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晓东
-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更多>>
- 利用电晕放电实验研究NO分子γ电子带系发射光谱被引量:1
- 2012年
- 基于NO分子的双重态能级结构特性,利用分子光谱理论分析和计算了NO分子γ带系(A2Σ+→X2Πr)的发射光谱,并通过电晕放电实验光谱进行验证。理论上计算了NO高低能级的双重电子态的能级分布,同时利用r质心近似法求取了能级间跃迁的电偶极矩函数,并得到了不同振动、转动能级间的爱因斯坦跃迁概率,然后计算出不同振动温度和转动温度条件下谱线的强度分布。最后进行NO和N2混合气体的电晕放电实验,通过将实验发射光谱同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NO分子的振动温度和转动温度。
- 翟晓东丁艳军彭志敏罗锐
- 关键词:NO分子发射光谱电晕放电
- 基于火焰发射光谱的转动温度和振动温度的测量被引量:14
- 2011年
- 利用光学多通道分析仪(OMA)对酒精和煤油在大气中燃烧时的火焰发射光谱进行了分析.实验发现上述火焰发射光谱在275—600nm波段范围内存在多支辐射强度很大的带状分子光谱,其中以OH自由基A2Σ+→X2Πr(300—330nm),CH自由基A2Δ→X2Π(410—440nm)和C2自由基A3Πg→X3Πu(500—520nm)电子带系的发射光谱最为强烈.实验中采用高分辨率光栅对OH自由基A2Σ+→X2Πr和CH自由基A2Δ→X2Π电子带系发射光谱的精细结构进行了分析.与此同时,本文基于分子光谱理论计算了不同转动温度和振动温度条件下OH自由基A2Σ+→X2Πr和CH自由基A2Δ→X2Π电子带系发射光谱的强度分布,同时通过理论计算光谱和实验光谱进行比较确定了酒精燃烧火焰的转动温度和振动温度.
- 彭志敏丁艳军翟晓东
- 关键词:谱线强度转动温度振动温度
- N_2第二正带系发射光谱的理论计算及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本文利用分子光谱理论系统的计算和分析N_2第二正带系(C^3Π_u→B^3Π_g)的发射光谱,以研究光谱强度的分布规律与不同温度条件和气体条件的关系.基于N_2的三重态能级结构特性,重点计算和讨论了发射光谱的几个重要参数:通过求解高、低电子态的哈密顿矩阵得到了振转能级特性;利用r质心近似法求取了能级间跃迁的电偶极矩函数和爱因斯坦跃迁概率;进而计算了不同振动和转动温度条件下谱线的强度分布.进行了N_2和Ar的混合放电实验,利用实验光谱数据同理论结果进行拟合分析,确定了N_2分子的振动温度和转动温度分别约为4300 K和800 K.另外由于潘宁离化效应,N_2浓度减小时谱线强度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实验结果很好的验证了N_2第二正带系光谱理论计算的正确性.
- 翟晓东丁艳军彭志敏罗锐
- 关键词:发射光谱跃迁概率电晕放电
- 利用OH自由基发射光谱测量氧炔焰燃烧温度被引量:3
- 2012年
- 利用OH自由基A-X电子带系的发射光谱来测量氧炔焰的燃烧温度。以双原子自由基能级结构和分子光谱理论为基础,通过确定OH自由基不同振转能级的布居数及Einstein跃迁几率等参数,得到了任意转动温度、振动温度和展宽条件下的谱线强度分布。进行发射光谱实验,测量了氧炔焰中不同火焰高度的OH自由基的发射光谱。通过理论光谱和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不同振动带系的谱支强度分别表征了粒子的转动温度和振动温度,并由此最终确定了氧炔焰不同火焰高度的燃烧温度分别为3 125K和3 380K。
- 翟晓东丁艳军彭志敏陈龙罗锐
- 关键词:温度测量发射光谱OH自由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