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功
- 作品数:97 被引量:298H指数:9
-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优化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策略被引量:5
- 2022年
-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首选再灌注策略,旨在恢复心外膜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尽早实现微血管再灌注,从而抑制心肌不可逆性损伤。然而,相当比例的患者由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初次PCI后并不能实现有效的心肌再灌注。既往心脏保护相关研究主要致力于保护心肌细胞和减小梗死面积,只有少数研究将CMD作为治疗靶点。本文基于CMD的发生机制,总结了其防治策略,包括缺血性损伤(缺血预处理、缺血后处理)、再灌注损伤(腺苷、钙通道阻滞剂、尼可地尔、硝普钠、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及其他药物)、远端微血管栓塞的防治策略(血栓抽吸术、支架植入术/延迟支架植入术、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溶栓药物及其他),以期能够帮助临床医生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减少CMD的发生,进而优化STEMI再灌注治疗策略。
- 蒋红英程功冯盼盼张骥贾硕李兆王依阳任园园
-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肌再灌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J波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分析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J波的临床特征。方法对近年住院治疗的47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J波的形态、出现和消失的时间及最明显的部位,同时统计QT离散度、Tp-e、Tp—e/QT、心律失常以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等。结果根据诊断标准确定92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J波,发现J波形态多变,J波出现的时间为发病后(3.9±2.6)h,消失的时间为(26.5±17.9)h。与不伴J波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比,合并J波的患者QTd、Tp—e和Tp—e/QT明显增大(P〈0.05);合并J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合并J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病死率明显高于不伴J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0.05)。ST段抬高型急性下壁和/或右心室心肌梗死的J波发生率明显高于前壁心肌梗死(P〈0.05)。结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J波多累及下壁或右心室,该类患者的QTd、Tp—e和Tp—e/QT增大,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病死率高。
- 李红兵王东琦杨海涛程功崔长琮严干新
-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J波室性心律失常病死率
- 改善冠脉微循环功能障碍内皮糖萼的药物及其鉴定方法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改善冠脉微循环功能障碍内皮糖萼的药物及其鉴定方法,改善冠脉微循环功能障碍内皮糖萼的药物为葛兰心宁软胶囊,规格为0.58g/粒,每次2粒,每日3次,服用周期为2个月。本发明的改善冠脉微...
- 程功姜瑞嘉赵慧蒋红英王依阳梁宸源杨达
- 兔心房组织内向整流钾2.1通道基因表达的增龄性变化
- 2018年
- 目的观察家兔心房内向整流钾2.1(Kir2.1)通道mRNA表达的增龄性变化。方法选择家兔24只,分为幼年组(14~21 d)、成年组(8~10个月)、老年组(30~35个月),每组8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家兔心房组织的钾内向整流通道超家族J成员2(KCNJ2)mRNA表达情况。结果幼年组、成年组及老年组的KCNJ2 mRNA相对表达量依次升高(均P<0.05)。结论 Kir2.1通道在转录水平随着年龄增加而发生变化,这可能是老年人房颤高发生率的因素之一。
- 酉鹏华陈海潮寿锡凌程功何晓敏
- 关键词:增龄性基因表达
- 血脂异常治疗进展:新型药物及新观点被引量:1
- 2022年
- 血脂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研究表明,尽管经他汀类药物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至指南推荐水平,但仍有40%的患者存在残余心血管风险。近年降脂治疗的研究进展迅速,新靶点、新型药物的研发或可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残余心血管风险。本文结合国内外多项大型临床研究及《2021 ESC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对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鱼油制剂及新型生物靶向降脂药物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LDL-C目标值过低的安全性、特殊人群降脂治疗及脂蛋白a〔Lp(a)〕能否成为降脂治疗新靶点。
- 任园园程功冯盼盼张骥贾硕李兆蒋红英王依阳
- 关键词: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鱼油制剂
- 五位一体随访管理模式下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危险因素的防治策略
- 程功董梦雅闫莉常凤军徐晨博夏聪聪黄晓燕
- 该成果横跨心血管内科临床和基础研究两大领域。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随访管理及危险因素的早期诊治对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该成果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而展开。在临床研究方面,首次提出并应用“五位一体”随访管理模式对冠心病...
- 关键词:
-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血管造影检查
- 增强型体外反搏可减轻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EECP-CMD研究的初步结果被引量:1
- 2022年
- 2021年11月,发表在Circulation上的一项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临床试验(ChiCTR1800019060),探索了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冠心病(CAD)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的临床疗效。该研究共纳入48例CAD合并糖尿病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和微循环阻力指数(IMR)检测,然后随机分为EECP组(n=24)和对照组(n=24)。患者均按照指南推荐的标准药物进行治疗,EECP组检测完IMR后进行EECP,60 min/次,5次/周,共治疗7周,随访12周。
- 蒋红英程功
- 关键词:冠心病糖尿病增强型体外反搏
- 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血脂和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血脂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筛选血脂正常SHR和Wistar-Kyoto大鼠(WKY),喂养8周后取血、分离主动脉,测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及一系列炎症因子。结果:阿托伐他汀降低SHR血压,降低TC、TG、LDL-C,升高血清NO浓度和主动脉NOS活性,降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降低血脂正常SHR血压,调节血脂,改善内皮功能及抗炎作用,推测这些作用参与改善高血压血管重塑。
- 程功吕晓莉任健康闫福堂李博庞雅玲杨军录
- 关键词:炎症趋化因子类
- 卡托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通过比较Cx43在正常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表达的差异,以及经卡托普利干预后的变化,来阐明卡托普利抗高血压血管重构的分子机制。方法:12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卡托普利干预组,以年龄和体重匹配的Wistar-Kyoto大鼠(WKYs)为正常空白对照组。干预组,灌胃法给予卡托普利[12.5mg·d)],8周后,采用无创血压测定仪测量3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血浆和胸主动脉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II)浓度。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检测3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内Cx43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SHR组的血浆、动脉组织AngII浓度较WKY大鼠组明显升高,而卡托普利干预组的血浆、组织AngII浓度则较SHR组明显降低。SHR组胸主动脉的Cx43的mRNA表达高于WKY组(P<0.01),卡托普利降低Cx43mRNA的表达(P<0.01)。蛋白印迹法显示,SHR组大鼠胸主动脉中,Cx43蛋白表达高于WKY大鼠组(P<0.01)。卡托普利降低组织主动脉内Cx43的蛋白表达(P<0.01)。结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Cx43表达增强,卡托普利能够降低胸主动脉Cx43的表达。
- 程功陈春燕寿锡凌韩新源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II卡托普利连接蛋白类
- 希氏束起搏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2022年
- 常规的右心室起搏位点为右心室的间隔及心尖部,而这并非生理性的起搏位点,可导致心室收缩非同步,进而引发起搏介导的心肌病,并使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的住院率升高。希氏束起搏模拟了正常心室的电激动顺序,是一种生理性起搏方式。近年来,希氏束起搏在心衰患者中的临床应用逐年增多,在临床实践中获益显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将从希氏束的解剖、电生理等方面,对希氏束起搏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心衰患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祁杰程功杨光韩稳琦苟棋玲
- 关键词:心力衰竭生理性起搏房颤再同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