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光华
- 作品数:166 被引量:2,079H指数:23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哲学宗教更多>>
- “县(区)管校聘”可以在高中学校施行吗——基于一所试点高中学校的案例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县(区)管校聘"制度是针对义务教育段学校制订的模式,对教师激励效果较为明显。高中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事实上也需要"县(区)管校聘"机制的刺激和促进。通过对一所"县(区)管校聘"试点高中学校的案例分析,本文展示了试点高中学校实施"县(区)管校聘"的基本做法,其良好的效果表明"县管校聘"制度在高中学校也是可行的。
- 邵光华张妍庄开刚
- 关键词:教育均衡教师队伍建设
- 教师课改阻抗的原因与启示被引量:4
- 2013年
- 教育决策者多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教育改革,教师多从现实角度考虑教育改革,学校多从声誉考虑教育改革。新课改过高估计了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职业素养在教师培养中其实并没有特殊培养。课程改革应基于教师的现实及发展空间大小而有序进行。
- 魏春梅邵光华
- 关键词:教育改革教育回归
- 教师之爱的现象学反思被引量:5
- 2014年
- 教师和学生之间有着不必言说的亲密关系。教师之爱是教师的本源性行为。教师之爱是教育是否发生的前提,它以生活意义为基础,是一种教育意义的关心与信任。教师要明晰教育使命,突破理性规训,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以真爱。
- 邵光华袁舒雯
- 关键词:教学生活现象学反思
- 教师课堂身份显现的现象学反思被引量:3
- 2013年
- 教师在课堂上对人称代词的选择蕴含着自身对其教师身份的体验,当教师完成对其教师身份的认同和内化时,其在课堂中作为第一人称单数的"我"却常常被第三人称"老师"所取代。通过本原性分析发现,根本原因是教师的主体性被忽视,教师不断内化的是他们代表的科学的、道德的伦理身份,致使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个体话语被淹没,教师工具性作用凸显,并在师生关系中体现着虚假的权力和权威。要想寻回教师"本我"身份,需要确立教师自我关怀的审美形象,追求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
- 袁舒雯邵光华魏春梅
- 关键词:教学体验主体性
- 数学教学方法改革20年的分析研究与思考被引量:26
- 2001年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中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仍有不少地方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完善。因此,有必要对数学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总结和反思,这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很大启示。分析20年来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命名、核心内容、思路、方法论,可以认为,数学教学方法改革要有先进的科学理论作依据,要注重形成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要考虑动机和情感因素,可将教育实验模式作为改革试验的开路先锋,要加强改革成效的科学评价,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还要注意整体性。
- 邵光华
- 关键词: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思想
- 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研究的若干视角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核心领域之一。从不同视角对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研究的一些内容、意义和研究方法进行透视分析,不仅为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研究提供了框架和具体的方向,而且在研究方法方面提供了诸多启示。
- 邵光华陈雪梅
- 关键词:学科教师
- PISA数学素养之精熟度水平及典型试题分析——PISA数学素养测试研究之二
- 2018年
- PISA数学素养精熟度水平被划分为多个层级,不仅更好地反映了学生所处的能力水平,还明确地描述了每一级水平学生的发展特点.对PISA数学测试中的学生能力水平量表及试题进行分析,以获取一些有助于完善我国基础数学教育发展的启示及建议.
- 金彩邵光华
- 关键词:PISA测试试题分析
- 美国师范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及其启示被引量:146
- 2001年
- 邵光华
- 关键词:师范教育案例教学法
- 教师获得感生成机制及提升策略被引量:6
- 2020年
- 教师获得感是教师在参与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拥有的正向、持续的收获体验,是个体生命智慧和教学生活智慧凝练与升华的结果。受教师的个体价值取向、个体努力、自我期望、专业基础等内源性因素和学校文化、专业评价标准、社会评价舆论等外源性因素影响,教师获得感的生成机制大致遵循"期望-整合-优化-发展"的内生机制和"期望-参与-同化-顺应"的外发机制。提升教师获得感,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找准教师获得感内外发生机制的"契合点",引导教师个体智慧的萌发;发掘教师发展"困惑点",为教师追求更高层次获得感提供专业发展支持;点燃教师践履行动的"兴奋点",为教师拥有持续的获得感提供环境支撑。
- 袁舒雯邵光华
- 关键词:生命智慧
- 一则体现数学文化的教学案例与思考
- 2009年
- 教学内容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说明该内容是新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函数模型及其应用”中的第一部分,分两课时完成.本案例记录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 邵婷婷邵光华
- 关键词:教学案例数学文化函数模型新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