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铁柱
- 作品数:99 被引量:716H指数:14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小麦品种“唐麦4号”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与染色体定位被引量:13
- 2008年
- 唐麦4号是对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具有良好抗性的T1BL·1RS育成品种,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唐麦4号携带1个抗白粉病半显性单基因,暂命名为PmTm4。采用唐麦4号为抗病亲本的杂交组合(唐麦4号/Clement)F2代抗、感病分离群体和F3代家系,利用集群分离分析法(BSA)建立了与PmTm4连锁的分子标记连锁图Xcau12—Xgwm611—PmTm4—XEST92—Xbarc1073—Xbarc82—Xwmc276。根据小麦7BL连锁图的标记顺序和抗白粉病基因连锁标记在中国春缺体-四体、双端体和缺失系上的定位结果,将PmTm4基因定位于小麦7BL染色体臂末端。以上研究结果为唐麦4号抗白粉病基因在育种中的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累加提供了便利。
- 胡铁柱李洪杰解超杰尤明山杨作民孙其信刘志勇
- 关键词: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分子标记
- 稻瘟病菌群体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广东地区特异性宗谱菌株的分子指纹和致病型分析被引量:29
- 2004年
- 为了解稻瘟病菌遗传宗谱与致病型的对应关系 ,构建适于广东省稻瘟病菌群体的鉴别菌株。根据以前试验结果 ,选择 2 7个广东省地区特异性宗谱菌株 ,进行了基于SRAP标记的第二次分子指纹分析 ,以及基于中国、日本和CO39近等基因系 3套鉴别品种的致病型分析。当遗传相似系数为 0 .85时 ,这些菌株被划分为 2 3个遗传宗谱 ,说明这些菌株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但其遗传发育关系与第一次分子指纹分析的结果有比较大的差异。这些菌株经中国、日本和CO39近等基因系 3套鉴别品种测试 ,划分为 11、2 2和 16个致病型或小种 ,其中与遗传宗谱存在对应关系的致病型数分别为 2、10和 8个 ,推断这些菌株具有丰富的致病型多样性。从遗传宗谱和致病型的多样性等因素考虑 。
- 潘庆华胡铁柱王玲蔡江桥
- 关键词:稻瘟病菌群体分子遗传学分子指纹
- 39份外引小麦种质的抗叶锈病基因检测及其抗性鉴定被引量:2
- 2023年
- 为明确39份外引小麦种质的抗叶锈病基因组成,利用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或共分离的分子标记对抗叶锈病基因进行检测,并结合田间接种鉴定对种质材料的叶锈病抗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抗叶锈病基因Lr1、Lr10、Lr20、Lr24、Lr26、Lr34、Lr37和Lr38在39份种质中均有分布,频率分别为30.77%、17.95%、2.56%、5.13%、12.82%、30.77%、23.08%和5.13%,其中携带Lr24和Lr38的种质抗性良好。Lr34和Lr37单独存在时,种质对叶锈病的抗性分别表现为中感和高感,两者聚合时能够提高载体种质的抗性水平,表现为中抗。此外,4份种质材料(KPL-1、OK.95571、莫斯科39和非黑土地24)对叶锈病的抗性表现突出,均达到0;级,是抗叶锈病育种的重要抗源,其中KPL-1和OK.95571分别携带3个和5个抗叶锈病基因;莫斯科39和非黑土地24仅携带Lr1,推测这两份材料含有其他未检测的抗叶锈病基因。综上,较多的抗叶锈病基因聚合有利于提高种质的叶锈病抗性。
- 董娜王玉泉陈向东胡铁柱吴晓军张亚娟茹振钢
-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抗病基因分子检测
- 117份小麦种质中5个矮秆基因的分子检测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研究我国小麦主产区部分小麦品种中矮秆基因的分布,为发掘具产量潜力且利用较少的矮秆基因提供种子依据。【方法】利用5个矮秆基因分子标记,对我国小麦主产区117份小麦种质进行检测。【结果】117份种质材料中,矮秆基因分布频率依次为Rht8(68份,58.1%)>Rht-B1b(56份,47.9%)>Rht-D1b(46份,39.3%)>Rht9(18份,15.4%)>Rht13(14份,12.0%)。部分种质中同时携带2个矮秆基因的组合占到37.8%;同时携带3个及以上基因的组合占到21.4%,其中以同时携带Rht-B1b、Rht-D1b和Rht8基因种质最多,占到12.8%。5种矮秆基因均不携带的种质有15份,占到12.8%。【结论】鉴定出14份携带Rht13矮秆基因的新种质。
- 陈向东吴晓军胡喜贵李淦姜小苓李笑慧李小利胡铁柱茹振钢
- 关键词:小麦矮秆基因分子标记株高
- 小麦-长穗偃麦草抗白粉病易位系选育方法及其分子标记
-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抗白粉病易位系选育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以所述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抗白粉病易位系选育方法选育得到的T5ES‑5DL易位系偃11‑20及其后代的分子鉴定方法。以本发明的方法所育的小麦‑十倍...
- 李小军茹振钢胡铁柱陈向东丁位华吴晓军李淦
- 文献传递
- 小麦BNS型不育系366S在不育和可育条件下的基因表达分析
- BNS型不育系是低温敏感型核雄性不育系,是黄淮麦区二系杂交小麦的新突破,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但其育性转换的分子机制尚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以本课题组新转育的BNS型不育系366S为研究对象,利用RNA-seq技术分析了36...
- 董娜胡铁柱陈向东张亚娟茹振钢
- 关键词:小麦育性转换调控基因
- 文献传递
- 利用BSA和新一代测序技术快速定位小麦抗叶枯病基因
- 定位小麦抗病基因是分子育种和基因图位克隆的基础,集群分离分析(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是利用分离群体进行快速基因定位的经典方法.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
- 陆平王丽丽Patrick Schnable刘志勇谢菁忠胡铁柱李德林刘三震黄银连张栋梁永王振忠
- 关键词:小麦抗病基因BSARNA-SEQ
- 温敏核雄性不育小麦BNS的育性转换规律初探被引量:40
- 2010年
- 为探讨低温雄性不育小麦BNS的育性转换规律,2007-2009年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对BNS育性转换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BNS具有不育彻底、育性转换彻底的特性,育性变化趋势为:完全败育-半不育-完全可育。低温是影响BNS育性转换的主要原因,表现低温不育,高温可育。BNS感受低温的敏感部位为发育的幼穗;BNS育性转换敏感期在抽穗前5~18 d,即雌雄蕊分化期至四分体形成期;在温度敏感期内,温度低于8℃时表现彻底不育,8~12℃是育性转换温度,温度高于12℃时表现完全可育。在豫北地区,9月23日-10月17日播种,表现彻底不育,可用于生产杂交种;11月18日以后播种均表现完全可育,可以自交繁殖不育系种子。
- 张自阳胡铁柱冯素伟李笑慧李淦茹振钢
- 关键词:小麦雄性不育育性转换
- 小麦品种百农矮抗58茎秆特性分析被引量:10
- 2009年
- 通过不同播期小麦基部茎秆形态特征的观察与测量,研究百农矮抗58茎秆特性及茎杆倒伏指数.结果表明:播期也是影响百农矮抗58抗倒性的一个因素,早播有利于提高其抗到性能;播期对百农矮抗58的各节间长度、粗度以及第二节间壁厚均有影响;第二节间较短、较粗、茎秆壁较厚,则茎秆抗倒能力较强;灌浆后期茎秆弹性较强,承压能力增大,倒伏系数降低.总之,影响茎秆特性的关键因素是基因型.
- 冯素伟李笑慧董娜胡铁柱李淦茹振钢
- 关键词:百农矮抗58茎秆特性抗倒性
- 不同小麦品种抗低温能力比较被引量:8
- 2010年
- 选择基因型不同的14个小麦品种进行超低温处理,观察植株地上部的受冻级别及幼穗受冻情况,比较不同小麦品种之间的抗低温能力,探讨小麦品种的整体抗寒性以及评定抗寒性的标准.试验表明:品种类型不同,其抗低温能力有很大差异.越冬期幼穗分化在二楞期前不易受冻,一般偏春性品种冬前幼穗分化状态在二楞期后,冬性品种和半冬性品种在当地以单楞状态越冬.试验中忍耐低温较强的品种有:非黑土地24、邯郸6172、淮麦0454和百农矮抗58.地上部冻害级别结合观察越冬期幼穗分化时期及幼穗冻害级别,不仅能准确评定新品系的抗寒性,而且还可鉴定新品系的冬春性.
- 冯素伟董娜胡铁柱李淦李笑慧茹振钢
- 关键词:抗寒性幼穗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