成及维持机制了解的不够全...
关键词:
关键词:疼痛治疗镇痛药物
骨肉瘤干细胞微血管形成相关因子研究
康学文王栓科郝俊龙郭洪章欧阳振
该课题为甘肃省科学事业费资助项目,编号为:0709TCYA059。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血管的生成使肿瘤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因此,在肿瘤发生侵袭、转移的多步骤过程中,无论是起始阶段还是终末阶段,血管生成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关键词:肿瘤治疗方法抗血管治疗干细胞移植治疗
一种骨折手术夹持装置
一种骨折手术夹持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手术过程中患者腿部与脚部缺少固定的问题;包括底座,底座上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滑槽,滑槽内设有可上下移动且上端伸出滑槽的齿条,右侧的齿条上端铰接有左右轴向且开口朝上的下弧形架,左侧...
杨凯李晨美王亚鹏郝俊龙
文献传递
新型支架材料HA//CPP//PLLA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
目的 1.探讨体外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2.测定复合支架材料HA//CPP//PLLA物理力学性能及其生物相容性。3.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复合HA//CPP//PL...
郝俊龙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缺损
文献传递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皮肤发生感染坏死的原因与预防对策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分析累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皮肤发生感染坏死的原因,为提出预防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09年6月-2012年6月跟骨骨折行内固定术的86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57例,女29例,年龄17~62岁,平均(41.28±5.27)岁,自骨折时间至手术时间在3~10d,平均为6d,其中因开放性骨折行克氏针固定者2例,其他病例皆行塑形钛板固定;术中给予人工骨填充者69例,术后常规对所有患者行引流术及抗感染治疗。结果入组患者中有11例(12足)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发生率12.79%,其中8例因为切口边缘发生坏死,3例(4足)伤口发生感染;在术后晚期,有3例患者跟距关节出现慢性疼痛,明显影响正常行走,发生率3.49%;通过>1个月的反复清创及换药处理,切口边缘皮肤坏死者得以痊愈;切口感染者通过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及伤口的清创、游离植皮及将内固定取出等办法,最终皆得以痊愈。结论手术时机、术后引流、术后治疗及手术操作方法等影响到累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皮肤感染及坏死的发生,要降低皮肤感染及坏死的发生率,应在围手术期给予妥善的对症处理。
毛吉刚谢敏刘敏强喜占荣何大川郝俊龙
关键词:跟距关节跟骨骨折内固定术
新型支架材料HA/CPP/PLLA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膝关节全面软骨缺损
郝俊龙汪玉良汪静康学文王栓科吴萌刘京升夏亚一
任务来源:该研究属自选课题,经费自筹。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组织工程学科的兴起为关节软骨修复提供了新的选择,其基本原理为体外培养扩增的细胞结合基质材料构建出新的软骨组组织以供移植。组织工程软骨的构建需要大量的种子细胞。种子...
关键词:
关键词:软骨缺损修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其体外标记跟踪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体外分离培养;观察Brdu、DAPI以及Hoechst33342体外染色的合适时间和最佳剂量,比较三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BMSCs取自SD雄性大鼠的股骨和胫骨,然后采用贴壁分离培养法对BMSCs进行分离培养,当BMSCs培养至第三代时,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其表面抗原CD34、CD44、CD45进行测定;同时分别用Brdu、DAPI以及Hoechst33342对BMSCs进行染色标记,Brdu标记效果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DAPI和Hoechst33342的标记率用荧光显微镜观测,最后用MTT检测BMSCs的细胞增值率,观察三种不同方法体外染色的合适时间和最佳剂量,同时比较其优缺点。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BMSCs表达CD44阳性,CD34和CD45阴性;BMSCs染色前后其表面标志表达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Brdu染色标记BMSCs的最佳浓度和时间是10μmol/L、48小时;DAPI染色标记BMSCs的最佳浓度和时间是20μg/ml、30分钟;Hoechst33342染色标记BMSCs的最佳浓度和时间是5μg/ml、1小时。结论采用粘附贴壁分离培养法能够有效获取高纯度的BMSCs;运用Brdu、DAPI以及Hoechst33342三种方法标记BMSCs效果良好,方法可靠、合理,为研究BMSCs体内追踪打下了基础。
成忠阳雷栓虎董晓丽郭丽黄良增岳海原张成俊郝俊龙汪玉良夏亚一张海鸿付廷军刘京升
关键词:流式细胞仪表面标志物细胞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