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燕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8F-FDG PET/CT显像用于肝细胞癌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
- 目的对比分析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细胞癌的~(18)F-FDGPET/CT影像学表现,并结合临床资料,探讨对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细胞癌的鉴别价值。方法肝细胞癌组91例,其中男83例,女8例,年龄30~84岁,平均52岁。肝内胆...
- 胡晓燕吴湖炳王全师
- ^(18)F-FDG PET/CT显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对胃癌TNM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3例胃癌初诊患者于手术前2周内行18F-FDG PET/CT检查,将33例手术治疗患者的PET/CT结果与病理学检查、其他影像结果及临床随访结果相比较。结果:将PET/CT显像TNM分期与手术病理学检查TNM分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证明对胃癌原发灶的检出,18F-FDG PET灵敏度为84.8%,PET/CT为100%。18F-FDG PET/CT显像与手术病理学检查比较,对T分期、N分期、M分期的一致性分别为81.8%、75.8%、93.9%,对TNM分期的一致性为90.9%(Kappa值分别为0.514、0.557、0.767、0.759,P<0.01)。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胃癌的TNM分期具有重要价值,且PET/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应注意印戒细胞癌等细胞类型易出现的假阴性。
- 胡晓燕吴湖炳王全师周文兰李洪生王丽娟
- 关键词:胃肿瘤肿瘤分期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氟脱氧葡萄糖F18
- ^(18)F-FDG PET/CT在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FDG PET)/CT在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1例肝癌肝移植术后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分析比较PET、PET/CT和甲胎蛋白(AFP)对复发、转移病灶的检测效能,并分析病灶18F-FDG摄取高低和PET检测阳性率与肿瘤分化、个体荷瘤数量及AFP水平的关系。结果 41例肝癌肝移植术后患者中经临床证实肿瘤复发转移者38例,18F-FDG PET/CT诊断肿瘤复发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4.7%、66.7%。肝内复发者17例,PET和PET/CT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8.8%和82.4%。肝外转移者36例,最常见部位为淋巴结(23例),其次为肺(17例)和骨(11例)。PET对肺转移灶及腹膜转移灶的检出率为70.6%、0.0%,而PET/CT均为100%;PET和PET/CT对其他部位肝外转移灶的阳性检出率相同(均为100%)。AFP检测对肝细胞癌(HCC)移植术后复发的诊断灵敏度为73.0%,低于18F-FDG PET/CT(94.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6,P<0.05)。PET对单发病灶复发的阳性检出率低于多发病灶者(P<0.05),而PET的阳性检出率与HCC的分化及AFP水平的高低无明显相关(P>0.05)。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个体荷瘤数量密切相关(P<0.05),但与肿瘤的分化及AFP水平无关(P>0.05)。结论 18F-FDG PET/CT能灵敏地检测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及转移病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田颖吴湖炳王全师李洪生周文兰林丽莉胡晓燕胡珊山
- 关键词:肝移植氟脱氧葡萄糖F18甲胎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