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耿润哲

作品数:27 被引量:29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2篇污染
  • 17篇点源
  • 17篇点源污染
  • 17篇非点源
  • 17篇非点源污染
  • 6篇小流域
  • 5篇密云水库
  • 5篇BMPS
  • 4篇数据库
  • 4篇SWAT模型
  • 3篇水库
  • 3篇农业非点源
  • 3篇农业非点源污...
  • 3篇污染控制
  • 3篇流域农业
  • 3篇面源
  • 3篇面源污染
  • 3篇基于数据
  • 3篇基于数据库
  • 3篇北运河

机构

  • 22篇首都师范大学
  • 9篇中华人民共和...
  • 6篇北京市水土保...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市密云县...
  • 1篇兰州城市学院
  • 1篇北京市怀柔区...

作者

  • 27篇耿润哲
  • 18篇王晓燕
  • 6篇殷培红
  • 3篇孟凡德
  • 3篇鲍林林
  • 3篇马茜
  • 2篇欧洋
  • 2篇南哲
  • 2篇陈永娟
  • 2篇焦帅
  • 2篇马文静
  • 1篇陈永娟
  • 1篇张汪寿
  • 1篇李明涛
  • 1篇原庆丹
  • 1篇吴在兴
  • 1篇梁璇静
  • 1篇张鹏飞
  • 1篇杨华

传媒

  • 5篇环境科学学报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经济
  • 1篇环境与可持续...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6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域非点源污染及管理措施优化配置研究 ——以怀柔区北宅小流域为例
北宅小流域地处北京市一级水源保护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与战略地位。其流域内的主要河流怀九河,作为怀柔水库重要的补充水源,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怀九河北宅段的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怀柔水库水体环境存在极...
耿润哲
关键词:BMPS成本-效益分析
文献传递
北运河水环境主要污染物来源与汇出途径研究
通过对北运河水系的水质进行季节性监测,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将北运河采样点分为三种不同污染类别,对各类别分别进行污染源解析,并进一步估算了年径流量和主要污染物的年负荷通量。研究结果表明:北运河水质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
陈永娟耿润哲王晓燕鲍林林
关键词:北运河聚类分析空间分布特征通量
北运河水系主要污染物通量特征研究被引量:27
2015年
通过对北运河水系的水质进行季节性监测,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将北运河29个采样监测点分为3种不同污染类别,对各类别分别进行污染源解析,并进一步估算了年径流量和主要污染物的年负荷通量.研究结果表明:北运河水质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氮、磷和耗氧有机物;按污染轻重,在空间上分可划分为3种类别:轻污染区位于天津地区,主要污染源为农业非点源污染,其次来自生活废水排放和上游工业废水排放;中污染区位于北运河北京段下游区域,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废水排放,其次为生活废水排放和农业非点源污染;重污染区为北京段上游区域,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排放.TN、NH+4-N、COD的负荷主要来源于重污染区的情况和中污染区的凉水河,两条河流TN、NH+4-N、COD输入量分别占总负荷输入量的30.22%和27.32%,32.02%和26.27%,34.17%和21.22%.TP负荷主要来自于清河、小中河,分别占总输入量的31.00%、26.36%.北运河中超过50%的TN、NH+4-N、COD污染负荷由轻污染区-天津地区农业灌溉输出.加强对北运河支流附近污水处理的管理力度,可作为治理北运河污染问题的首要措施,同时天津地区的污水灌溉所带来的环境风险应该予以重视.
陈永娟庞树江耿润哲王晓燕鲍林林
关键词:污染物通量聚类分析空间分布特征北运河
基于数据库的非点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效率评估工具构建
针对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关键源区,进行最佳管理措施(BMPs)的配置,是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有效途径。然而,受限于研究成本和不同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性,通过实地监测对最佳管理措施(BMPs)削减效率进行评估的研究案例还不多见。...
耿润哲王晓燕焦帅鲍林林段淑怀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
文献传递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不同尺度景观特征对水质的影响被引量:45
2012年
选取北京市饮用水源地——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为研究区,采用空间分析、冗余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等多种方法,识别不同空间尺度及季节变化下景观格局与水质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河流水质与流域景观特征显著相关,景观变量能够解释水质变异的58%.子流域面积对水质的影响最大,其他影响变量依次为居民用地比例、林地比例及聚集度指数.季节性流量变化与人为活动的强度对景观与水质关系有很大的影响;雨季前景观对水质的影响最弱,雨季中景观对水质的解释能力最强,雨季后景观对水质的影响减弱,略大于雨季前.岸边带尺度景观对于水质的解释能力要大于流域尺度.通过比较50m,100m,150m,300m4个尺度岸边带景观对水质的影响,发现100m宽岸边带内景观与水质关系最为显著.研究结果对岸边缓冲带的设计及水污染的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欧洋王晓燕耿润哲
关键词:景观水质土地利用密云水库
应用输出系数模型估算小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
本文以实地调查为基础,采用输出系数模型对小流域非点源污染进行了负荷估算.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流域损失的情况下,流域总氮、总磷负荷量分别为69102.87 kg·a-1和13211.82 kg·a-1.其中畜禽养殖所产生的污...
耿润哲王晓燕孟凡德段淑怀李世荣路柄军刘伟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输出系数模型降雨地形
基于多准则分析的非点源污染评价和分区——以北京怀柔区北宅小流域为例被引量:21
2013年
非点源污染控制难度大、成本高,因此有必要对污染源划分等级,从而分别进行管理与规划.本研究提出了"风险评价-规划分区-分别管理"的非点源污染规划思路."风险评价"在借鉴已有的非点源风险评价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准则分析的非点源污染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以土地利用因子、径流因子和距离因子为参评指标,采用改进的理想解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确定因子权重,减少了人为主观性;"规划分区"依据"适度保护、优先规划、重点管理"的原则,结合风险评价结果,可将流域划分为5类管理分区;"分别管理"是对各类管理区分别配以针对性的BMPs和生态工程措施."风险评价-规划分区-分别管理"这套方法层层递进不仅能评价流域非点源污染,也能定量为流域内非点源污染源的管理提供科学方案.最后将该方法在北宅小流域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的过于主观、局限性大的缺陷,可为类似流域非点源污染评价和管理提供参考.
张汪寿耿润哲王晓燕段淑怀欧春霞李世荣南哲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
非点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成本-效益分析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16年
农业非点源污染由于其特有的分散性及时空异质性等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较为困难。最佳管理措施(BMPs,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是实现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有效手段。国内外相关经验表明,合理的BMPs配置能够有效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影响。而对BMPs方案的成本-效益进行评估则是实现BMPs优化配置的前提条件。通过对目前国外及中国的成本—效益研究案例剖析基础上,分析了BMPs成本—效益研究的现状、意义以及局限性。结果表明:(1)目前BMPs配置的成本—效益研究多以"典型"区域或小尺度模型为基础进行分析,未考虑不同研究区之间的差异;(2)仅关注某种措施的生态效益,或者BMPs实施中所发生的直接成本(如:成本—收益、成本效益曲线),未考虑BMPs实施的外部成本;(3)对BMPs成本-效益评估的不确定性表征不足。基于上述评述,对中国今后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BMPs配置研究中成本—效益分析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一些建议和启示。
耿润哲王晓燕庞树江赵雪松
关键词:成本-效益非点源污染
关于农村垃圾治理中政府、村民、市场的多元共治探索——以桐庐县为例被引量:11
2017年
政府的大量投入相对于广大农村来说非常有限,单纯依靠政府难以从本质上改善农村垃圾污染的问题。桐庐县在垃圾治理的前中后期融合了政府主导、村民自治、市场运作三合一的方式,通过政府制定简便易行的方法,村民培养垃圾分类兴趣;政府建章立制,村民自治破解长效难题;政府推行市场运作,村民获利促进良性循环,最终形成了政府、村民、市场的多元共治格局。由此提出两点对策建议:探索政府主导与村民自治相结合的治理新路径,探索市场运作、反哺当地的长效运行新体系,以激发垃圾分类处置长效运行的内生动力。
马茜殷培红耿润哲梁璇静
关键词:农村垃圾垃圾治理多元共治社会治理
基于SWAT模型的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面源污染的影响被引量:37
2015年
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密云水库流域的土地利用格局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作为影响流域非点源污染输出的主要因素,探讨土地利用格局的演变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对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以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为研究区,从土地利用变化与污染过程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开展流域非点源污染过程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基于流域1995年、2000年、2005年3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基于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模拟评价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分布特征,并应用景观格局指数、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和通径分析等方法,从全流域和三级保护区等多空间尺度,量化分析流域土地利用及其格局时空变化对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域的非点源负荷与土地利用格局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格局指数能累积解释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变化的56.3%。污染负荷受土地利用格局的破碎度和形状的影响较大。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耕地、林地面积比例、形状指数和斑块密度是影响研究区非点源污染负荷输出的主要因子,其中形状指数和耕地面积比例对TN、TP负荷的解释能力要明显高于其他指标。从空间尺度上看,各格局因子与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关系具有尺度效应,随着空间尺度的递增,格局对负荷的解释程度降低,在较小的尺度范围内,尤其是一级保护区的解释能力最高,达到62.9%,表明离水库越近的区域应是非点源防治高度重视的区域。
耿润哲李明涛王晓燕庞树江
关键词:土地利用污染SWAT模型面源污染密云水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