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臣
- 作品数:15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眼表急性碱灼伤的临床观察
- 2014年
- 选择行羊膜移植的急性眼表碱灼伤的患者20例24眼,观察羊膜的转归、眼表恢复情况及随访3~6个月情况。所有病例羊膜组织没有松脱,4周左右逐渐透明,6周左右开始融解,眼表组织依灼伤程度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 邢立臣沈建飞
- 关键词:羊膜移植碱灼伤
- 不同位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前后泪膜破裂时间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行颞侧透明角膜切口与上方透明角膜切口对术后泪膜破裂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组:A组:(30眼)选择颞侧主切口(3点或9点方位),上方侧切口;B组:(30眼)选择上方11点方位主切口,1点方位侧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分析术前、术后1d,7d,30d,90d的所有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情况。结果 BUT结果表明术后1d,7dBUT均较术前明显缩短,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30d、90d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比较术后1d、7d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早期出现泪膜不稳定,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较上方切口在术后早期泪膜稳定性更差。
- 邢立臣刘平
-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泪膜破裂时间
- 联合丝裂霉素C及可调节缝线的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评价联合丝裂霉素C及可调节缝线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原发性青光眼40眼,均行小梁切除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及可调节缝线1~2条。结果同手术前比.术后4眼远视力提高,36眼远视力无变化,术后早期6眼眼压15~20mmHg,34眼眼压9~14mmHg,随访2年眼压平均为16.5mmHg。术后40眼前房立即形成,其中Ⅰ度浅前房5眼,正常深前房35眼,术后随诊2年根据滤过泡Kronfeld分类标准Ⅰ、Ⅱ型滤过泡36眼,占90%,Ⅲ、Ⅳ型滤过泡4眼,占10%。结论丝裂霉素C可提高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控制率,联合可调整缝线.可有效控制术后滤过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 邢立臣崔哲
- 关键词: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丝裂霉素C可调节缝线
- 糖尿病病人的眼部血流动力学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在日益增加.目前糖尿病患者国内已超过5000万,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糖尿病病人失明的重要原因.本研究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较好的方法来评估糖尿病病人的视网膜微循环状态,以指导临床用药.
- 陈书玉王悦邢立臣
- 关键词:糖尿病病人血流动力学研究眼部严重并发症微循环状态临床用药
- 血清中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1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IL)-1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与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将109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T2DM组)分为71例DR组和38例非DR(NDR)组;DR组又分为42例非增生性DR(NPDR)组和29例增生性DR(PDR)组;另3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VEGF、IL-1及TNF-α水平;微柱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酶法检测血清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结果 T2DM组血清VEGF、IL-1、TNF-α水平和Hb A1c、T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高(P<0.01);DR组与NDR组相比均显著增高(P<0.01);PDR组与NPDR组相比均显著增高(P<0.05);所有组间TG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VEGF、IL-1、TNF-α水平及血糖、血脂代谢紊乱与DR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视网膜病变程度越大,血清中VEGF、IL-1及TNF-α水平越高。
- 邢立臣张雷鸣丰亚丽郭磊孙明
-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1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和趋化因子受体4在翼状胬肉中表达及与增殖指数的关系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术后组织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Ki67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45例翼状胬肉术后组织作为实验组,正常结膜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SDF-1、CXCR4和Ki67的表达。结果两组中SDF-1、CXCR4及Ki67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中SDF-1、CXCR4和Ki67的阳性率与是否为复发病例相关,而与性别、年龄均无相关性。实验组中SDF-1与Ki67值、CXCR4与Ki67值均呈正相关。结论翼状胬肉术后组织中SDF-1、CXCR4高表达对病变形成有促进作用,二者均可能与对Ki67标记的增殖有一定影响。
- 张雷鸣邢立臣丰亚丽
- 关键词:翼状胬肉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KI67
- 后发性白内障病理情况与术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后发性白内障病理情况与术式的相关性。方法二期手术植入人工品状体的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患儿60例72只眼,分别对患眼分别进行眼底镜、裂隙灯检查、二期人丁晶状体植人手术时术中取出的混浊的机化膜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探讨与一期手术方式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儿晶状体后囊膜周边部均可见残留晶状体上皮细胞向梭形成纤维细胞转化,并可见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形成珍珠小体;采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联合后囊膜抛光术的患儿,后囊膜中央部可见多量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及晶状体上皮细胞;采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后囊膜撕囊孔缘处可见成纤维细胞及排列紊乱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后囊膜撕囊孔缘仅见少量残留品状体上皮细胞。并且术眼中央视区清亮。两种方法中央视区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有明显差异。结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病理情况提示:采用超声乳化品状体吸出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可有效地预防儿童中央视区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 崔哲邢立臣丰亚丽张雷鸣刘平
- 关键词:后发性白内障病理术式
- PBL教学模式结合典型病例讨论在眼科见习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2年
- 当前我国眼科学的教学是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使学生没有太多的思维空间,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眼科学与内、外、妇、儿科学课程相比,课时少,内容多。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不当眼科医生,有无眼科知识都不重要,因此把精力主要放在考试课程中,对于考查课的眼科学普遍重视不够。加之见习学时有限,不进行临床实习等因素,致使学生对眼科学课程的学习不够扎实。很多医学生参加工作之后,对于眼科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很少,
- 崔哲邢立臣丰亚丽张雷鸣
-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典型病例考试课程医学生眼科医生
- 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疗效观察被引量:23
- 2016年
-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眼科经眼底检查、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确诊的DME患者72例72眼,按所采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对照组给予激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黄斑中心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的变化。结果对两组患者BCVA和CMT分别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组BCVA和CMT在组间的处理效应与时间效应的交互作用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F=46.92,P<0.01;F=60.231,P<0.01),处理主效应也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F=12.16,P<0.01;F=8.983,P<0.01),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有明显的差异,治疗组的BCVA和CMT指标优于对照组。时间主效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F=116.14,P<0.01;F=397.376,P<0.01),BCVA均数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CMT均数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减少。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在治疗DME上,减轻黄斑水肿、提高患者视力方面效果更优于单纯激光光凝治疗。
- 张雷鸣邢立臣丰亚丽崔哲郭磊孙明
- 关键词:激光最佳矫正视力
-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泪膜的变化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泪膜的变化。方法:选择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分析术前、术后1天,7天,30天,90天的所有患者的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情况。结果:Schirmer I试验结果表明术后1d泪液分泌量增多,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7天、30天、90天恢复至术前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BUT结果表明术后1天,7天BUT均较术前明显缩短,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30天、90天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表明术后1天和7天术眼角膜荧光素着色点较术前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30天、90天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在短期内影响泪膜功能。
- 邢立臣崔哲丰亚丽王悦张雷鸣张淑荣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泪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