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谢铁娜

谢铁娜

作品数:24 被引量:97H指数:7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玉米
  • 11篇灌区
  • 7篇引黄
  • 7篇引黄灌区
  • 6篇宁夏引黄灌区
  • 6篇高产
  • 4篇性状
  • 4篇种植密度
  • 3篇玉米品种
  • 3篇生态适应
  • 3篇生态适应性
  • 3篇适应性
  • 3篇土壤
  • 3篇砾石
  • 3篇砾石覆盖
  • 3篇超高产
  • 2篇性状分析
  • 2篇扬黄灌区
  • 2篇栽培
  • 2篇栽培技术

机构

  • 23篇宁夏大学
  • 3篇宁夏农林科学...
  • 1篇辽源市农业科...
  • 1篇同心县种子管...

作者

  • 23篇谢铁娜
  • 7篇周约
  • 5篇柳伟祥
  • 5篇赵娟
  • 3篇安磊
  • 2篇冯海萍
  • 2篇郭永宁
  • 2篇张文杰
  • 2篇王永宏
  • 2篇赵如浪
  • 2篇赵健
  • 1篇何进尚
  • 1篇吴宏亮
  • 1篇周玉香
  • 1篇蒋万
  • 1篇王斐
  • 1篇马琨
  • 1篇张立杰
  • 1篇康建宏
  • 1篇贾彪

传媒

  • 5篇宁夏农林科技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农业科学研究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北方园艺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作物杂志
  • 1篇Agricu...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0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春播油葵新品种产量潜力及主要农艺性状浅析被引量:5
2014年
以16个油葵新品种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各油葵品种的产量以及农艺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N2007产量最高,达4 954.17kg/hm2,比CK1增产48.07%,比CK2增产80.70%,与CK1和CK2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建议进一步进行生产试验;CN2032次之,产量达4 295.83kg/hm2,推荐作为搭配品种;经过油葵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对油葵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盘径、株高和叶片数,盘粒重、结实率、花盘粒数、百粒重和茎粗对产量也是正向影响;因此,在高产品种的选择上要注意选择产量和盘径、株高、叶片数、盘粒重、结实率都高的品种。
赵娟谢铁娜
关键词:油葵农艺性状
北方晚熟大豆在宁夏引黄灌区的生态适应性及产量性状分析
2013年
在宁夏引黄灌区的生态及生产条件下,研究了北方11个大豆品种在大田种植条件下的生育表现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参试的11个品种均能正常成熟,生育期在122~142 d,每667 m2折合产量在131.86~415.39 kg之间;品种晋遗52每667 m2折合产量最高、为415.39 kg,冀豆20每667 m2折合产量最低、为131.86 kg,而对照铁丰31每667 m2折合产量为332.44 kg。较对照增产的品种有晋遗52、沈农00-5011、晋遗51,其他品种较对照均减产。辽09品-31的百粒重表现为30.2 g、冀豆17单株粒数达到309个,均可以作为优势性状在大豆遗传育种研究中加以利用。
安磊赵娟谢铁娜
关键词:大豆生态适应性
中单909在宁夏灌区的高产种植密度与产量潜力分析
2013年
于2012年在宁夏大学实验农场大田生产条件下,以参试的玉米品种中单909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9种种植密度(每667m2种植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11000、12000株),记为处理M4~M12,分析中单909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潜力和高产适宜栽培密度。结果表明:NM4~M12生育期为134M36d,每667m2产量为1128.04-1250.91kg,其中每667m2种植密度为6000株的产量最高,每667m2达到1250.91kg;种植密度为4000株和9000株的产量最低,每667m2分别为1128.04kg和1129.81kg。每667m2产量潜力最大的种植密度是6000株。
安磊张斌赵娟谢铁娜
关键词:种植密度
Effects of Different Thicknesses of Gravel Covering on Daily Soil Evaporation被引量:1
2015年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explore the most suitable gravel cover- ing thickness for selenium sand melon in arid region of central Ningxia. [Method] The natural gravel, which was from Nanshantai Region in Zhongwei City, Ningxia, was acted as test material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hicknesses of gravel covering on daily evaporation using evaporator overall weighing method. [Result] The daily evaporation capacity order of the gravel covering thickness was as follows: CK〉HI(5 cm)〉 H2(8 cm)〉 H3(10 cm)〉 H4(15 cm). Meanwhile, with the increase of test days, the difference of cumulative evaporation capacity between H3 (10 cm) and H4 (15 cm) decreased gradually. Soil evaporation capacity reduced at the pow- er func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gravel covering thickness, and the decision coeffi- cient of the fitted curve reached to 0.925 5. [Conclus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gravel covering thickness, evaporation capacity of soil reduced gradually, and the soil water content increased gradually. Gravel covering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evapora- tion. The thicker of covering, the more obvious inhibition effect on evaporation. The thickness of covering should increase moderately to prevent moisture loss from e- vaporation. Gravel inhibition effect on the evaporation wasn't obvious when the gravel covering thickness reached more than 10 cm. 10 cm gravel covering was the most appropriate thickness for local natural condition. The soil evaporation capacity 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gravel covering could be simulated with power function e- quation Y=at^b.
周约谢铁娜
西北组普通玉米新品种在宁夏引黄灌区的生态适应性及产量性状分析
2016年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当地主栽品种先玉335作为对照,对14个西北组普通玉米新品种在宁夏引黄灌区大田条件下种植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能正常成熟,生育期为128-138 d;产量为933.59-1 232.91 kg/667 m2,其中西北组10产量最高,为1 232.91 kg/667 m2,西北组8最低,为933.59 kg/667 m2.相比对照增产的品种有5个,分别是西北组3、6、10、11和13,增产率分别为1.55%、7.79%、13.21%、3.49%、8.72%,西北组10产量显著高于对照,西北组8产量显著低于对照,其余品种的产量水平与对照相当.
周约翟雪宁谢铁娜
关键词:玉米生态适应性
不同厚度砾石覆盖对土壤蒸发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为了探求宁夏中部干旱地区最适宜的硒砂瓜覆砂厚度。[方法]采用蒸发器整体称重法,以宁夏中卫南山台地区天然砂石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厚度砾石覆盖对土壤蒸发的影响。[结果]砾石覆盖处理的土壤日蒸发量的大小顺序为CK>H1(5 cm)>H2(8cm)>H3(10 cm)>H4(15 cm)。同时,随着试验天数的增加,H3(10 cm)和H4(15 cm)处理的累积蒸发量的差别逐渐减小。土壤总蒸发量随碎石覆盖厚度的增加呈现幂函数减少的变化趋势,拟合曲线的决定系数达到0.925 5。[结论]随着砂石覆盖厚度的增加,土壤日蒸发量逐渐减少,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覆盖可以有效减小蒸发,且覆盖厚度越厚,对蒸发的抑制效果越明显。在实施砾石覆盖处理时,应该适量增加覆盖厚度,阻止大量水分因蒸发而造成的水分损失。当砾石覆盖厚度达10 cm以上时,砾石抑制蒸发的效果差别不大,因此10 cm的砾石覆盖厚度最适宜当地区域的自然条件。幂函数方程Y=atb可以用来模拟土壤总蒸发量随碎石覆盖厚度的变化。
周约谢铁娜
关键词:厚度砾石覆盖土壤蒸发
高校实验农场现代农业建设探析——以宁夏大学实验农场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从建设区域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较强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要求出发,结合宁夏大学农业科学、生命科学、农业资源环境、食品科学、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农业经济等学科的建设现状和西北内陆地区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探索和分析了宁夏大学实验农场建设的目标和功能,研讨了宁夏大学实验农场的建设内容。对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宁夏大学现代农业种子种苗工程促进农场发展,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作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周约谢铁娜
关键词:高校现代农业
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的生物产量及青贮料品质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为了研究相同种植条件下不同品种青贮玉米的生物产量和品质,以种植面积较大的青贮67、中原单32、新饲玉12等6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测定了其在相同种植和管理条件下的生育期、主要田间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和青贮料品质等综合性状。结果表明:在相同种植条件下,中原单32、中北410的生育期最短,均为97 d;新饲玉17的生育期最长,为113 d。中原单32的产量最低,为59 169.75 kg/hm2;新饲玉12的产量最高,为106 878.89 kg/hm2。新饲玉12粗灰分含量最高(为8.0%),粗蛋白也最高(为29.0%),且钙、磷含量较高。ND4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为25.0%。几个品种的粗脂肪含量在2.0%~5.0%之间,其中新饲玉17含量最高,为5.0%;青贮67含量最低,为2.0%。几个品种的粗蛋白含量在7.51%~8.34%之间,其中新饲玉12、中北410含量最高,均为8.34%;ND4最低,为7.51%。说明新饲玉12生物产量较高,品质好。
蒋万谢铁娜周玉香
关键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
不同颜色砾石覆盖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2017年
[目的]研究宁夏中部干旱区最适宜的硒砂瓜覆砂颜色。[方法]采用蒸发器整体称重法,以宁夏中卫南山台地区天然砾石为试材,研究不同颜色砾石覆盖对土壤蒸发的影响。[结果]不同颜色砾石覆盖处理的土壤日蒸发量由大到小依次为CK、C3(紫色)、C1(白色)、C2(青色)。同时,随着试验天数的增加,C1(白色)和C2(青色)处理的累积蒸发量的差别逐渐减小。不同颜色砾石覆盖下,累积蒸发量随蒸发时间呈幂函数增加的变化趋势,拟合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40 0。[结论]砾石覆盖可以有效减少蒸发,且浅色砾石对土壤水分蒸发的抑制效果比深色砾石更明显,其中紫色砾石覆盖的累积蒸发量最大,其次是白色砾石,青色砾石最小,而青色和白色砾石覆盖的土壤日蒸发量差别较小,累积蒸发量随蒸发时间呈幂函数增加。
周约谢铁娜
关键词:砾石覆盖土壤蒸发
引、扬黄灌区玉米高产田(≥15000kg/hm^2)特征分析与实现途径被引量:11
2013年
通过对宁夏引、扬黄灌区2007~2011年间出现的27块玉米高产田(≥15 000kg/hm2)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宁夏引、扬黄灌区玉米高产田平均产量16 692kg/hm2,收获穗数89 331穗/hm2,穗粒数568.2粒,千粒重350.6g,平均单穗粒重193.4g。高产田在宁夏引、扬黄灌区均有分布,但大面积生产主要集中在引黄灌区周边地区及宁夏中部干旱带扬黄新灌区,这些地区光热资源更为丰富,单种玉米集中连片,土壤以沙壤土较多,以耐密型品种郑单958和先玉335为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决定产量的优先序为区域光热资源、灌溉条件、地理条件与施肥水平、种植密度、品种、播种质量与田间管理等;增加种植密度是实现15 000kg/hm2高产的有效途径,但要加强肥水调控,合理栽培管理,优化群体结构,提高单穗粒重。
王永宏赵如浪赵健孙发国谢铁娜张文杰
关键词:扬黄灌区玉米高产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