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
- 作品数:29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自体脂肪面部填充导致眼睑脂肪肉芽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面部填充术后致眼睑脂肪肉芽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7年8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就诊的自体脂肪面部填充致眼睑肿物患者9例(11眼)。方法对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眼别、眼睑肿物的位置、就诊时的症状、临床表现、自体脂肪移植的部位、自体脂肪移植治疗至出现眼睑肿物的时间、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以及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描述,随访期为6个月。主要指标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51岁,平均(36.33±8.86)岁。2例(22.2%)双眼受累,7例(77.8%)单眼受累,其中右眼2例(22.2%),左眼5例(55.6%)。1例(11.1%)上下睑同时受累,5例(55.6%)上睑受累,3例(33.3%)下睑受累。患者出现眼睑轻微红肿和疼痛,眼睑可以触及肿块,2例伴有上睑下垂。3例口服甲泼尼松龙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缓解,肿物明显变小,6个月未完全吸收;1例局部注射曲安奈德,1个月后肿物明显变小,6个月后下睑未触及肿物;3例行肿物手术切除,组织病理学显示脂肪肉芽肿反应的特征,异物巨细胞聚集在大小不等的富含脂质的微囊周围,术后随诊观察6个月,未见复发;1例经超短波和激光理疗后炎症消退,肿物减小,边界逐渐清晰,但停止理疗后复发;1例因肿物较小拒绝手术和药物治疗,定期观察。结论面部注射自体脂肪会导致眶区出现一种迟发良性病变——脂肪肉芽肿,在观察和药物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手术切除治疗。(眼科,2021,30:204-209)
- 王越辛月章征何月晴赵晓丽李勇马建民陈涛
- 关键词:自体脂肪注射眼睑肿物
- 羟基磷灰石眼台下移位并眼窝内陷手术治疗一例
- 2002年
- 王越闵燕
-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类人工眼眼窝凹陷
- 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 目的:评价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的整复效果并探讨其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至2005年间北京同仁眼科收治的随访12个月以上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85例,手术治疗原则为先行内、外眦成形术以开大睑裂并矫正内眦赘皮,...
- 李冬梅陈涛赵颖陶靖王越
- 文献传递
- 睫状体脱离缝合复位手术失败原因的探讨被引量:1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挫伤性睫状体脱离睫状体缝合复位手术失败的原因。方法 对 17例经过睫状体缝合复位失败的患者 ,进行检查 ,分析失败的原因 ,并根据失败的原因再次施行睫状体缝合复位手术。结果 再次手术的 17例中 14例眼压大于 12 3 3mmHg ,占 82 3 % ;3例在 7 10~ 12 2 3mmHg之间 (1mmHg =0 13 3kPa)。 9例视力在 0 1~ 0 5者 ,占 5 3 % ,3例视力在0 1以上 ,占 17 6%。结论 睫状体脱离的断离口未查到或遗漏、睫状体漏缝合、手术范围估计不足、针距过大以及 3点及 9点脱离未予缝合是导致睫状体脱离缝合复位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避免上述因素 。
- 王越庞秀琴闵燕王文伟
- 关键词:睫状体脱离眼球钝挫伤
- 双直针直接缝合法治疗虹膜根部离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 :观察双直针直接缝合法治疗虹膜根部离断的疗效。方法 :14例虹膜根部离断患者 ,合并外伤性白内障 10例 ,晶状体脱位 6例 ,继发性青光眼 4例 ,睫状体脱离 1例。 14例行双直针直接缝合法修复虹膜根部离断 ,同时联合晶状体玻璃体切割 5例 ,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 2例 ,睫状体脱离复位 1例 ,小梁切除术 1例。通过角膜缘穿刺口 ,向前房注入粘弹剂 ,离断的虹膜被推回原位。 10 -0聚丙烯双直针分别自同一角膜缘穿刺口或玻璃体切割三切口 ,潜行于虹膜与晶状体之间或虹膜与角膜之间 ,在距虹膜根部 0 5~ 1mm穿针 ,自角膜缘后 1mm房角处穿出角膜缘并打结 ,可将线结埋藏于三角形巩膜瓣下或转入眼内或于球结膜下。打结松紧要适度 ,缝合的针数可根据虹膜离断的范围确定 ,以虹膜复位、瞳孔复圆为度。结果 :14例离断的虹膜都得到较为满意的修复 ,基本恢复了虹膜的位置和瞳孔形态 ,使视力及外观明显改善。结论 :双直针直接缝合复位法修复虹膜根部离断是一种微创、安全、简便、有效的手术方式 。
- 王越王绍莉闵燕庞秀琴
- 关键词:虹膜根部离断外科学眼损伤
- 自身免疫性视神经病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观察自身免疫性视神经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自身免疫性视神经病住院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通过眼科和神经内科常规检查,视野、自身免疫抗体、头颅MRI等检查,对入组患者视力损害特点、视神经外临床和临床下受累情况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8例患者共93只眼受累,住院期间最差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在0.1以下者68只眼,占73.1%;伴有神经系统其他表现者10例,占17.2%;伴有神经系统外其他临床症状者14例,占24.1%。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ANA阳性者43例,占79.6%;其他异常抗体包括:抗干燥综合症抗原A或抗原B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和HLA-B27。诊断符合系统性结缔组织病者20例,占34.5% ,其中以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白塞病较为常见。伴有头颅MRI异常者32例,占55.2% 。住院治疗后BCVA明显好转者49只眼,占77.7%。结论自身免疫性视神经病视功能受累多较重。部分患者伴有其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其他部位损害的表现。部分为系统性结缔组织病累及视神经,其余多数表现为孤立性自身免疫性视神经病。
- 张晓君彭静婷贾楠王越王光璐
- 先天性隐眼2例
- 先天性隐眼Congenital Cryptophtalmos(CO),又称无睑症, 眼球完全被皮肤遮盖而无睑裂,仅有眼球遗迹或完全无眼球,为罕见的先天异常。多为单眼发病,偶有双眼发病者。病例1,患儿,男性,5个月,弃婴,...
- 王越李冬梅陈涛
- 文献传递
- 角膜胶原膜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4年
- 角膜胶原膜不仅能营养、保护、促进角膜伤口的愈合 ,而且是良好的药物载体 ,能够运载、释放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皮质类固醇、抗真菌药物、抗纤维增殖药物、抗青光眼药物、免疫抑制剂等多种药物 ,在治疗眼科多种疾病上可以替代局部频繁点眼和结膜下注射 ,同时还是活细胞转运和基因治疗的载体。
- 王越闵燕
- 关键词:胶原膜
- 下睑赘皮性倒睫汉族儿童睑板宽度测量及睑板发育特征分析
- 2023年
- 目的测量汉族下睑赘皮性倒睫儿童上、下睑板的宽度,并分析其睑板发育特征。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8-2022年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下睑赘皮性倒睫2~13岁儿童258例(516眼)。方法全麻手术开始前使用精确度为0.5 mm的钢尺手术显微镜下测量上、下睑板宽度,包括上睑内侧、上睑中央、上睑瞳孔颞侧缘及上睑外侧睑板宽度,下睑内侧、下睑中央、下睑外侧睑板宽度。主要指标睑板宽度。结果258例儿童的上睑内侧、上睑中央、上睑瞳孔颞侧缘、上睑外侧的睑板宽度分别为(4.76±0.74)mm、(8.05±0.70)mm、(8.47±0.74)mm、(7.07±0.78)mm。下睑内侧、下睑中央、下睑外侧的睑板宽度分别为(3.18±0.49)mm、(3.87±0.51)mm、(3.84±0.54)mm。上、下眼睑的睑板宽度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上睑中央处睑板宽度0~3岁组(21例)、4~6岁组(147例)、7~9岁组(72例)、10~13岁组(17例)分别为(7.71±0.46)mm、(7.95±0.65)mm、(8.25±0.70)mm、(8.59±0.94)mm;下睑中央处睑板宽度0~3岁组、4~6岁组、7~9岁组、10~13岁组分别为(3.74±0.44)mm、(3.84±0.52)mm、(3.94±0.52)mm、(4.06±0.46)mm。结论下睑赘皮性倒睫汉族儿童上睑睑板的生长发育速度较快,10~13岁达到最宽,下睑睑板发育相对较为缓慢。上睑瞳孔颞侧缘睑板处最宽,其次为上睑中央睑板,上睑内侧睑板最窄,在儿童眼睑手术时应考虑到此差异。
- 王越杜抱朴侯志嘉李蕾章征
- 关键词:儿童
- 眼球后填充HA致术中光感消失一例报告
- 2003年
- 王越闵燕赵颖
- 关键词:眼球内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