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洁

作品数:1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局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缺氧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自由生活海洋...
  • 1篇海洋线虫

机构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1篇董洁
  • 1篇徐风风
  • 1篇华尔
  • 1篇张志南
  • 1篇李佳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砂质潮间带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对缺氧的响应--微型受控生态系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以青岛砂质潮间带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为研究对象,建立微型受控生态系,研究缺氧对海洋线虫群落结构和垂直分布的影响,以及环境复氧后海洋线虫群落的恢复能力。研究结果显示,海洋线虫是耐低氧的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可通过垂直迁移来耐受缺氧造成的不利条件。但是,海洋线虫通过主动迁出而耐受缺氧条件的特性具有种的区别。研究中Pseudosteineria sp1、Rhynchonema sp1等海洋线虫通过向有氧环境的主动迁移耐受缺氧条件;Thalassironus sp1却可通过自身耐受机制抵御缺氧条件,在缺氧生境中仍能保持较高的丰度。此外,研究结果显示,当表层海洋线虫暴露于缺氧环境时,其总丰度显著降低,种类组成发生改变。Pseudosteineria sp1对缺氧环境较为敏感,可暂时性地离开沉积物进入水层;而沉积物溶解氧恢复正常后,该种可以重新回到沉积物中。Daptonema sp1成熟个体及其幼龄个体对缺氧均具有较高的耐受性,是缺氧群落的绝对优势种。D.sp3则表现出对缺氧环境较高的敏感性。环境恢复正常,线虫群落丰度及多样性增加,Neochromadora sp1和Spilophorella sp1等具有机会种的特点,首先表现出丰度和繁殖能力的增加。但是线虫群落种类组成在受测时间内并未能完全恢复,群落结构的恢复需要更长的时间。
华尔李佳董洁徐风风张志南
关键词:缺氧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群落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