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馨
- 作品数:18 被引量:91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理学更多>>
- 非Lipschitz条件下带跳的随机微分方程解的轨道唯一性和非爆炸性
- 随机微分方程是在随机过程理论基础上与常微分方程结合发展而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微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问题一直都是理论研究的重点.针对带跳的随机微分方程,当方程的系数满足Lipschitz条件和增长条件时,方程的解具有路径唯一...
- 王馨
- 关键词:非LIPSCHITZ条件轨道唯一性
- 文献传递
- 中国企业竞争情报标杆实践被引量:1
- 2011年
- 海尔将技术情报与市场情报并重,屡有创新;华为以专利为核心,以反情报方面的功底奠定其技术优势;联想通过“复盘”系统增强了情报真伪的识别力;比亚迪则在“对标”与“反求工程”中找到了独特的超越路径。
- 董小英王馨张娜
- 关键词:企业竞争情报标杆技术情报市场情报反求工程反情报
- 团队悟性创新理论框架:中国航天工程情境下的本土创新案例研究被引量:14
- 2017年
- 本文从本土管理研究的视角出发,立足中国传统哲学的悟性思维,研究团队悟性创新过程。所谓悟性思维,是指怀抱放下束缚的心态,采取非二元对立的观察方法,运用取象比类的认知模式(由直觉、想象、象征、联想、类比等要素所构成),获得求解问题之本质洞见的思维过程。基于知识创新和组织学习文献,并借助西方哲学家哈贝马斯的非主题知识(来自生活世界)和主题知识(来自科学微世界)概念分类,以中国航天某一创新团队的四个悟性创新案例为研究对象,本文构建了团队悟性创新理论框架。研究发现,团队悟性创新涉及个体悟性和团队悟性两个层面,分为悟性开启、悟性运思和悟性实现三个阶段,团队悟性创新不仅要充分运用主题知识,更需要巧妙地借助于非主题知识的触类旁通式启发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团队成员通过运用取象比类的认知模式,在生活世界和科学微世界之间实现有效的跨域映射,进而获得新洞见和新方案。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构建团队悟性创新过程模型,包含:(1)知止——主题知识领域求解卡壳,(2)归零——放下束缚回归问题原点,(3)内观——运用不同于科学观察的方法获得原创却模糊的总体思路,(4)启发——在非主题知识领域通过联想与类比触发跨域的相通启发,(5)洞见——获得求解问题的清晰本质洞见,(6)落地——通过严谨论证构建创新方案等6步骤动态过程。此外,所选取的科研团队创新情境,提供了悟性与理性思维互补接轨的实例,为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会通融合提供了生动的启示。
- 王馨李平
- 关键词:取象比类知识创造
- 知识过程研究可视化综述分析
- 知识是关系和过程,而不只是实体和结果的哲学认识论基础,本文从知识过程的视角对知识管理领域的文献进行可视化综述分析.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对典型的知识过程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各国的研究重点进行分析,包括...
- 施明王馨
- 关键词:知识管理信息可视化
- 组织内部社会网络联系对知识共享影响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4
- 2013年
- 为了检验本文提出的关于社会网络联系强度对知识共享影响的模型和相关假设,采用整体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对北京某大型IT服务公司的研发部门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6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咨询联系的强度对知识共享具有重要的影响,即员工之间的咨询联系越强,他们进行知识共享的互动频率也越高。此外,友谊联系的强度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不十分显著,除了友谊联系的频率对个人隐性知识具有预测作用之外,其强度对其它类型的知识共享均未发现有预测作用。
- 刘佳王馨
- 关键词:社会网络知识共享网络联系社会网络分析
- 知识管理推动创新:国际研究视角与本土实践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意义]在全球经济处于下行的情况下,研究知识管理具有现实意义。[方法 /过程]对国内外知识管理理论与现实进行综合性研究,调研主要分3个部分:一是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对5 000余篇国外有关知识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主题分析,试图发现知识管理各项活动的研究关联和研究热点。二是对我国559家企业进行问卷调研,以了解中国企业知识管理的现状。调研结果显示,人际网络是知识获取的主要来源;多数企业在知识管理实践上仍处于准备期;知识密集度高的实践较少。三是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上述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试图发现知识管理对探索式创新和拓展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结论 ]结果发现,这3项要素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研究还同时发现,企业大多关注知识深度,对知识联系和知识广度重视不足。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针对中国企业的知识管理与创新提出对策和建议。
- 董小英胡燕妮施明王馨晏梦灵余艳
- 关键词:知识管理探索式创新知识资本知识能力
- 中美航天重大科技工程代际知识传承案例比较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基于组织知识转移和社会学代际理论视角,构建了代际知识转移情景-方法 -效果关系模型,对代际知识转移中的因果关系进行探讨。采用案例比较研究的方法,以中美航天工程代际知识传承为研究对象,对所提出模型中的变量关系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知识密集型产业,代际转移方法的属性影响转移效果,导师制比知识库方法更有利于代际知识转移。
- 王馨王佳宁
- 关键词:知识转移模型导师制航天工程
- 代际知识转移的情景、方法和效果关系研究
- 知识社会大背景下,代际知识转移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同时复杂的多代际工作环境使得组织代际知识转移面临一定的困境.选择何种代际知识转移方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实践和理论问题.本文以知识转移和社会学代际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代际知识转移...
- 王馨王佳宁
- 关键词:家族企业知识库
- 文献传递
- 战略情报研究反思与探索之一——基于情报融合和情报分析的团队一体化动态情报研究模式被引量:11
- 2014年
- 在分析动态情报研究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团队一体化动态情报研究模型,强调情报融合和情报分析并举。团队一体化层次动态情报研究模型包括一体化流程和团队层级互动两个方面。一体化情报研究流程包括情报遴选、情报研判、情报融合和情报分析4个活动;团队层级互动是指基本的动态情报研究活动无法由个体层级完全承担,需要在团队层级通过个体间的互动合作完成,个体层级可承担的动态情报研究活动包括情报遴选和情报分析。有必要在团队层级展开的动态情报研究包括情报研判和情报融合。
- 王馨
- 关键词:情报分析
- 隐性知识研究的困境和深化——兼论基于理解维度引入新的研究路径被引量:6
- 2012年
- 从剖析隐性知识的研究现状出发,指出隐性知识研究遭遇困境的一个原因是在研究路径上局限于知识的表达维度,而忽视理解维度。认为社会交互过程中隐性知识虽然无法明确表达自身,但是却可以通过其他类型的知识予以解释,以达成交互双方对隐性知识的理解。借鉴哈贝马斯提出的主题知识和非主题性知识概念,本文提出知识的二维分析框架,探讨通过从理解维度引入新的研究路径,深化对隐性知识的研究,进而促进隐性知识的转化、转移和共享。
- 王馨
- 关键词:隐性知识解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