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穗生
- 作品数:12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丹佛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从“错位的共识”到竞争对手:美国对华政策40年被引量:4
- 2018年
- 中美建交四十年来,美国对华政策的风向由支持与中国的接触政策,转变为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甚至是遏制性的政策,当政的特朗普政府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和挑战美国的修正主义国家,发动贸易战并且将其升级为了一场与中国的全面冲突。本文认为,美国对华政策风向的转变缘起于双方错位共识的崩塌,即中国欲在与美国的合作中实现现代化与美国愿意帮助中国现代化使其走向西方化的两种共存意愿的崩塌。尽管错位共识崩塌、美中竞争加剧,但两国也并非必然的敌人。在深远的意义上,两国是伙伴同时也是竞争者,接触政策仍然是健康竞争的基础。美国和中国必须找到彼此利益的平衡点,避免不符合双方利益的暴力对抗,寻找管理竞争和继续相互接触的途径。
- 赵穗生黄晓婷刘明
- 关键词:贸易战
- 中国与二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和改革
- 2019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是由美国主导建立的,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而中国作为崛起的大国,既是现存国际秩序的最大受益者,同时认为现存国际秩序存在诸多不够公正、不够合理之处,是现存国际秩序的改革者。本文从国际秩序的定义、中国对现行国际秩序的建构与改革以及中国是否会推翻现行国际秩序这三个现实问题展开论述,来说明中国并不是要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秩序,而是要改革现存的国际秩序,从而获得更多的代表权,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
- 赵穗生
- 关键词:国际秩序
- 中美应共同谋求世界权力天平“新的均衡”被引量:4
- 2013年
- 中国的崛起使得中美两国领导人都不得不对两国在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的潜在冲突进行战略应对。亚太地区已经成为中美两国探索构建面向21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可能性的试验场。尽管两国领导人均支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但中美之间的竞争还是有可能将双边关系引向对抗。在两国间相互依存度日益增加的情况下,美国任何试图单方面遏制中国的尝试都难以得逞。两国必须探寻一种现实主义路径,携手构建以权力平衡为基础的地区秩序,从而摆脱新兴大国与守成强权之间必然发生结构性冲突的历史宿命。
- 赵穗生卜永光
- 关键词:新型大国关系
- 中国模式探索:能否取代西方的现代化模式?被引量:12
- 2009年
- 非意识形态的、务实的中国模式,成功地造就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快速经济成长和相对政治稳定。市场自由与政治民主齐头并进的西方模式并未带给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相反,中国模式提供了后发国家可效仿的发展范例。但中国模式为时尚短,是一种过渡的发展模式,最终会通过经济成长、法律改革、民主化和宪政主义一连串的价值附加,改变其价值中立的特点。
- 赵穗生
- 关键词:中国模式经济成长价值中立共产党领导
- 民族主义影响的再审视
- 2016年
- 作者重新审视近年来中国日趋强硬行为的背景下,关于民族主义对中国外交政策影响的争论。其论点为:虽然中国的外交政策在2008年之前没有受到情绪化的民族主义太大的影响,但是中国政府其后却日益受到民粹民族主义的劫持,采取与西方国家对抗的立场,并在领海纠纷问题上对邻国更加强硬。这种强硬化的转变部分是因为公共舆论对中国政府的影响日益增强,但更重要的是因为国家民族主义和民粹民族主义的合流。合流后的民族主义要求中国奉行更强硬的外交政策。享受着新的财富和军事能力带来的权力膨胀感,再加上国内社会、经济和政治紧张局势带来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在追求国家核心利益方面,变得更愿意迎合民粹民族主义的诉求。这些新的发展使中国外交复杂化,并创造出一个鼓励中国外交政策走向强硬的政治环境。
- 赵穗生于海洋
- 关键词:国家民族主义务实外交
- 反思费正清的中国世界秩序观:天下、战争以及中国在21世纪的和平崛起
- 本论文首先将探索中国世界秩序这一传统案例,再研究古代中国是否真正的友善,中国又将如何和平地重新崛起,同时还会研究中华帝国的瓦解在多大程度上是因为文化上的冲突.
- 赵穗生
- 关键词:世界秩序观文化冲突
- 奥巴马政府亚太战略再平衡与中美关系被引量:4
- 2013年
- 美国战略再平衡是美国长期以来界定其亚太区域利益的延续和结果,并非完全针对中国。但是中国在美国的战略再平衡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不单单是因为与中国合作是该战略成功的关键,还在于战略再平衡必须应对中国在亚太地区具影响力迅速增强所导致的权力格局变化和一些美国人对中国崛起的担忧。此外,几乎没有国家会愿意与正在崛起的中国为敌,亦不愿夹杂在中美两国竞争之中。而且,美国仍在努力摆脱严重的经济衰退,慢慢走出花销巨大的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因此,美国无法殚精竭虑地遏制中国。通过与伙伴国及中国的合作,在权力均势基础上确立地区秩序,建立既能保障中国发展和安全又能防止中国称霸的规则和机制,才是美国的利益所在。如何说服北京美国的再调整战略并非以遏制中国为目的,同时诺行美国对其盟国的承诺,这是对奥巴马政府的严峻挑战。
- 赵穗生
- 关键词:奥巴马政府遏制中国美中关系
- 赵穗生: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新在何处
- 2014年
- 在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与法学院合作主办的学术会议上,美国丹佛大学教授,丹佛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中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美国亚太安全合作委员会理事会成员赵穗生作了关于"美国再平衡战略与中美关系"的讲座。赵穗生对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的竞争合作关系非常关注。他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是有利于两国和整个世界格局发展的理念和方向,且最符合中美两国的长期利益。为此,两国必须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基础上,不冲突不对抗,达到互利双赢,彼此给对方留有一定的空间。针对这个议题,本刊在会后对赵穗生进行了专访。
- 赵穗生胡洁人
- 关键词:再平衡
- 中国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目标、吸引力及挑战
- 2019年
- 丹佛大学约瑟夫一克贝尔国家研究院美国丹佛“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世界大部分地区的连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中国同参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并为中国提供了展示其国际领导力的平台,尤其是在美国的全球领导力衰退之后,其影响更加明显。但要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宏伟蓝图,不仅需要远见,还需要严谨的经济规划和有力的外交行动。
- 赵穗生郭丹宫笠俐(译)许佳(译)
- 关键词:一带一路外交行动经济规划领导力
- 中国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目标、吸引力及挑战被引量:10
- 2019年
- "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世界大部分地区的连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中国同参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并为中国提供了展示其国际领导力的平台,尤其是在美国的全球领导力衰退之后,其影响更加明显。但要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宏伟蓝图,不仅需要远见,还需要严谨的经济规划和有力的外交行动。中国面临的挑战是使"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商业的可持续性,平衡中国自身与合作伙伴的利益,创造共同的价值观,激励其他国家与中国共创美好未来。
- 赵穗生郭丹宫笠俐许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