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覃永军

作品数:29 被引量:413H指数:14
供职机构: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地勘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与评价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2篇成矿
  • 7篇地质
  • 7篇锆石
  • 6篇盆地
  • 6篇矿床
  • 5篇找矿
  • 5篇正道
  • 5篇锆石U-PB...
  • 5篇庐枞盆地
  • 5篇铝土矿
  • 5篇金矿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新元古代
  • 4篇元古代
  • 4篇锰矿
  • 3篇地球化学特征
  • 3篇定年
  • 3篇造山带
  • 3篇山带

机构

  • 21篇贵州省地质矿...
  • 18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贵州大学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河南省地质矿...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9篇覃永军
  • 11篇杜远生
  • 8篇周琦
  • 7篇余文超
  • 6篇曾键年
  • 5篇汪小妹
  • 5篇崔滔
  • 3篇喻建新
  • 3篇陈发恩
  • 3篇黄兴
  • 3篇李俊海
  • 3篇杨梅珍
  • 3篇郑禄林
  • 3篇谢卓君
  • 3篇雷志远
  • 3篇刘建中
  • 3篇王泽鹏
  • 3篇翁申富
  • 3篇杨成富
  • 3篇李松涛

传媒

  • 6篇贵州地质
  • 5篇地质科技情报
  • 3篇古地理学报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地质论评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黄金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地质通报
  • 1篇资源环境与工...
  • 1篇2007'全...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0
  • 1篇200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黔北务正道地区铝土矿基础地质与成矿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2
2013年
务正道地区铝土矿底板地层黄龙组类化石及铝土矿层大竹园组、梁山组的孢粉化石限定,大竹园组的时代为早二叠世。大竹园组铝土矿的沉积环境为向北半封闭的海湾或海泛湖。铝土矿形成于低纬度热带气候条件下,气候具旱季、雨季之分,盆地水体为弱酸性还原条件,陆地植物生态系统和盆地微生物生态系统对铝土矿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铝土矿的主要物源为志留系韩家店组和石炭系黄龙组双重物源。陆源区风化的铝质通过胶体作用搬运到盆地中形成铝土质岩。铝土矿层形成之后,又经历了多期次暴露地表的风化淋滤。淋滤作用分别在渗流带和潜流带形成土状、半土状铝土矿和致密状铝土矿,盆地内部铝土岩破碎和胶体凝聚分别形成碎屑状、豆鲕状铝土矿。风化过程中多数元素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丢失,而SiO2的流失程度明显大于Al2O3,从而形成铝土矿矿层。因此,盆地的沉积体系和古地理控制了铝土矿矿系的分布范围和厚度,多期次的淋滤作用控制了铝土矿的品质和矿层的厚度。
杜远生周琦金中国凌文黎张雄华喻建新汪小妹余文超黄兴崔滔雷志远翁申富吴波覃永军曹建州彭先红张震邓虎
关键词:铝土矿二叠纪成矿作用
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实现找矿突破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贵州省地矿局锰矿金矿科技创新为例
覃永军
安徽庐江龙桥铁矿床金云母^(40)Ar/^(39)Ar定年:矿床成因的年代学证据被引量:2
2013年
龙桥铁矿床是安徽庐枞盆地中的重要矿床,铁矿体主要赋存在中三叠统东马鞍山组。采集龙桥铁矿井下-355m中段矽卡岩矿体中与磁铁矿共生的金云母进行了40 Ar/39 Ar同位素年代学测试,得到坪年龄(147.13±1.45)Ma,代表了磁铁矿的形成时代。本区在中三叠世沉积了一套富含铁质的矿胚层;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由于东部岩石圈伸展及郯庐断裂走滑热事件的影响,深部的成矿物质和热液开始上升并叠加改造含铁沉积矿胚层,热液叠加改造成矿作用从147Ma或更早就已经开始,此后矿床经历了区域火山喷发和正长岩体侵入等多次热事件的持续叠加改造成矿作用。龙桥铁矿矿床成因为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
李锦伟曾键年许继峰邱华宁张燕霞覃永军
关键词:庐枞盆地成矿时代矿床成因
大别山北缘千鹅冲斑岩型钼矿床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56
2010年
河南省光山县千鹅冲钼矿床是大别山地区近年最新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钼矿床。采用LA-ICP-MS锆石U-Pb和ICP-MS辉钼矿Re-Os同位素精细测年技术,对与成矿相关的宝安寨钾长花岗岩、千鹅冲花岗斑岩2个锆石样品和4个细网脉型钼矿石中的辉钼矿样品进行了同位素年代学测定,分别获得(135.3±1.9),(128.8±2.6),(127.82±0.87)Ma的同位素年龄。结果表明,千鹅冲钼矿床成矿作用时间与千鹅冲花岗斑岩成岩作用时间一致,晚于大别山巨量花岗质岩浆活动近7Ma,它们为统一构造背景同期不同次岩浆作用的产物。与成矿相关岩体的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岩体具有低Sr(wB<400×10-6)、低Yb(wB<1.8×10-6)、中等程度Eu负异常[δ(Eu)>0.5]、轻重REE强烈分异{[w(La)/w(Yb)]N>24}等特征,其Sr-Nd同位素显示较高的[N(87Sr)/N(86Sr)]i(0.70669~0.72422,变化较大)和极低的ε(Nd)(t)(-18.01~-21.37)。综合分析表明成岩成矿作用发生在大别造山带碰撞造山后构造体制由挤压收缩向伸展的转折时期,与成矿有关的酸性侵入岩是加厚陆壳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千鹅冲斑岩型钼矿床与成矿带内汤家坪、大银尖、天目山、银山、东沟钼矿床在成矿时间及成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的显著差异,反映它们形成于造山带演化的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构造动力学背景。
杨梅珍曾键年覃永军李法岭万守权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辉钼矿RE-OS年龄大别山北缘
黔东南地区新元古代下江群的地层年代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8
2015年
黔东南地区下江群是分布在江南造山带西段的一套前寒武纪浅变质陆源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组合,其地层时代归属与划分特别是区域地层对比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在对该区前寒武纪地层广泛而详细的剖面测制和地质调查基础上,运用LA-ICP-MS技术,对地层中沉凝灰岩、含凝灰质碎屑岩和碎屑岩进行锆石U-Pb年代学测试,获得一批高精度的年龄.四堡群河村组顶部的碎屑岩和下江群乌叶组第1段顶部的含凝灰质碎屑岩、清水江组底部与中部的沉凝灰岩、平略组中上部的含凝灰质碎屑岩、隆里组中下部的碎屑岩等样品中锆石U-Pb最小年龄组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819.8±6.4 Ma和779.5±4.7Ma、764.0±6.3Ma与(756.8±7.6Ma、756.0±13.0Ma)、733.9±8.8Ma及725.0±10.0Ma.这些数据将四堡群和下江群的时代限制为新元古代.结合研究区隆里组与长安组整合接触关系和全球低纬度南华系冰期起始年龄(717.4Ma)的地质事实,将下江群沉积时限约束在815~717Ma之间.根据区域岩浆事件进一步约束了下江群各组段的地层时限,并开展江南造山带下江群及其相当层位的地层划分与对比,认为新元古代岩浆作用制约着黔东南下江群盆地的演化.
覃永军杜远生牟军卢定彪龙建喜王安华张厚松曾昌兴
关键词:地层时代前寒武纪江南造山带地质年代学
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找矿模型--以黔湘渝毗邻区南华纪“大塘坡式”锰矿为例被引量:81
2017年
产于Rodinia超大陆裂解背景下、武陵次级裂谷盆地中的黔湘渝地区南华纪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锰矿床类型。通过分析总结该类型矿床地质背景、南华纪早期构造古地理与矿床地质特征,基于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的成矿模式,总结建立了该类型锰矿床找矿模型:即以南华纪早期同沉积断层、Ⅳ级断陷盆地、两界河组及其中古天然气成因的白云岩透镜体存在与否、锰矿成矿地质体与大塘坡组厚度和裂谷盆地古天然气锰矿成矿系统中渗漏喷溢中心相、过渡相、边缘相等为主要地质标志建立地质找矿模型;以Ⅳ级、Ⅲ级断陷盆地中不同的Mn/Cr微量元素比值指标和δ^(34)S值在中心相、过渡相、边缘相判别指标建立地球化学找矿模型;以锰矿成矿地质体的低电阻率、高极化率与其上覆及下伏地层高电阻率、低极化率的物性差异特征,建立AMT地球物理间接找矿模型。项目团队运用建立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在黔东地区锰矿整装勘查实践检验中,已先后新发现了亚洲最大的松桃道坨和松桃普觉(西溪堡)两个隐伏超大型锰矿床,最近又新发现松桃桃子坪、高地两个超大型锰矿床,使黔东地区成为新的世界级锰矿资源富集区。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已成为继传统的海相沉积型、沉积变质型锰矿床之后,全球最重要的三大锰矿床类型之一。
周琦杜远生袁良军张遂杨炳南杨炳南潘文潘文徐源王萍刘雨覃永军谢小峰
关键词:地质学锰矿床找矿模型
黔北务正道地区早二叠世铝土矿多期淋滤作用及其控矿意义被引量:33
2013年
通过对黔北务正道地区安场向斜东南翼ZK288-16井中大竹园组铝土矿含矿岩系的沉积学分析,辨别出该口钻井记录下的包括两次准同生淋滤作用及一次后生淋滤作用在内的3次淋滤作用。土状-半土状铝土矿层是记录淋滤作用发生的标志性层位,与下伏岩(矿)层呈现渐变关系,说明土状-半土状铝土矿是由碎屑状或豆鲕状铝土岩(矿)经过淋滤作用转化而来,在此过程中,杂质元素被移除,铝元素相对富集而形成富矿,而碎屑状与豆鲕状铝土矿也经过不同程度的淋滤作用。区域上的钻孔对比表明,区域内这种多期淋滤作用对于提升矿石品质、控制矿层厚度具有重要意义。
余文超杜远生顾松竹崔滔黄兴喻建新覃永军雷志远翁申富曹建州
关键词:二叠纪铝土矿淋滤作用
黔北务正道地区铝土矿层中燃烧成因PAHs的发现及其古气候意义被引量:7
2013年
铝土矿沉积被认为是炎热潮湿热带或亚热带古气候条件下的气候敏感沉积物。对黔北铝土矿中3个钻孔不同层位岩心样品的GC-MS检测显示,样品中含有种类丰富、相对含量较高的燃烧成因多环芳烃化合物(PAHs)。以芘、荧蒽、苯并[a]芘、苯并[e]芘、苯并[ghi]苝等为代表的燃烧成因PAHs与陆上火灾事件密切相关。结合生物标志物特征及前人研究所得的古地磁、植物与孢粉化石证据,认为黔北铝土矿形成时陆上存在丰富的植被,且是一种在炎热潮湿背景下存在季节性干湿分异的古气候条件。
余文超杜远生汪小妹黄兴崔滔喻建新覃永军
关键词:PAHS古气候
江南造山带西段新元古代下江群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构造环境被引量:1
2022年
江南造山带西段广泛分布一套厚达万米的区域浅变质陆源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岩系,其中位于武陵运动界面之上、雪峰运动界面之下的地层,在贵州称下江群、湖南称板溪群和广西称丹洲群,是研究江南古陆新元古代沉积盆地演化的重要对象之一。下江群广泛出露于黔东南地区,自下而上分为甲路组、乌叶组、番召组、清水江组、平略组和隆里组。本文选择下江群为研究对象,在广泛的区域地质路线调查和剖面测制基础上,选取代表性的剖面开展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测试,结果显示:下江群的SiO_(2)含量介于61.10%75.06%,平均为67.45%;K_(2)O/Na_(2)O比值较高;TFe_(2)O_(3)+MgO含量较低,平均5.74%;Sr、Nb元素整体含量较低,显示亏损;Y元素富集;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则相对亏损;稀土配分模式总体为右倾,轻稀土斜率较大,重稀土趋于平坦。其中,甲路组平均微量元素含量总体与后太古代页岩的接近,而乌叶组、番召组、清水江组、平略组和隆里组的平均微量元素含量总体与上地壳接近。通过地球化学特征参数和参数判别图解,结合下江群沉积学特征,认为下江群的沉积构造环境属于一个活动大陆边缘的弧后盆地沉积环境,沉积物可能来自盆地北侧的扬子陆块和南侧龙胜岛弧。
邓小杰覃永军强希润牟军田文明黄雄伟
关键词:沉积构造环境岩石地球化学新元古代
贵州南华纪—震旦纪沉积大地构造及其对沉积矿产的控制作用被引量:12
2018年
新元古代早期(>820 720 Ma),华南由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和江南造山带3个构造单元组成。新元古代晚期,南华纪-震旦纪(720 541 Ma)沿新元古代早期的江南造山带发育一裂谷盆地-南华裂谷,贵州东部是南华裂谷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认为黔东地区该裂谷盆地为北北东向,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该裂谷盆地为北东东向。黔东地区南华纪裂谷盆地具有典型的地堑、地垒结构,并控制着"大塘坡式"锰矿的分布。震旦纪之后,裂谷盆地处于沉降阶段,沉降中心向南迁移到凯里-玉屏一线。震旦纪时期,扬子地块和南华裂谷存在明显的滨浅海磷矿-碳酸盐岩和深水泥质岩-硅质岩的沉积分异。扬子地块和南华裂谷控制着扬子地块震旦系陡山沱组磷矿和南华裂谷老堡组重晶石等沉积矿产的分布。富磷矿位于松桃-贵阳同沉积断裂以北的扬子地块南缘,重晶石矿发育于裂谷盆地强烈沉降区的天柱-岑巩一带。
杜远生周琦余文超张亚冠王萍覃永军庞大卫
关键词:震旦纪裂谷盆地控矿作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