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健
- 作品数:34 被引量:58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理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苏州市社保工作的经验、问题与对策
- 社会保险制度即国家和社会对社会成员遭受年老、疾病、失业、伤残、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生活遇到障碍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生活需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事业的进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险制度在近年来不断完善和健全...
- 罗健
- 关键词: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保险基金社会化管理科学发展观
- 文献传递
- 再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兼与陆树程、崔昆同志商榷
- 2015年
- 依据总体判断,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呈现为同一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状态。社会主义以前的社会形态没有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可能性,也不能实现任何程度上的社会和谐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包含着四重意蕴:与前社会主义形态具有本质上的差异性;在当下具有现实可能性;符合历史发展的逻辑进程和发展趋势;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同时渗透着社会主体的能动性。
- 罗健
-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历史必然性
- 比较对照: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研究方法探析被引量:3
- 2012年
- 对社会有机体进行比较对照研究,并在比较对照中发现社会有机体的特性、发展与演化的规律,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马克思对自然有机体与社会有机体、社会有机体自身的个性与共性、片面性与全面性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对照,并从中揭示出社会有机体的特性及其发展与演化的规律。马克思运用比较对照的方法深入把握了社会有机体与自然有机体的关系以及有机体的个性与共性、片面性与全面性的关系。
- 夏东民罗健
- 关键词:社会有机体研究方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结构要素及其优化——基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视域被引量:1
- 2012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是由六个基本要素、三个层面结构构成的,不同的要素、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多类功能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视域看,优化这一模式需要处理好横向与纵向、主体与客体、整体与局部、结构与功能、开放与内生等几对辩证关系。
- 夏东民罗健
- 中国模式内涵的辩证思考被引量:1
- 2011年
- 理论界对中国模式有很多争论,其中对是否存在中国模式形成明显的对立观点。中国模式是存在的,关键是对中国模式的内涵需要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稳定性与发展性、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角度深入理解。只有运用辩证的思维,才能深入把握中国模式存在的客观性、合理性、必然性及其未来发展的优势。
- 罗健夏东民
- 关键词:中国模式辩证思考
- 用于钛合金表面的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钛合金表面的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混合合金粉末和粘结剂混合后涂覆于钛合金表面,形成预铺涂层,所述混合合金粉末包括:59wt%~62wt%镍;18.5wt%~21wt%铬;5wt%~8w...
- 刘秀波任佳罗健相占凤王明娣陈瑶
- 文献传递
- 论生态保护与生态支持的有机统一性被引量:3
- 2014年
- 当下中国,生态文明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然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在于生态保护,同时涵盖着生态支持。生态保护与生态支持彼此依赖、相互促进,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保护和生态支持的有机统一,需要有观念、政策、制度、技术等相关要素的支撑。
- 夏东民王焕成罗健
- 关键词:生态保护生态文明
- 中国梦内涵的辩证意蕴及其启示被引量:1
- 2014年
- 中国梦包含着个体与整体、物质与精神、历史与现实、特殊与普遍等相互统一的深刻的辩证意蕴。现实中尚存在制约或阻碍实现中国梦的诸种因素,实现中国梦必须正确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若干辩证关系。
- 罗健
- 关键词:中国梦辩证统一
- 论高职院校“三理”德育——基于生命教育的视角被引量:2
- 2011年
- 近年来的高职德育出现一些偏差,德育视域过于狭窄,陷入了一种工具意义上的"功利"德育。"三理"德育即道德、心理、生理教育是一个整体,三者相互渗透、趋向融合。作为完整生命意蕴上的"三理"德育,其融合的根本依据在于人的生命的整体性。从生命教育视角来理解,对高职道德、心理、生理教育的内涵需要有新的认识。当前高职学校实施"三理"德育,需要从三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视域深入推进。
- 罗健袁子阳
- 关键词:高职院校
- “美丽中国”内涵的哲学思考被引量:8
- 2014年
-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提“美丽中国”建设,表明我们党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美丽中国”这一鲜明亮丽的文学术语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但对这一术语的理解不少人是从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出发,认为这是着眼于生态建设任务的紧迫性而言的。我们以为,“美丽中国”不能仅局限于“生态美”,它有着更为丰富而宽泛的内涵。
- 夏东民罗健
- 关键词: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问题社会建设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