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振东
- 作品数:22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表面”符号的视觉显著性及弱传播逻辑:以品牌舆论为例被引量:3
- 2019年
- 2019年前后,杜嘉班纳、博柏利、古驰、菲利普普兰等国际品牌因广告图像频频引发舆论事件,广告中的"表情和动作"成为舆论的焦点。借助符号学、视觉思维、编码解码、符号域等理论,探究表面符号的显著性原因及其在二级传播过程中"比表面积"特征,并分析其在建构品牌传播过程的表面化、"轻"规则和重情感的"弱"传播逻辑。
- 王莉邹振东
- 关键词:比表面积
- 不对称与反不对称——城市电视台定位与出路的战略选择被引量:2
- 2004年
- 城市台媒体战略的确定,首先必须认清城市电视台当前所面临的形势和身处的环境。
- 邹振东
- 关键词:城市电视台媒体战略城市台
- 两岸关系指数研究初论被引量:5
- 2018年
- 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就必须全面认识两岸关系的发展现状并准确把握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外两岸关系分析,大多数都是定性分析,较少定量研究,两岸关系的大数据研究及指数研究更是几乎空白。本文大胆提出将指数研究引进两岸关系研究领域,借鉴指数理论相关成果,将两岸关系指数定义为:综合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两岸关系发展总体状况与动态的相对数,初步搭建了两岸关系指数指标体系模本,探讨了两岸关系指数的应用,分析了两岸关系指数研究的难点,试图倡导对两岸关系研究进行"语法"革命,争取将来为国家对台政策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为国家对台实践提供第三方评估体系,为学者研究台湾问题及两岸关系提供数据平台,并为指数研究做出贡献。
- 邹振东邹振东
- 关键词:两岸关系大数据
- 台湾政治文化的符号变迁研究——光复以来台湾的舆论议题演变
- 本文以政治文化的符号为切入点,通过考察光复以来台湾舆论议题的演变,揭示台湾政治文化的变迁,探讨台湾舆论议题与台湾政治文化的互动关系,提炼出舆论与政治文化互动框架的一般模式。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台湾的舆论议题与政治文化。舆论...
- 邹振东
-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政治媒体化
- CNNfn与CNBC频道编排和特色被引量:1
- 2000年
- 张晓阳莫锐超邹振东
- 关键词:CNBC频道编排播送业务电视节目
- 台湾舆论研究的存在和发展被引量:2
- 2016年
- 以台湾舆论或涉台舆论为研究对象,或者用舆论方法研究台湾的研究,统称台湾舆论研究,它与台湾民意研究、台湾新闻研究、台湾传媒研究及台湾政治研究,彼此重叠,却并不从属。其学术谱系中的定位有两个区间,一是处在台湾研究的学术谱系中,台湾舆论研究与台湾政治研究的关系最为密切,调性更趋类似,地位举足轻重;二是处在中国舆论研究的学术谱系中,台湾舆论研究有着相对完整的发展周期,其舆论场相对独立,舆论主体多层多样,舆论形式异常发达,舆论议题更呈"米"字型结构错位层叠,是中国舆论研究不可多得的区域研究特例。台湾舆论研究的存在及其价值是由其研究对象决定的,其在台湾研究与中国舆论研究双重缺失的不对称现象急需扭转。
- 邹振东
- 大数据视域下的2015年台湾网络舆论场被引量:6
- 2016年
- 本文以2015年度台湾网络舆论场为研究对象,以大数据为依托,通过内容观察和自动语意技术,盘点舆论议题分布,分析舆论主体构成,比较媒介、意见领袖与政治人物的网络舆论竞争力、传播力及影响力,梳理台湾网络舆论场的特点,讨论台湾网络舆论场的新发展与新走向。
- 邹振东任振华程佳佳王宇瑾吴佳敏
- 关键词:网络舆论场大数据
- 重新认识林兴宅
- 2021年
- 对于中国百年文学批评史,林兴宅是一个绕不开的符号。但对林兴宅的理解却有着重重误读,最突出的表现在文艺界关注他的方法,却忽略了他的问题,并低估了他的答案。其根源在于有两个林兴宅,一个是以文艺系统论突破机械反映论重围的先行者,引领1985年方法论年,在百年中国文学批评史留下革命性影响,代表作是批评实践《论阿Q性格系统》与理论探索《艺术魅力的探寻》;另一个是以文艺象征论终结文艺反映论的挑战者,以"象征"替代"反映"作为文艺学的核心范畴,重构诠释文艺本质的新范式,回答文学的千古之谜,代表作是《象征论文艺学导论》。重新认识林兴宅,不仅是要重新评价他的历史地位,更重要的是要接续其对文学的超越性来源于哪里、艺术的魅力怎样生成以及文学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的千年思考。
- 邹振东
- 关键词:文艺反映论文艺系统论文学本质
- 台湾舆论发展变化的历史拐点及趋势被引量:2
- 2006年
- 2005年,无论是两岸关系还是台湾岛内政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台湾的舆论倾向亦发生了重要变化,维持半个多世纪的台湾舆论定律开始松动,开始朝着一个新的方向转变。
- 邹振东
- 关键词:两岸关系
- 2020年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网络舆论观察——基于大数据的量化研究视角被引量:1
- 2021年
- 2020年的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获得连任。在选举主要候选人的网络声量表现和相关议题方面,韩国瑜网络声量最大、相关议题最多,蔡英文社交媒体粉丝数最多,但粉丝数比网络声量更应是选举网络舆论战的争夺主战场;在岛内外重要事件方面,出现舆论事件"韩国瑜化"现象,同时蔡英文恶意炒作香港修例风波成为选举的最关键变量;在岛内重大政策方面,蔡英文在各大重要政策中的网络曝光量基本均高于韩国瑜。此次选举出现的三种传播模式"悲情传播""仇恨传播"和"恐惧传播"是解开此次台湾选举种种疑惑的关键钥匙。
- 邹振东邹振东
- 关键词:政治选举网络舆论场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