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丹
- 作品数:6 被引量:72H指数: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操作后造影剂肾病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0
- 2013年
- 目的:分析行冠状动脉介入操作后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心内科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共计325例使用造影剂威视派克对行介入操作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入选病例的基线资料和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发病率,分组讨论CIN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25例行冠脉介入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有28例发生CIN(发病率为8,6%),高龄、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左心收缩功能不全、eGFR<60mL/min/1.73m2、使用较高剂量造影剂(≥95mL)、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存在冠脉病变的患者CIN发病率较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RR=5.11,P=0.036),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RR=2.67,P=0.049),eGFR<60mL/min/1.73m(2RR=6.50,P=0.003)是CIN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高血压,2型糖尿病,左心收缩功能不全,eGFR<60mL/min/1.73m2及造影剂剂量较大,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存在冠脉病变等高危因素的患者CIN发病率高。高血压,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eGFR<60mL/min/1.73m2可能是CIN发生的危险因素。
- 肖丹郭荣陈清勇于佳雪徐亚伟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造影剂肾病
- 比伐卢定与肝素制剂在PCI患者中疗效与出血风险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系统评价比伐卢定与肝素制剂(普通肝素及低分子肝素)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的疗效与出血风险。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Elsevier、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及中国万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集比伐卢定与肝素制剂治疗PCI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两名研究者独立检索和评价相关文献,利用RevMan5.1及Stata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分别观察近期(术后30d内)及远期(术后1年)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及术后出血风险。结果共纳入12项研究,37024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比伐卢定与肝素制剂无论单用或者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短期(RR=0.96,95%CI:0.78~1.18,P=0.26)及1年时(RR=0.94,95%CI:0.81~1.08,P=0.15)死亡率的比较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短期(RR=1.00,95%CI:0.91~1.09,P=0.19)及1年时(RR=1.06,95%CI:0.95~1.18,P=0.25)心肌梗死发生率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短期(RR=1.04,95%CI:0.89~1.23,P=0.21)及1年时(RR=1.03,95%CI:0.94~1.12,P=0.07)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而比伐卢定组短期出血风险较肝素制剂组显著降低(RR=0.58,95%CI:0.48~0.69,P=0.02)。结论对PCI治疗患者,比伐卢定与肝素制剂在死亡率、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结局相似,但比伐卢定在降低术后出血风险较肝素制剂更有优势。
- 肖丹张步春张毅彭文辉陈维魏毅东徐亚伟
- 关键词:比伐卢定肝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META分析
- 游离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被引量:30
- 2013年
- 游离脂肪酸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能量物质,其代谢异常可以敏感的反应脂类代谢异常,是糖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发生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也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明显相关。有研究发现在冠心病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升高,游离脂肪酸参与冠状动脉发生过程中的氧化应激反应,参与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并与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相关。作为心肌细胞代谢的能量底物,游离脂肪酸代谢异常在心衰患者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中起重要作用,心衰患者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与正常成人的心肌细胞代谢出现明显差别,游离脂肪酸利用减少,而葡萄糖利用增加,现已经有应用阿昔莫司、乙克莫舍、哌克西林、曲美他嗪等药物通过调整游离脂肪酸代谢,从而改善心衰细胞心肌能量代谢的尝试。游离脂肪酸代谢异常的调控有望成为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治疗及预防的新靶点。
- 于佳雪徐亚伟肖丹陈清勇毛春莉
- 关键词:游离脂肪酸代谢综合征冠心病心衰
- 左心功能不全继发的肺动脉高压被引量:2
- 2013年
- 左心功能不全继发的肺动脉高压是指左心功能不全所导致的肺静脉回流受阻及左室充盈压力升高继发的肺动脉高压,在美国Dana point2008诊断分类中归为肺动脉高压的第二型,该型包括左心收缩、舒张功能不全及心脏瓣膜疾病相关的肺动脉高压。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而肺动脉高压的出现预示该病预后不佳。该病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最重要的表现是肺循环压力被动性升高,以及肺血管的反应性收缩和重构。诊断有赖于病史,体征,心脏彩超,右心导管检测等辅助检查。该病的治疗重点在于治疗原发的左心疾病(比如治疗心衰和瓣膜置换手术),目前没有证据支持特异性的抗肺动脉高压药物的有效性,但研究显示PDE-5抑制剂(如西地那非)是一种有治疗前景的药物,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评价。本文将对左心系统疾病相关的肺动脉高压的疾病定义,流行病学特点,病因,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 肖丹张毅徐大春彭文辉徐亚伟
- 关键词:左心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
- CRUSADE评分指导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围手术期抗栓治疗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CRUSADE出血评分指导高出血风险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on-ST elevation 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患者的围手术期抗栓治疗。方法应用CRUSADE出血评分对接受再灌注治疗的NSTEMI患者进行出血危险分层,分为低出血风险组(CRUSADE出血评分1~30分)及高出血风险组(CRUSADE出血评分41~91分),共120例,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围手术期抗栓治疗方案,观察住院期间、30 d的出血事件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据CRUSADE出血评分,在NSTEMI围手术期高出血风险组与低出血风险组采取不同的抗栓治疗方案,住院期间、30 d两组出血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心血管事件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RUSADE出血评分有助于优化NSTEMI高危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的抗栓治疗。
- 周可侯磊肖丹张戟沈建颖徐亚伟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顿抑发病机制探讨被引量:13
- 2013年
- 心肌顿抑也称缺血后心肌功能障碍,为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的心肌细胞可逆性损伤。可见于急性冠脉综合症早期再灌注、心脏移植、心脏瓣膜置换等心脏外科大手术术后,应激性心肌病、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主动脉狭窄、高血压性心脏病、房颤转复。心肌梗死后发生心肌顿抑是导致心梗死亡、心衰再住院的重要病因,但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关心肌顿抑的研究已经由器官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基因水平。具体而言,心肌顿抑的发病机制包括: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肌细胞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脱偶联、线粒体及内质网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及微循环痉挛、能量代谢障碍、氧自由基损伤、钙超载理论、炎性介质释放理论、心肌顿抑的基因组学机制等。目前,广为接受的是氧自由基理论和钙超载理论。前者认为心肌梗死时,心肌组织氧自由基产生增多,清除障碍,导致心肌细胞结构受伤和功能障碍;后者认为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酸中毒,细胞膜通透性增加,钙内流增多,同时,钙库重吸收钙障碍,导致钙超载,引起心肌细胞破坏、肌钙蛋白溶解,导致心功能障碍。阐明心肌顿抑发病机制,指导心梗治疗,有助于完善救治策略,改善预后。
- 陈清勇肖丹于佳雪徐亚伟李伟明
- 关键词:心肌顿抑缺血再灌注损伤活性氧物质钙超载急性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