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帮
- 作品数:16 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松江区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老年粗隆间骨折中亚洲型PFNA使用导针扩髓与否的疗效比较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使用导针扩髓与否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应用亚洲型PFNAⅡ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共6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 A组在插入PFNAⅡ前使用导针并扩髓;B组不用导针,开口后直接插入PFNAⅡ。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血红蛋白含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 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0.5 min (40.5~80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为75 mL(45~120 mL);术前平均血红蛋白95 g/L(84~120 g/L),术后第2天复查为85 g/L(55~115 g/L);A组中有2例患者因术后伤口渗血较多,给予输注浓缩红细胞血2单位。 B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9 min(30~50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为35 mL(30~55 mL);术前平均血红蛋白为95.3 g/L(80~125 g/L),术后平均值为89 g/L(75~120 g/L);术后无输血患者。X线暴露时间,B组平均比A组每例手术少3次。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9个月),两组患者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 A组患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4.5分(70~93分),B组评分为89.5分(80.5~95分)。两组患者均无髋内翻、内植物切出、内固定失败及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亚洲型PFNAⅡ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不使用导针插入扩髓比使用导针扩髓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 窦连荣窦帮朱玮麻文谦鲁淼秦涛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 关节镜下TightRope环扎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评估
- 2023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TightRope环扎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0年6月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26例,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13~37岁,平均18.9岁;运动伤16例,道路交通伤6例,摔伤4例;骨折分型(Meyers-McKeever-Zaricznyj):Ⅱ型8例,Ⅲ型14例,Ⅳ型4例。患者均行膝关节镜下骨折复位TightRope锁扣带袢钛板环扎固定术。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及膝关节Tegner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通过Lachman试验及pivot-shift试验评价膝关节稳定性。记录手术时间、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随访10~15个月,平均12.5个月。平均手术时长(37.5±6.9)min。末次随访Lysholm、IKDC及膝关节Tegner评分分别为(95.4±4.2)分、(93.5±4.5)分、(7.9±1.5)分,高于术前(45.4±6.4)分、(36.8±5.4)分及(4.8±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关节镜下TightRope环扎内固定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手术疗效明确,手术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 陆军帅高礼层窦帮朱玮
- 关键词:关节镜
- 内皮抑素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新生血管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构建腺病毒介导的小鼠内皮抑素并观察其在体内、外的表达及对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以mEndostatin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回收mEndostatin基因,将mEndostatin基因连接到腺病毒载体DC315中,构建PDC315-mEndo表达质粒。将此表达质粒与腺病毒重组质粒pBGHE3通过lipofectamine 2000共同转染293细胞,经同源重组产生重组腺病毒Ad-mEndo,用氯化铯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纯化。用50%组织培养感染剂量法测定病毒滴度。体外转染骨肉瘤细胞株MG-63,用western印迹检测感染的骨肉瘤细胞上清夜mEndostatin的表达并通过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观察其抑制血管生成的活性。结果酶切、PCR及DNA测序鉴定表明成功构建了携带内皮抑素(Endostatin,ES)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而在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实验中加入培养物上清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鸡胚尿囊膜血管密度稀疏,平均血管数差异明显(P<0.01)。结论腺病毒介导的小鼠内皮抑素基因在体外获得高效表达,并可显著抑制血管生成。
- 窦帮马晓辉梅炯童天朗蔡宣松
- 关键词:腺病毒载体内皮抑素抗血管生成
- 骨盆肿瘤切除后带血管蒂股骨上段翻转重建髋关节的解剖学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骨盆肿瘤切除后带血管蒂股骨上段翻转重建髋关节的可行性。方法 1)选取10具骨盆标本,测量骨盆重建所需股骨截骨长度,并测量50例股骨干标本滋养孔位置,将截骨长度与滋养孔位置进行比较,确定股骨干滋养动脉在截骨长度内能否得到保留。2)对34具尸体标本髂内动脉和股深动脉主要分支的分布、外径、长度以及臀上、下动脉起始处至耻骨联合下缘距离进行解剖学观测,比较供、受区血管长度和外径,确定合适的吻合血管。结果 1)股骨近端第1滋养孔和第2滋养孔均在截骨范围外,不能作为移植骨的供血管。2)臀上动脉出孔处分别与旋股内、外动脉起始端吻合后总长度比臀上动脉起始处到耻骨联合下缘分别长出1.74~2.23 cm和2.39~2.57 cm;臀下动脉出孔处分别与旋股内、外动脉起始端吻合后总长度比臀下动脉起始处到耻骨联合下缘分别长5.87~6.44 cm和6.51~6.83 cm,能够满足吻合需要,且血管吻合后张力不大。臀上、下动脉出梨状肌孔处、旋股内、外动脉起始处外径相仿,P<0.05,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骨盆肿瘤尤其是髋臼部位肿瘤切除后利用带血管蒂自体股骨上段翻转移位重建骨盆环、再造髋臼在解剖学上是可行的。
- 窦帮梅炯高悠水王先辉王志远倪明蔡宣松
- 关键词:骨盆肿瘤髋臼重建自体骨移植
- 半骨盆截肢后用废弃自体骨重建骨盆承重功能的解剖学与生物力学研究
- 2008年
- 目的 探讨对骨盆肿瘤行半骨盆截肢后,应用废弃自体骨重建坐骨结节和骨盆环以恢复骨盆承重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带双侧下肢骨的10具骨盆标本,测量坐骨结节至正中矢状面和经骶骨耳状面中心冠状面的垂直距离、坐骨结节至同侧的骶骨耳状面和耻骨联合的距离.测量股骨髁和胫骨平台的最大径,对股骨和胫骨进行CT扫描并纵向剖开,观察骨质分布情况.根据解剖测量结果,选择4具成人尸体标本,应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完整骨盆和重建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检测,比较两者在0-500 N的垂直加压下的稳定性.结果 坐骨结节至正中矢状面和经耳状面中心至冠状面的垂直距离分别为(4.52±0.48)cm和(3.31±0.57)cm.坐骨结节至同侧骶骨耳状面和耻骨联合的距离分别为(11.75±6.19)cm和(15.72±5.19)cm.股骨髁最大斜径在外后至内前方向平均为(7.93±0.44)cm,胫骨平台的最大径在冠状面上,平均为(7.19±0.61)cm.股骨髁和胫骨平台主要为松质骨,股骨髁松质骨平均纵向长度为(6.24±0.22)cm,胫骨上端平均纵向长度为(5.64±0.18)cm.在生物力学试验中,重建骨盆的抗压缩能力较完整骨盆弱,但在载荷去除后,重建骨盆和完整骨盆均可恢复原来的状态,说明重建骨盆和完整骨盆同样为弹性良好的刚体结构,具有较好的即刻稳定性.结论 半骨盆截肢后,可应用废弃股骨或胫骨重建坐骨结节和骨盆环,为患者坐立和装配假肢提供力学支持点,以降低半骨盆截肢者的残废程度.
- 梅炯倪明陈雁西俞秀茂高悠水王先辉窦帮蔡宣松
- 关键词:截肢术骨盆生物力学
- 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影响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上海市四家医院收治的42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00例,女224例;年龄45~98岁[(77.8±10.5)岁]。以骨折愈合为判断指标,将患者分为正常愈合组和非正常愈合组。骨折正常愈合组326例,非正常愈合组98例,其中2例骨折不愈合。评估术后骨折愈合情况。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侧别、AO分型、Evans-Jesen分型、外侧壁厚度、内侧壁支撑、尖顶距及固定材料在股骨头的位置等资料。先对上述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引入Logistics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骨折愈合的主要因素。末次随访时依据髋关节功能Oxford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1~3年[(2.2±0.3)年]。单因素分析中两组AO分型、Evans-Jesen分型、内侧壁支撑、尖顶距和主钉位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骨折类型简单(OR=1.030)、内侧壁存在(OR=0.395)、尖顶距≤25 mm(OR=0.266)和主钉位于股骨头中下方(OR=0.986)与骨折正常愈合显著相关(P<0.05)。骨折正常愈合组的Oxford评分[(42.6±4.5)分]高于非正常愈合组[(35.4±3.2)分](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稳定性是影响骨折愈合最重要的因素,内侧壁存在、控制尖顶距≤25 mm和主钉位置偏下有助于骨折愈合和髋关节功能恢复。
- 倪明孙万驹张芳芳祝晓忠窦帮冯铁男梅炯
- 关键词:髋骨折
- 股骨转子下骨折的髓内与髓外内固定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比较股骨转子下骨折髓内、髓外固定系统的疗效,探讨各类型固定系统特点、影响骨折预后的因素及固定方式选择。方法 2009年8月至2014年6月,我院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A组)及(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钢板倒置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anatomic 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plate,APFLP)髓外固定组(B组)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共95例,比较髓内、髓外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功能评分,并评价影响骨折预后因素。结果 A组手术时间为(75.68±15.35)min,术中出血量为(249.36±62.36)ml,愈合时间为(16.58±4.12)周,术后并发症3例,功能评分(90.04±4.71)分;B组手术时间为(75.23±15.74)min,术中出血量为(186.88±70.99)ml,愈合时间为(19.99±4.92)周,术后并发症2例,功能评分(90.17±3.81)分,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功能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B组比A组少,骨折愈合时间A组比B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手术治疗,当以术后功能评分为评价标准时,髓内、髓外固定均适用,如内、外侧有较大骨块建议髓外固定。骨折类型与骨折预后相关,是影响骨折预后评分的因素,且骨折类型越复杂,预后越差,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愈合时间及是否髓内固定与骨折预后没有相关性。
- 窦帮窦连荣朱玮汪谦秦涛麻文谦
-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折
- 重组腺病毒介导小鼠内皮抑素对荷骨肉瘤MG-63细胞裸鼠肺转移的抑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构建携小鼠内皮抑素(endostatin,E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观察其对荷骨肉瘤裸鼠肺转移的抑制,探讨内皮抑素表达水平与骨肉瘤肺转移的关系。方法:构建pDC315-mEndo表达质粒,同源重组产生重组腺病毒Ad-mEndo。裸鼠右前肢皮下注射骨肉瘤MG-63细胞建立移植瘤裸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小鼠内皮抑素腺病毒(Ad-mEndo)组,携带EGFP基因腺病毒(Ad-EGFP)组,PBS组,未接种肿瘤细胞裸鼠空白对照组。各组裸鼠每周分别注射相应药物200μl,连续5次,观察各组动物移植瘤体积、瘤组织病理,ELISA法检测各组裸鼠血ES水平;7周后处死动物,观察有无肺转移及肺转移灶病理。结果:Ad-EGFP组肿瘤体积为(1.53±0.05)cm3,PBS组为(1.56±0.07)cm3,Ad-mEndo组为(0.91±0.03)cm3,Ad-mEndo治疗的抑瘤率达40.7%。Ad-mEndo组裸鼠血内皮抑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d-EGFP组和PBS组(P<0.05)。Ad-mEndo组裸鼠肺部未发现肿瘤转移灶,其他两组肺部见大量散在转移灶,肺转移率分别为80%和90%。未发生肺转移裸鼠的ES水平显著高于发生肺转移的裸鼠(P<0.05)。结论:腺病毒介导的小鼠内皮抑素显著抑制了荷骨肉瘤裸鼠肺转移,内皮抑素表达水平与肺转移有着直接的关系。
- 梅炯窦帮马晓辉童天朗蔡宣松
- 关键词:骨肉瘤内皮抑素肺转移抗血管生成
- LISS钢板倒置微创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探讨应用LISS钢板倒置微创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LISS钢板倒置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21例。结果本组获得4~18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无髋内外翻畸形、钢板螺钉断裂、退钉及钉头切出股骨头等现象。结论 LISS钢板倒置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等优点,能达到良好的骨折复位和坚强的固定,促进关节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率较高。
- 朱玮窦帮秦涛麻文谦窦连荣汪谦
- 关键词:股骨粗隆下骨折粉碎性LISS钢板微创
- 腺病毒介导小鼠内皮抑素对荷骨肉瘤裸鼠肺转移抑制的研究
- 通过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肿瘤远处转移有正相调控和反相调控两种方式,正相调控简单易行,效率较高,但反相调控更为直接,鉴于骨肉瘤原发灶,转移灶及内皮抑素(endostatin,ES)可能有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构建腺病毒介导的小...
- 窦帮马晓辉梅炯童天朗蔡宣松
- 关键词:骨肉瘤内皮抑素抗肿瘤血管生成细胞病理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