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晓东

作品数:118 被引量:22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37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生物学
  • 36篇农业科学
  • 14篇医药卫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2篇衣藻
  • 28篇莱茵衣藻
  • 28篇基因
  • 21篇微藻
  • 18篇油脂
  • 15篇植物
  • 14篇伊蚊
  • 14篇油脂含量
  • 12篇蛋白
  • 12篇小球藻
  • 10篇生物控制
  • 10篇双链
  • 10篇双链RNA
  • 10篇群落
  • 9篇浮游植物
  • 8篇群落结构
  • 8篇RNAI
  • 5篇调控基因
  • 5篇水质
  • 5篇缺铁

机构

  • 113篇中国热带农业...
  • 53篇海南医学院
  • 10篇海南大学
  • 5篇中山大学
  • 5篇热带作物生物...
  • 2篇佳木斯大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琼台师范学院
  • 1篇海南热带海洋...

作者

  • 118篇邓晓东
  • 67篇费小雯
  • 43篇李亚军
  • 14篇郑学勤
  • 9篇刘志昕
  • 9篇张秀霞
  • 7篇周玉娇
  • 7篇罗秋兰
  • 6篇蔡佳佳
  • 5篇朱为菊
  • 4篇郭建春
  • 4篇张毅
  • 4篇吴小霞
  • 4篇范新照
  • 3篇胡新文
  • 3篇黄俊生
  • 3篇辜博
  • 2篇任大明
  • 2篇杜道林
  • 2篇冼健安

传媒

  • 12篇热带作物学报
  • 9篇热带生物学报
  • 8篇热带农业科学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广东农业科学
  • 4篇基因组学与应...
  • 3篇生命科学研究
  • 3篇南方农业学报
  • 2篇生物技术
  • 2篇热带亚热带植...
  • 2篇河北渔业
  • 2篇广西农学报
  • 2篇2014年度...
  • 1篇饲料研究
  • 1篇Acta B...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广西植物

年份

  • 10篇2024
  • 8篇2023
  • 7篇2022
  • 8篇2021
  • 10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8篇2014
  • 9篇2013
  • 10篇2012
  • 8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2
  • 5篇2001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牟氏角毛藻藻际细菌的分离及其对藻株生长代谢的影响
2022年
试验旨在研究藻际细菌对牟氏角毛藻生长代谢的影响,以期通过藻际细菌的利用建立牟氏角毛藻快速稳定培养技术。研究从牟氏角毛藻培养液中分离藻际细菌,对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将分离的藻际细菌分别与牟氏角毛藻共培养15 d,测定共培养体系下牟氏角毛藻生物量、色素、多糖、油脂、蛋白等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从牟氏角毛藻培养液中分离出3株藻际细菌,分别属于3个菌属,菌株M1为海泥鼠尾杆菌(Muricauda lutimaris),菌株M2为海泥芽孢杆菌(Bacillus oceanisediminis),菌株M3为海杆菌(Marinobacter salsuginis)。M2菌株与牟氏角毛藻共培15 d后,牟氏角毛藻的OD680 nm值为0.174,细胞干重为0.854 g/L,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7.0%和42.9%;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1.42和0.63 mg/L,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6.0%和102.6%;胞内总多糖、油脂、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4.9%、29.2%、23.7%;M2对牟氏角毛藻生长及色素和代谢物的积累效果优于其他两个菌株。研究表明,藻际细菌与牟氏角毛藻共培均能够显著促进藻的生长、色素和代谢物的积累,其中菌株M2效果最佳,可进一步应用于构建藻菌共生体系。
张秀霞李亚军李亚军邓晓东
关键词:牟氏角毛藻生长代谢
一种可防蚊控蚊的双链RNA、表达载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防蚊控蚊的双链RNA、表达载体及其应用,所述双链RNA由正义链和反义链组成,正义链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SEQ ID NO.2所示序列,反义链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SEQ ID NO.3所示序列。本发明还提...
邓晓东费小雯
4株小球藻缺陷培养条件的优化及藻株CE14的分子鉴定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采集海口周边热带淡水水样,用平板分离纯化法获得158株纯藻,选择其中4株(CE1,CE14,CE18,CE31)经初步鉴定的小球藻进行缺陷培养(HSM,HSM-N,HSM-S,HSM-P4种培养基培养)及油脂含量测定,结果显示:N和S2种元素缺乏对这4株小球藻生物量影响较大,且使这4株小球藻的含油量显著高于在HSM培养基培养的含油量;P元素的缺乏对这4株小球藻生物量影响较小,仅使CE1和CE18的油脂含量显著上升。CE14生长迅速,油脂含量高,其在HSM-S培养基中的油脂含量高于其他3种培养基,占细胞干重的86.55%。对CE14进行18S rDNA鉴定,得出CE14藻株属于绿藻门,绿藻纲,绿球藻目,小球藻科,小球藻属,与Chlorella vulgaris的18S rDNA基因的相似度为99%。
邓晓东周玉娇费小雯
关键词:小球藻分子鉴定
长白蝮蛇类凝血酶基因的克隆及分析(英文)被引量:2
2001年
从长白蝮蛇 ( Agkistrodon halys Ussurin)毒腺中抽提总 RNA,采用 RT-PCR扩增其类凝血酶基因 ,经全序列测定 ,获得 2个类凝血酶基因 ,ussurin和 ussurase,它们全长分别为 70 8和 699个核苷酸 ,即分别编码 2 36和2 33个氨基酸 ;根据同源性 ,推测它们的活性中心分别为His43 ,Asp88和 Ser1 82 与 His40 ,Asp85和 Ser1 79;二硫键分别为 Cys7-Cys1 4 1 ,Cys2 8-Cys44 ,Cys76 -Cys2 3 4,Cys1 2 0 -Cys1 88,Cys1 52 -Cys1 6 7和 Cys1 78-Cys2 0 3 ;与 Cys7-Cys1 3 8,Cys2 5-Cys41 ,Cys73 -Cys2 3 1 ,Cys1 1 7-Cys1 85,Cys1 4 9-Cys1 6 4 和 Cys1 75-Cys2 0 0 。该蛇毒类凝血酶 c
杜道林邓晓东吴文芳吕国安徐梅
关键词:类凝血酶基因基因克隆
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测序的海洋微藻DNA条形码开发
李亚军邓晓东朱为菊李江月郭德权程贤松魏盟智
该项目完成了5个海洋角毛藻的叶绿体基因组测序、组装与注释;发掘了17个DNA条形码候选区域,发现CPDNAB2具有优异的DNA条形码特征;随后利用CPDNAB2获得了21份纯藻种的基因序列,结果表明可以将藻种鉴定到“属/...
关键词:
关键词:基因序列海洋微藻条形码
三亚湾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的变化被引量:1
2024年
为研究海南三亚湾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和水质状况,于2020年和2021年的4月对三亚湾近岸海域进行了2次网采取样调查。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优势度和丰富度指数对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和水质环境状况进行分析评价。镜检结果显示,2020年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98种;2021年鉴定出浮游植物为3门65种;硅藻类在2次调查结果中均为优势类群。浮游植物优势种2020年为7种,2021年为9种,聚类分析与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结果显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2020年和2021年存在显著差异。2020年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分别为3.35和3.72,均高于2021年的多样性指数(3.27)和丰富度指数(2.5),而2020年的均匀度指数为0.59,低于2021年(0.66)的,且2021年比2020年的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降低了41.95%。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氨氮、电导率、总磷是影响三亚湾2020年和2021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以上结果表明,三亚湾2020年和2021年生态环境总体较为优良,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主要以硅藻门为主,水体处于贫营养状态,没有形成赤潮和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的可能。
洪鹏曾茹何金曼李智杰李亚军张秀霞张秀霞邓晓东
关键词:浮游植物水质群落特征
4种不同培养基对小球藻Chlorella spp.生长和油脂累积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在25℃,230r/min,24h全光照,光照强度50~110μE/m2/s的培养条件下,用SE、BG11、HSM1、DS4种培养基分别对3株小球藻Chlorella vugaris FACHB-31、Chlorella vulgaris Y-019、Chlorella pyrenoidosa Y-041进行培养。通过对生物量、生长速率及细胞内油脂含量的测定,比较不同培养基对小球藻生长与油脂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HSM1培养基更适合小球藻的快速培养,而DS培养基更有利于油脂的累积;本地分离藻种Chlorella vulgaris Y019更适合做为制备生物柴油的原料,在HSM1培养基中其生长速率为1.57,培养4d细胞干重为0.48g/L,在DS培养基中培养12d油脂累积为其它藻种的1.84~2.64倍。
张毅费晓雯彭世清邓晓东
关键词:小球藻培养基
一种简易方便实现微藻同步化培养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藻的同步化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简易CO<Sub>2</Sub>通气装置和一个可控光周期培养架。CO<Sub>2</Sub>通过食品级明矾、小苏打和水反应来制备,利用空气泵抽吸,经过空气过滤器...
罗秋兰邓晓东
文献传递
清澜港近岸海湾春秋两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了解清澜港近岸海湾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和水质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19年4月和9月对清澜港近岸海湾12个站位的浮游植物进行网采取样调查。[结果]春季记录浮游植物共40属76种,秋季共鉴定出浮游植物35属62种,其中硅藻门和甲藻门种类组成占优势,主要优势种有中肋骨条藻和热带骨条藻。春季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平均分别为2.14、0.53、1.65;秋季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平均分别为1.71、0.45、1.12。典型冗余RDA分析结果显示,春季水温、COD、氨氮和总磷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最主要因素;而秋季盐度、电导率和pH对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影响最大,水质方面,氨氮、总氮和总磷是浮游植物的显著影响因子。[结论]该研究为流域内的水生生物资源利用和水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曾茹李亚军何金曼黄晓晴邓晓东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
抑菌藻株筛选及其提取物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的研究
2012年
为获得填有较好抑菌效果的傲藻藻株,用7种溶剂提取20株微藻的活性物质,斤采用纸片法对9种常见病原真菌和细菌进行抑菌活性试验,刚时提取有较好抑菌效果藻株的粗脂进行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20株微藻中有7株微藻提取液对9种病原前中的8种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乙醚作为溶剂的提取液抑菌效果最好,广谱性最强;粗脂-乙醚提取液的抑菌活性强于普通乙醚提取液:浸捉3~5d的提取液抑菌效果最好:提取液对病原细菌的抑菌效果明显好于病原真菌。
夏斌费小雯邓晓东
关键词:微藻植物病原菌抑菌活性提取物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