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媛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乐器
  • 2篇民族
  • 1篇档案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定位
  • 1篇音乐
  • 1篇音位
  • 1篇中国民族
  • 1篇中国民族音乐
  • 1篇少数民族乐器
  • 1篇体裁特征
  • 1篇舞曲
  • 1篇论式
  • 1篇民间舞
  • 1篇民间舞曲
  • 1篇民族乐器
  • 1篇民族音乐
  • 1篇乐器学
  • 1篇回归本体
  • 1篇鉴往知来

机构

  • 5篇上海音乐学院

作者

  • 5篇邢媛
  • 1篇刘桂腾

传媒

  • 1篇乐器
  • 1篇中国音乐
  • 1篇音乐艺术(上...
  • 1篇大众心理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板型齐特琴类乐器的音位特征研究
索尔特里琴是欧洲中世纪宗教音乐中常见的乐器。约十六世纪前后,索尔特里琴面板上出现的把一个音位分割为两个音位的“码”,使它分化为形制上不同的两种乐器:索尔特里琴和杜西玛。五百多年以来,这两种乐器随着历史的传承与变迁,主要基...
邢媛
文献传递
鉴往知来砺行致远——中国少数民族乐器研究述评被引量:2
2022年
自20世纪中叶至今,对中国少数民族乐器研究已有70余年,研究类型总体可分为志式描述性研究与论式阐释性研究两大范式。当下,少数民族乐器研究应从大而全的词条化释义转向从一器到多器再及多族的志式研究路向;加强以演奏家、乐器制作师为主轴的演奏行为和制作过程的具身性经验研究;注重学院教育在少数民族乐器保护与传承领域中的重要性,加大对博物馆藏品的利用,开展少数民族乐器“二度田野”研究。
邢媛邢媛
关键词:少数民族乐器
匈牙利民间舞曲“查尔达什”的体裁特征
2021年
匈牙利是一个欧洲内陆国家,东邻罗马尼亚、乌克兰,南接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西靠奥地利,北连斯洛伐克;且山河秀美,位于多瑙河冲积平原,以平原、丘陵为主。多瑙河以东主要为平原,北部和多瑙河以西多山地;地势总体北部、西部高,东南部低。在这样一个独特的地理优势下,匈牙利孕育了不少民间葵曲,其中广为人知的一种体裁就是“查尔达什”。
李轶杨弋邢媛
关键词:体裁特征
回归本体——作为档案的乐器藏品研究
2024年
回归器物“本体”的乐器学研究,就是以“物(乐器)”为“文”。把乐器作为直接材料,从器物细节中考察制作特点,从乐器上保留的使用、修复痕迹,找寻历史音高信息,探究逝去的制作技艺、演奏技法,推断使用者的演奏习惯,回溯乐器的生命历程。这一过程则犹如翻开一份尘封的历史“档案”。本文围绕博物馆乐器藏品及策展过程中的“二度田野”考察,结合物质文化研究中的本体论转向(Ontological Turn),讨论人类学视域下回到乐器本身的发现,在物(乐器)与自然、环境、人在互动关系中反思乐器学研究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以期在“整体主义”立场上认识自然与文化、人类和非人类的关系。
邢媛
关键词:乐器学本体档案
高胡改良探索(下)——兼论苏州民族管弦乐团高胡优化
2023年
(接上期)三、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的高胡优化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作为国内最年轻、最具活力的民族管弦乐团,成立五年来,秉承着“丝竹江南、丝竹交响”的艺术定位,在践行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江南音乐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的同时,坚持“丝竹江南”的地域特色,注重“丝竹交响”的国际表达,积极探索中国民族音乐、江南音乐的现代化、交响化、国际化创新之路。
邢媛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创新性发展交响化艺术定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