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浩彬

作品数:92 被引量:35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6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6篇新生儿
  • 23篇细胞
  • 21篇缺血
  • 19篇缺氧
  • 14篇血性
  • 14篇缺氧缺血性
  • 14篇缺氧缺血性脑
  • 13篇早产
  • 13篇产儿
  • 12篇早产儿
  • 9篇凋亡
  • 9篇间充质干细胞
  • 9篇干细胞
  • 9篇充质干细胞
  • 7篇高氧
  • 6篇低出生体重
  • 6篇心肌
  • 6篇再灌注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机构

  • 50篇中山大学附属...
  • 26篇中山大学孙逸...
  • 10篇中山医科大学...
  • 9篇广东省体育运...
  • 9篇中山大学
  • 3篇广州市妇女儿...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江门市中心医...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91篇苏浩彬
  • 24篇张红珊
  • 20篇麦友刚
  • 17篇方建培
  • 14篇吴燕云
  • 12篇吴燕云
  • 12篇夏焱
  • 11篇赖文玉
  • 9篇马国川
  • 8篇陈环
  • 8篇李文益
  • 8篇郭海霞
  • 8篇欧阳颖
  • 7篇欧阳颖
  • 6篇郑念时
  • 6篇岑丹阳
  • 4篇梁立阳
  • 4篇檀卫平
  • 4篇黄绍良
  • 4篇黎阳

传媒

  • 15篇中山大学学报...
  • 12篇广东医学
  • 6篇岭南急诊医学...
  • 6篇中国新生儿科...
  • 5篇新医学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4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国际儿科学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广东省医学会...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国外医学(护...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年份

  • 3篇2015
  • 11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12篇2006
  • 9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儿肺炎血清sIL-2R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R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为了解新生儿肺炎IL-2R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33例新生儿肺炎血清sIL-2R水平、PBMC体外PHA培养72小时mIL-2Rα表达及上清液sIL-2R水平,并与36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结果:(1)患儿血清sIL-2R水平治疗前高于治疗后(P<0.001),且治疗前后均高于对照(P<001);治疗前血清sIL-2R水平与病情轻重密切相关(P<0.01);(2)患儿mIL-2Rα表达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上清液SIL-2R水平治疗前低于治疗后(P<0.05);而治疗前后两者均低于对照(P<0.05)。提示:血清sIL-2R水平可作为新生儿肺炎病情监视及疗效观察的参考指标;患儿PBMC在体内可能已被激活,在体外对PHA非特异刺激的敏感性降低。
赖文玉郑念时钟志坚苏浩彬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白细胞介素2PBMC
胃肠道外营养对早产儿肝胆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胃肠道外营养是提高早产儿成活率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早产儿肝肾功能、脂质清除等不成熟,胃肠道外营养的运用还存在某些争议的问题,胃肠道外营养时早产儿肝胆功能的损害已日益受到重视。该研究探讨胃肠道外营养对早产儿肝胆功能的影响。方法对75例实行胃肠道外营养的早产儿及49例未实行胃肠道外营养的早产儿,各营养成分输入后的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及对照组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统计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谷丙转氨酶、结合胆红素则在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胆汁酸(TBA)水平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与胃肠道外营养持续时间呈正相关,与胎龄呈负相关;对照组治疗后总胆汁酸变化不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胃肠道外营养时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升高,应警惕胆汁淤积。
张红珊苏浩彬麦友刚吴燕云赖文玉欧阳颖李文益
关键词:胃肠道外营养胆汁淤积早产儿
窒息早产儿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窒息对早产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25例轻度窒息早产儿及20例重度窒息早产儿生后第1天、第14天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测定,对照组为同期在本科住院的无窒息早产儿22例。结果重度窒息组CD3、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与轻度窒息组,P<0.05;轻度窒息组CD3、CD4、CD4/CD8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窒息早产儿CD3、CD4、CD4/CD8比急性期均有所增加,P<0.05;轻度窒息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度窒息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缺氧可导致早产儿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窒息程度越重,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越明显。
张红珊苏浩彬麦友刚魏菁吴燕云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
IGF-1与脑红蛋白在减轻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作用中的相互关系
目的 揭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和脑红蛋白(Ngb)在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作用中的相互关系,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提供更全面的理论基础.方法 选取7日龄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及HIE组,...
陈小丹苏浩彬
口服红霉素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作用
[目的]进行一项多中心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评价口服不同剂量红霉素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效果及可能存在的副作用,重点探讨红霉素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
杨伊琳周伟林霓阳柳国胜麦智广吴本清黄为民张又祥苏浩彬庄思齐刘晓红王斌朱小瑜崔其亮杨杰何少茹张雪华
关键词:红霉素极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喂养不耐受
八年制医学博士生儿科见习中诊断学检体的教学实践被引量:1
2015年
八年制医学博士生掌握、应用诊断学的技能与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基本的体检手段和方法在疾病诊断过程中非常重要,有时甚至是其他先进检查方法不能替代[1]。本课题组曾对提高八年制医学博士生儿科见习的临床思维水平的方法与评价和病史问诊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进行了研究[2-3]。八年制医学博士生在儿科的见习中,可能都会遇到的问题是:儿科的正确体检应如何进行?在临床技能的三级教学系统中,诊断学的教学内容及各媒体教学都是针对成人进行的,较少提及儿科的检体问题。在儿科见习中,儿科教材只有儿科体检的特点的简单介绍,学生接触患儿较少,动手机会少,故体检的印象也不深刻,且经过其他成人课程的轮转后,早已忘记大部分,儿科体检的水平和要求均掌握较差。因此,有必要在八年制医学博士生儿科见习时强化儿科检体的系统性训练。
黄花荣吴保菁苏浩彬
关键词:医学博士生诊断学儿科教学实践思维水平教学系统
Xaf1与TNFα协同诱导细胞凋亡机制的初步探索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利用Xaf1诱导细胞株,检测Xaf1与一些细胞凋亡激动剂协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能力,初步探索Xaf1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Xaf1与细胞凋亡激动剂协同诱导的细胞凋亡由流式细胞检测DNA含量来表示,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测法与细胞核浆分离法检测Xaf1诱导细胞中Xaf1与XIAP的亚细胞分布,免疫沉淀法检测Xaf1与XIAP的关联性。【结果】流式细胞术DNA含量检测发现Xaf1与TNFα显著协同诱导细胞凋亡,凋亡峰值为49%,而Xaf1与阿霉素无协同作用,凋亡峰值为27%,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测及细胞核浆分离法结果显示Xaf1位于细胞核内,而XIAP却位于细胞质。【结论】Xaf1与TNFα显著协同诱导细胞凋亡,其协同机制可能不是解除XIAP对胱冬肽酶活性的抑制。
夏焱马国川郭海霞苏浩彬方建培黄绍良
关键词:XAF1XIAP凋亡TNFΑ
新生儿细菌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我院新生儿病区新生儿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统计1996年1月至2007年1月我院新生儿病区新生儿细菌感染患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对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2001年以前新生儿细菌感染检出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首位,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大肠埃希菌;随着年代推移,CNS、肠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等条件致病菌感染呈增加趋势。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福平和诺氟沙星对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而青霉素、氨苄西林和红霉素等耐药率相当高;大肠杆菌对亚胺培南、诺氟沙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卡那霉素的敏感率较高,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钠、头孢哌酮钠等的耐药率较高;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哌拉西林钠等药物的敏感率较高;假单胞菌对大多数抗菌药呈现耐药。结论:CNS、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机会致病菌成为新生儿感染中常见的致病菌;新生儿常见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越来越普遍,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抗感染是有效治疗新生儿感染的关键。
张红珊苏浩彬麦友刚吴燕云伍锡泉
关键词:新生儿抗菌药耐药性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变迁及药敏性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的变迁和耐药情况。【方法】选择本院新生儿区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入院的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VAP患儿58例,并将前后4年的病例分成2组,将病原学情况进行比较及分析其耐药情况。【结果】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从26例VAP患儿中分离出病原菌株数为38株,主要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8株)、溶血葡萄球菌(5株)、铜绿假单胞菌(4株)、屎肠球菌(4株)、阴沟肠杆菌(3株);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从32例VAP患儿中分离出42株病原菌。主要病原菌株为表皮葡萄球菌(7株)、肺炎克雷白杆菌(4株)、溶血葡萄球菌(4株)、鲍曼不动杆菌(4株)、屎肠球菌(4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仅对左氧氟沙星、替卡西林/棒酸等较敏感,其他的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左氧氟沙星以及阿米卡星等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烷无耐药性,对其他的抗生素有较广泛耐药性。【结论】VAP致病菌耐药形势严峻,以多药耐药的条件致病菌为主,近年来VAP致病菌谱发生显著改变。
欧阳颖方建培麦友刚苏浩彬吴燕云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
Xaf1调节TNFR信号转导而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利用基因开关调节的Xaf1-Saos诱导细胞株,检测Xaf1对TNFR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索Xaf1与TNF-α协同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以免疫印迹法和RT-PCR检测Xaf1对TNFR1表达的影响,细胞周期DNA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NF-κB对Xaf1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gelmobility shift assay检测NF-κB的DNA结合活性,luciferase活性检测法及RT-PCR检测NF-κB的转录活性,激酶分析法检测SAPK/JNK激酶的活性。结果:Xaf1不影响TNFR1蛋白及mRNA水平的表达,细胞内诱导活性的NF-κB可抑制Xaf1诱导的细胞凋亡,Xaf1的表达抑制TNF-α所介导的NF-κB的DNA结合活性和转录活性,也抑制了SAPK/JNK激酶的活性。结论:Xaf1对TNFR信号转导的抑制是Xaf1协同TNF-α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夏焱檀卫平梁立阳苏浩彬郭海霞方建培黄绍良
关键词:XAF1细胞凋亡受体肿瘤坏死因子信号转导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