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琳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类风湿
  • 2篇类风湿关节炎
  • 2篇类风湿关节炎...
  • 2篇关节炎
  • 2篇风湿
  • 2篇风湿关节炎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症
  • 1篇严重血小板减...
  • 1篇治疗干燥综合...
  • 1篇糖皮质
  • 1篇糖皮质激素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标记物
  • 1篇皮质激素
  • 1篇人白细胞
  • 1篇人白细胞介素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机构

  • 2篇南通大学附属...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3篇邓琳
  • 2篇孙婷
  • 1篇朱红斌
  • 1篇唐友国
  • 1篇朱勇
  • 1篇余燕

传媒

  • 2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干燥综合征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 11,rh IL-11)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干燥综合征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干燥综合征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2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rh IL-11 25μg/(kg·d)皮下注射,qd,血小板计数>100×109/L时停止使用,甲强龙120 mg/d,连续使用3 d后改泼尼松片1 mg/(kg·d)维持治疗;对照组采用甲强龙500 mg/d,连续使用3 d后改为泼尼松片1 mg/(kg·d)维持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及球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 d后的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疾病炎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h IL-11联合甲强龙治疗干燥综合征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能减少激素用量、升高血小板计数,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邓琳周金军孙婷余燕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血小板减少症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IL-33和TNF-α变化的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通过检测活动期、缓解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以及健康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 33,IL-33)的质量浓度水平,探讨它们与RA的发生以及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收集活动期RA患者血清30例,缓解组血清30例,健康人血清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和IL-33水平,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它们与相关RA实验室指标:抗环瓜氨酸(cyclic peptide containing citrulline,CCP)抗体、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DAS28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RA疾病活动组中的IL-33及TNF-α质量浓度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RA疾病活动组和缓解组中的TNF-α和IL-33质量浓度水平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736、0.512,P<0.05);RA疾病活动组患者血清中IL-33质量浓度水平与抗CCP抗体、RF呈正相关关系(P<0.05);RA活动组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与DAS28评分和ESR呈正相关(P<0.05)。结论 :IL-33和TNF-α在RA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两者与RA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密切,它们不仅参与了RA患者的发病进程,而且与疾病的活动度呈正相关,尤其是血清中TNF-α的表达水平有望成为RA活动的评价指标之一。
邓琳周金军孙婷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肿瘤坏死因子Α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特异性标记物与肺间质病变的关系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探讨生物标记物——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和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间质性肺疾病(ILD)的关系。方法选取123例RA患者,根据患者肺部高分辨CT(HRCT)判定有无ILD,将患者分为ILD组(60例)和非ILD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RF、抗CCP抗体、GPI水平间的差异。结果类风湿关节炎ILD组患者血清RF及GPI水平〔(385±645)U/ml与(1.42±1.32)μg/ml〕显著高于非ILD组〔(273±496)U/ml与(1.06±1.23)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血清抗CCP抗体水平〔(3.05±2.45)与(3.03±2.36)〕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血清RF水平与GPI水平呈正相关(r=0.804,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RF与GPI水平异常增高提示发生ILD的可能性大。
邓琳唐友国朱红斌朱勇
关键词: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