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细胞因子(TGF-β1、IL-10)与Stro-1+、Stro-1-间充质干细胞(MSC)免疫抑制效应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比较TGF-β1、IL-10在MSC两种细胞亚群中的表达,以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作为内参照。以Pri mer Expre-ssTM软件进行引物设计,以Ct表示PCR的相对产量,ΔCt代表靶基因与GAPDH之间的Ct之差,以2-ΔΔCt表示ΔCt(Stro-1+MSC)与ΔCt(Stro-1-MSC)之间的比值;在3种不同条件下[①MSC单独培养;②MSC与混合淋巴反应体系(MLR)直接接触;③MSC通过Transwell与MLR间接接触],用ELISA法检测Stro-1+与Stro-1-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1的表达。结果IL-10在Stro-1+与Stro-1-MSC中均低表达,而TGF-β1在Stro-1-MSC中显著高表达(P<0.05);ELISA结果显示在3种培养条件下,TGF-β1在Stro-1-MSC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Stro-1+MSC(P<0.05)。结论Stro-1+MSC较Stro-1-MSC免疫抑制作用更显著,其与TGF-β1和IL-10的表达无关,表明TGF-β1、IL-10在MSC不同亚群免疫抑制效应中不起主要作用。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其对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亲缘移植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 PCR 序列特异性引物(SSP)分型技术检测 HLA 及 KIR 基因型。检测了150例汉族人群中 KIR 的基因型分布、74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受者对 KIR 及 HLA 基因型,并对45例接受 HLA 相合亲缘移植、非去除 T 细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KIR2DL1的基因分布频率为100%,KIR2DL2为20%,KIR2DL3为100%,KIR3DL1为95%。96%的供者携带与 allo-HSCT 关系密切的3组 KIR 受体。45例 HLA 相合亲缘供者中,36例患者 KIR 不合,占总人数的80%,其中35例患者 KIR2DL1不合,1例 KIR2DL2/2DL3不合,31例 KIR3DL1不合。HLA 相合亲缘供者移植患者中KIR2DL1不合组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细胞病(aGVHD)发生率(31%)明显低于 KIR 相合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急性髓性白血病中 KIR 及 KIR2DL1不合组的 aGVHD 发生率(18%)明显低于 KIR 相合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淋巴系统疾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绝大多数中国北方汉族人群携带与 allo-HSCT 关系密切的3组 KIR 受体,HLA 相合亲缘供者 HSCT 后供受者间 KIR 不合组 aGVHD 发生率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