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萍萍
-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人类肠道病毒71型衣壳蛋白全基因成和原核表达分析
- 人类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71,简称EV71)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人类肠道病毒A,核酸为单股正链RNA。目前已知EV71的感染可以导致手足口病、无菌性脑膜炎、脑炎、疱疹性咽峡炎和脊髓...
- 章萍萍
-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原核表达蛋白纯化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Tat蛋白N末端缺失突变体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本研究采用PCR方法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1,HIV-1)HXB2株tat基因中扩增编码Tat蛋白N末端1-21位氨基酸缺失的突变体Tat22-101基因片段,构建其原核表达质粒pET32a-Tat22-101,经双酶切及测序验证后,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进行IPTG诱导表达及Ni^(2+)-NTA柱亲和层析纯化。纯化后的突变体融合蛋白PET32a-Tat22-101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6.9kD。该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经ELISA检测结果表明,pET32a-Tat22-101融合蛋白不仅较好地保留其免疫原性,而且能诱导产生高滴度的针对Tat N末端区之外的Tat其他功能区表位的抗体,为进一步研究Tat生物学功能和研制新型HIV Tat疫苗奠定试验基础。
- 张华群廖文婷陈秋莉葛宜兵杨界章萍萍祁培培刘超何婷王锦红潘卫曹洁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TAT蛋白缺失突变免疫原性
- 人和羊IgG对噬菌体展示细菌免疫球蛋白结合分子单结构域随机组合文库的体外进化筛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使用人和羊不同物种IgG来诱导噬菌体展示免疫球蛋白结合分子单结构域随机组合文库进行体外分子进化筛选,判断不同的Fc段构像是否具有特异的结合优势,同时探索其优势结合序列的组合特点。方法通过PCR获得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pA)的A、B、D、E和链球菌(C和G群)蛋白G(SpG)的B2、B3各单结构域片段,构建由该6个片段随机组合的噬菌体展示文库。再分别使用人和羊IgG对文库进行体外亲和筛选,以期能够获得具有特异优势结合能力的组合分子,并在Phage ELISA的水平上进一步验证筛选结果。结果成功构建了符合进行体外进化筛选要求的噬菌体展示单结合结构域随机组合文库后,经过6轮人IgG诱导筛选,文库的展示片段大小统一为3个结构域组合分子,E-B-B3;经过6轮羊IgG诱导筛选,文库的展示片段大小也统一为4个结构域组合分子,D-A-B3-B3。Phage ELISA进一步验证最终组合序列的对人和羊IgG的结合能力。结论首次得到两种天然SpA、SpG分子中不存在的,且分别特异地与人和羊IgG具有强结合作用的新型组合分子E-B-B3、D-A-B3-B3,在人和羊IgG的纯化和检测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吴莉莉祁培培章萍萍王锦红张婧何婷潘卫邓松华
- 关键词:细菌噬菌体免疫球蛋白G基因文库
- 噬菌体展示HIV-1 Tat38-61碱性区51和55位随机突变体文库的构建被引量:4
- 2011年
- 为了构建噬菌体展示Tat38-61(51N/55N)碱性区突变体文库,进一步研究HIV-1 Tat38-61表位的分子进化筛选,采用含随机核苷酸序列的引物,通过Overlap PCR的方法获得51和55位氨基酸随机突变的全长Tat编码序列,再以此为模板PCR扩增出两端含有Xba I识别序列的Tat38-61突变体片段HIV-1 Tat38-61(51N/55N),克隆至噬菌体展示载体pCANTAB5S上,转化大肠杆菌TG1,经M13K07辅助噬菌体拯救,构建噬菌体展示Tat38-61(51N/55N)碱性区突变体文库。结果显示文库的库容量为5.0×106,滴度为2.65×1012 TU/mL,阳性克隆率为56.50%;序列分析显示文库中51、55位核苷酸与氨基酸均呈随机性分布,达到了对文库进行分子进化筛选的要求,为获得可用作疫苗候选物的新型Tat突变体奠定基础。
- 葛宜兵杨旭芳杜哲明庞强曹洁陈秋莉王锦红张华群廖文婷祁培培刘超章萍萍邓松华潘卫
- 关键词:HIV-1TAT随机突变噬菌体展示
- 髓系细胞MANF通过促进miR-223的生成改善酒精性肝损伤
- 章萍萍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Tat蛋白突变体序列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工程技术领域。HIV-1型转录反式激活因子(trans-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Tat)是HIV-1感染早期产生的重要调控蛋白。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筛选到分子构象相对稳定且能引...
- 曹洁潘卫张华群陈秋莉王锦红廖文婷葛宜兵祁培培刘超章萍萍杨界何婷
- 文献传递
- 基孔肯雅病毒包膜蛋白E2的全基因合成及原核表达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全长基孔肯雅病毒包膜蛋白E2(CHIKV-E2,1~404 aa)及其跨膜疏水区(351~378 aa)缺失突变体E2(1~350 aa)进行原核表达,分析跨膜疏水区对E2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ExPasy预测软件对E2蛋白跨膜疏水区进行预测分析,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CHIKV-E2氨基酸序列获得其对应的基因序列。结合重叠延伸PCR(OE-PCR)原理设计用于全基因合成的核酸引物对CHIKV-E2全长基因(404 aa)进行体外合成,构建全长E2蛋白及其缺失突变体原核表达质粒,将序列正确的两种重组质粒分别转至E.coli 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重组质粒的表达情况。结果 OE-PCR法成功合成了大小为1 212 bp的编码CHIKV-E2(1~404 aa)蛋白的全长基因,构建了全长E2蛋白及其缺失突变体重组表达质粒pET21b-E2(1~404)和pET21b-E2(1~350),经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结果显示缺失突变体pET21b-E2(1~350)融合蛋白表达量较pET21b-E2(1~404)有明显提高。结论 E2蛋白跨膜疏水区(351~378 aa)对该蛋白的原核表达具有重要影响,缺失该疏水区的突变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量比全长E2蛋白表达量明显提高。
- 章萍萍潘卫曹洁陈秋莉王锦红张华群葛宜兵祁培培刘超邓松华
- 关键词:缺失突变体原核表达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Tat蛋白突变体序列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工程技术领域。HIV-1型转录反式激活因子(trans-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Tat)是HIV-1感染早期产生的重要调控蛋白。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筛选到分子构象相对稳定且能引...
- 曹洁潘卫张华群陈秋莉王锦红廖文婷葛宜兵祁培培刘超章萍萍杨界何婷
- 人IgMμ链恒定区各肽段的基因合成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全基因合成并原核表达免疫球蛋白M的重链(IgMμ链)及其各肽段,与天然的IgM、IgMμ链和IgG进行免疫原性的分析比较,进一步了解IgMμ链恒定区的结构与功能。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IgMμ链恒定区(CH1-CH4)的cDNA序列并进行必要的大肠杆菌密码子优化,利用重叠延伸PCR(OE-PCR)体外基因合成人IgMμ链恒定区全长(CH1-CH4)及其截断片段CH1-CH2和CH3-CH4。原核表达并纯化相应的3种融合蛋白PET32a-rMμCH1-CH4、PET32a-rMμCH1-CH2和PET32a-rMμCH3-CH4,并分别免疫BALB/c小鼠。同时设天然人IgM、IgMμ链和IgG免疫组为对照。再用ELISA法检测6种血清,分析比较其抗原性及免疫原性。结果利用OE-PCR方法体外成功合成1 359 bp的IgMμ链(CH1-CH4)全长基因、651 bp的IgMμ链CH1CH2和708 bp的IgMμ链CH3CH4,并构建相应原核表达质粒PET32a-rMμ1-4、PET32a-rMμ1-2和PET32a-rMμ3-4,血清ELISA检测结果显示:①IgG免疫原性>IgM>IgMμ链>rMμ1-4>rMμ1-2>rMμ3-4;②IgM免疫的血清与IgG有较强的交叉反应性,IgG免疫的血清与IgM也存在较强的交叉反应性;IgMμ链和重组μ链的各肽段免疫的血清与IgG均无明显的交叉反应性。结论重组的IgMμ链及其各肽段与天然IgMμ链有着相似的免疫原性和特异性,为基因工程得到抗人IgMμ链单克隆抗体奠定了研究基础。
- 张婧章萍萍祁培培吴莉莉刘超潘卫邓松华
-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M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单克隆
- Prokaryotic Expression and Immunogenic Analysis of the Recombinant Mutants of HIV-1 HXB2 Subtype Tat Protein
- 张华群戚中田潘卫曹洁廖文婷陈秋莉王锦红祁培培刘超葛宜兵章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