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婧
- 作品数:130 被引量:614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修复阈值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修复阈值的确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步骤为:建立初级评价体系,对环境风险进行初级评价;根据其风险指数将风险划分为3个等级,根据级别制定相应的修复阈值;依据目标浓度法计算风险等级为中级的填埋...
- 纪丹凤席北斗苏婧 郑明霞 孙源媛 傅雪梅 丁鸿羽何小松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硅化零价铁活化过硫酸盐的水体修复方法
- 一种基于硅化零价铁活化过硫酸盐的水体修复方法:以硅化微米零价铁为催化活化剂,过硫酸盐为氧化剂进行有机废水的处理,所述催化活化剂与氧化剂的摩尔比为1:0.5‑3。本发明在待处理的污染中加入硅化零价铁和过硫酸盐,进行有机污染...
- 郑明霞虞敏达苏婧何小松赵昕宇孙源媛傅雪梅
- 文献传递
- 基于产业细化和多要素约束的白洋淀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拟与调控被引量:7
- 2022年
- 为达到水环境承载力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包括17个细化工业类型在内以及受水资源、水污染、水生态多要素约束的白洋淀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敏感性分析获得了32个敏感指标,同时结合当地实际发展需求,通过设置6种适用于白洋淀流域的水环境承载力调控情景,得到2017~2035年白洋淀水环境承载力情景模拟与调控结果:(1)如果维持现状,人口和经济的增长会导致各方面对水资源需求增多、水体污染加剧,2020年以后将出现水资源缺口,并且缺口将进一步增大,2021年以后同时会出现水污染加剧的状况。(2)与现状情景相比,单独采取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或水环境保护措施可使得未来一段时间内白洋淀流域水环境超载情况改善10.78%或10.42%,GDP增加0.22%或0.26%;如果采取更严格的水环境保护措施,改善效果将更好为34.56%,但是GDP会减少5.06%,经济发展受到较大限制;因此,考虑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型情景方案更优,GDP增加0.22%时对水环境超载情况改善更为明显为16.23%。(3)综合以上分析,必须统筹规划,大力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和服务业,合理调减第一和第二产业规模,控制牲畜养殖规模,抑制纺织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等高耗水、重污染产业发展规模并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对其进行提升和改造,建立多元补水机制,保证淀区水位,减少地下水开采,完善流域水污染治理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污水回用率,同时恢复森林和湿地,高标准开展流域污染治理,以使经济、人口和环境协调发展。
- 陈文婷陈文婷夏青夏青苏婧向维席北斗傅雪梅
- 关键词:白洋淀流域系统动力学模型
- 湖泊营养物标准的技术评估方法
- 一种湖泊营养物标准的技术评估方法,包括下列各步骤:1)根据湖区营养物标准和湖泊功能,计算湖泊营养物最大允许的纳污量;2)系统分析湖区流域各污染源的情况以及入湖量,湖泊在湖泊水环境容量的限定能力下,建立优化模型,计算湖区营...
- 席北斗苏婧吕宁磬霍守亮纪丹凤
- 文献传递
- 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环境影响评价被引量:17
- 2011年
- 目前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处理设施能力日渐不足,生活垃圾管理正面临着减量化与资源化必然趋势。在未来5~10年内,堆肥处理、焚烧处理和综合处理等方式将取代卫生填埋成为北京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本研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对北京市4处垃圾处理设施采用的不同工艺(卫生填埋、好氧堆肥、焚烧处理和综合处理)的环境影响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4,种处理方式中填埋、堆肥、焚烧和综合处理的环境影响负荷分别为4.82×10-2、1.10×10-21、.31×10-1和2.31×10-2,焚烧处理的总环境影响潜值最大,填埋处理次之,综合处理再次,堆肥处理最小。4种处理方式的资源耗竭系数分别为-2.39×10-51、.11×10-5、-3.45×10-4和-1.04×10-6,焚烧处理的资源耗竭系数最小。
- 纪丹凤夏训峰刘骏席北斗海热提.涂尔逊苏婧陈祥荣冯雪华
-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填埋生命周期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 模拟优化模型在地下水监测布井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6年
- 以北京市某农田用地地下水监测井为研究对象,基于农田水文地质参数建立了地下水多目标模拟优化模型。结合Monte Carlo分析法分析了地下水水流模型和溶质运移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并求解了单口监测井的影响半径,最后借助NSGA-II算法建立了两个目标函数之间的权衡关系。模型求解结果表明,监测系统可靠性目标最大为76.8%,对应的监测井数量最小为3口;当扩大污染羽的控制边界时,可以建立4口监测井。研究结果表明,模拟优化模型可以用于地下水监测井布井优化当中,建立两个目标函数之间合理的权衡关系,确定监测井的数量和位置,保证监测系统的可靠性。
- 熊锋苏婧翟秋敏孙源媛吴超姜永海席北斗
- 关键词: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地下水
- 堆放垃圾渗滤液水溶性有机物的荧光特性被引量:16
- 2010年
- 为揭示堆放垃圾渗滤液物质组成特性及其变化规律,采用三维荧光光谱,对4个不同垃圾堆场渗滤液水溶性有机物(DOM)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堆放垃圾渗滤液样品S1中含有2类蛋白荧光峰:类酪氨酸荧光峰和类色氨酸荧光峰,其他3个样品(S2、S3及S4)只含有类色氨酸荧光峰,此外还出现了类腐殖质荧光峰,且不同样品中该峰的数目、类型及位置均存在差异,显示渗滤液样品S1只含有类蛋白类物质,而其他3个样品除此之外还含有类腐殖质物质,且腐殖化程度各异.类蛋白类物质-Hg(II)配位研究显示,与类色氨酸荧光峰相比,类酪氨酸荧光峰更易受介质微环境改变影响;室温培养模拟研究显示,与类腐殖质物质相比,类蛋白类物质更易发生降解.三维荧光光谱可以有效表征堆场渗滤液DOM物质组成及其变化规律.
- 何小松席北斗魏自民李鸣晓苏婧耿春茂王威胡春明
- 关键词:渗滤液水溶性有机物三维荧光光谱
- 加强入河排污口精细化管理的思考和建议被引量:15
- 2021年
- 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将水利部门入河排污口监管职能划归生态环境部,形成了流域“污染源—排污口—水功能区”的链式管理,实现了基于“水陆统筹”的流域统一监管。本文结合已开展的长江、黄河、渤海等入河(海)排污口综合治理工作,阐释入河排污口管理工作在机制、理念、技术上的转变,总结了排污口排查工作的主要成效。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当前排污口监管仍存在监管制度不完善、法律标准存盲区、监测能力待完善、排口分类少标准的问题,并进一步从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社会监督等方面提出强化入河排污口精细化管理的对策与措施,为我国水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 乔飞方源邓义祥钱锋苏婧
- 关键词:入河排污口精细化
- 基于梯形模糊数的皖北地区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7
- 2018年
- 通过将地下水污染物浓度梯形模糊化,来降低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中的不确定性问题。结合聚类分析和α-截集技术,构建了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的梯形模糊化模型,对皖北地区某村庄的地下水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总健康风险为7.96×10^(-5)~1.46×10^(-4),主要由致癌风险Cr(VI)和As引起,对人体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比分析得出,梯形模糊化模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常规模型的不确定性问题,与其他模糊化模型相比,具有适用范围广、高效快捷等优点;Cr(VI)、As等致癌风险指标水质评价不超标,但具有较大的健康风险,在今后的健康风险评价中应重点关注此类指标。
- 曲昌盛李娟王月唐军苏婧杨洋席北斗席北斗
- 关键词:梯形模糊数
- 基于指标模糊权和协调性下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被引量:1
- 2009年
- 在地下水质量标准中,各指标权重的选择与权重的内涵存在着不确定性;同一指标的分级界点值差异显著,近似地呈现几何级数变化。基于以上这两种情况,构建基于指标模糊权和协调性下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应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9标度法确定指标的相对权重,结合贝塔系数计算出指标的模糊权重。对评价标准及待评价地下水水质监测值进行对数变换,采用距离测度法来构造隶属函数,并对其进行求余,按最大隶属原则来评判地下水质量等级。应用此模型对徐州市的重要水源地——张集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的20个采样点水质为Ⅱ、Ⅲ级的占90%,符合饮用水的要求。与投影寻踪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 于会彬栗越妍席北斗郭旭晶何连生苏婧许其功
- 关键词: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