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洁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玻璃体液中IL-8、IL-13含量及与VEGF关系的研究
- 目的 通过测定渗出型AMD患者玻璃体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3(IL-1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探讨IL-8、IL-13与VEGF变化的相关性及其在AMD病程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采...
- 傅博张含孙鹏谷峰董洁刘哲丽
- 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不同眼内填充物的临床观察
-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术中应用不同填充物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44例44只眼.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其中A组20例;B组24例,两组患者均...
- 董洁张含孙鹏谷峰傅博刘哲丽
- 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患者玻璃体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测定被引量:5
- 2012年
- 新生血管形成导致的玻璃体积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是引起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等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患者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已知最强的致血管通透因子,临床上应用抗VEGF药物治疗新生血管形成取得了一定疗效。但新生血管形成受体内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单纯抗VEGF治疗并不能完全抑制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
- 王欢张含孙鹏谷峰董洁傅博刘哲丽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肿瘤坏死因子Α
-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IMEM不同眼内填充物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 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IMEM)术不同眼内填充物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的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44例44眼。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其中A组20例;B组24例,两组患者均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手术,A组玻璃体腔内行平衡盐溶液(BSS)填充,B组行气体填充(13眼填充滤过空气,11眼填充100mL/LC3F8),术后随访12~16(平均13)mo。术前、术后1,3,6,12mo检查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CFT),术后1,7d;1,3mo行眼压(IOP)检查,对比观察手术前后视力,间接检眼镜,CFT,IOP检查结果。结果:末次随访时两组患眼BCVA较术前显著提高,提高0.2logMAR及以上者29眼(66%)。两组间logMARBCVA的差异手术前(0.53±0.18vs0.52±0.14)及末次随访时(0.31±0.14vs0.28±0.09)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B组患眼CFT较术前明显降低,从407.82±97.00μm下降到285.25±70.07μm(Z=4.29,P<0.05)。两组间CFT的差异术前(409.45±108.40μmvs406.46±88.76μm)及末次随访时(287.60±66.94μmvs283.29±73.95μm)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A组眼压(14.25±3.06mmHg)低于B组(17.71±3.20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2,P<0.05),但两组眼压均值均未超过正常范围(10~21mmHg)。术前、术后7d;1,3mo两组间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无需俯卧位,B组患者填充滤过空气者术后俯卧位1~3d,填充100mL/LC3F8者俯卧位至少7d。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手术末填充BSS或气体均能显著提高视力、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两者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但填充BSS可避免术后俯卧位,减轻患者术后身体及精神负担,同时手术更加快捷、安全。
- 董洁张含孙鹏谷峰王欢傅博刘哲丽
- 关键词:黄斑前膜特发性玻璃体切割术眼内填充物
- 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患者玻璃体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的研究
- 王欢张含孙鹏谷峰董洁傅博刘哲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