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志
- 作品数:128 被引量:181H指数:7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龚自珍山水诗与准山水诗初探被引量:9
- 2004年
- 龚自珍今存山水诗不多 ,审美型山水诗更少 ,大多为借咏山水以抒写各种感情 ,或表现隐逸情怀与具有政治象征意义的“准山水诗”。后者成为近代山水诗的一种基本范式 ,影响了一个时代 。
- 王英志
- 关键词:山水诗审美意识艺术风格
- 话说元明清词
- 1997年
- 元明清词的发展与元明清诗一样,于唐宋词之后,经历元明之低谷于清代又呈"中兴"之局。陈廷焯评云:"词兴于唐,盛于宋,衰于元,亡于明,而再振于我国初,大畅厥旨于乾嘉以还也。"(《白雨斋词话》)
- 王英志
- 关键词:词话况周颐金元词辛稼轩
- 论《随园诗话》的采诗
- 1988年
- 清乾隆诗坛泰斗、性灵派主将袁枚(1716—1787),钱塘(今杭州)人。诗文创作甚丰,尤以《随园诗话》(下简称《诗话》)闻名。《诗话》的精华在于“话”,即阐发性灵说诗论。(参见拙著《清人诗论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11月版)但《诗话》的基础却在于“诗”,即所采录的旨在印证与鼓吹其性灵说主张的大量诗作。《诗话》总计1999条,其中大半条数中录有采诗。粗略估计,《诗话》采诗(或断句)总数在五千首以上。不仅数量巨大值得注意,而且可以从中了解当时诗歌创作的盛况,具体把握袁枚的有关思想。 关于《诗话》采诗的缘起,袁枚曾表白说:“枚生平爱诗如爱色,每读人一佳句,有如绝代佳人过目,明知是他人妻女,于我无分,而不觉中心藏之,有忍俊不禁之意。此《随园诗话》之所由作也。”(《答彭贲同先生》,《尺牍》卷八) “爱诗如爱色”的比喻或许欠雅,但不难看出袁枚诗人“爱诗”的本色。当然,这是他对采诗起因的一般性的说明。
- 王英志
- 关键词:《随园诗话》性灵派比喻缘起补遗
- 《袁简斋手札》所收诗作献疑被引量:1
- 2014年
- 1993年,笔者主编的413万字的《袁枚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颇受读者青睐,并曾荣获中国图书奖等多项大奖。但遗憾的是当时未及搜集袁枚的佚诗佚文,使“全集”有缺,难说圆满。近年应浙江古籍出版社之约编纂、校点《袁枚全集新编》,笔者开始广泛搜集袁枚的佚诗佚文,不仅搜集到大量零散单篇,更先后从袁枚八世孙袁建扬处搜集到袁枚抄稿、
- 王英志
- 关键词:诗作手札全集图书奖
- 崇理学与反理学及汉学——康乾江南思想文化概略之一被引量:4
- 1999年
- 清代康乾统治者大力宣扬程朱理学 ,却并无理学哲学的建树 ,只是理学的回光返照而已。相反是反理学的思想成为清代哲学的精华。乾隆以后理学让位于汉学 ,汉学成为清代学术主潮 ,崛起了乾嘉学派。其中惠栋吴派盲目从古 ,且不废理学 ;戴震皖派则具有怀疑精神 ,又与反理学相连系。但汉学与理学一样脱离实践 。
- 王英志
- 关键词:康乾程朱理学反理学汉学
- 谭嗣同山水诗论略被引量:2
- 2005年
- 谭嗣同的壮北游生涯与救国图强的志向,决定了其诗虽颇多山水之什,但主要是于山水中寄寓救国壮怀与忧患之思,描写水态山容、愉悦性灵之作只是少量。其诗主要学习唐代杜甫与近代龚自珍,风格以豪放、悲壮为主,但亦不拘一格。与黄遵宪等相比,谭于“诗界革命”的贡献并不大。
- 王英志
- 关键词:谭嗣同山水诗近代文学研究
- 张问陶性灵诗论略──性灵派研究之一
- 1996年
- 清代性灵派殿军张问陶,其性灵诗既继承了性灵派前辈袁枚性灵诗之精髓,又因身处衰世及独具个性而使其诗作具有新的意蕴与特色。张问陶性灵诗以表现其狂放的个性、忧时伤世的忧患意识,以及抒发伉俪情、手足情、朋友情.还有描写寄寓性情的山本诗为主要内容,显示出沉郁、空灵的艺术风格。
- 王英志
- 关键词:张问陶性灵诗论略张船山洪亮吉
- 袁枚大弟子孙原湘论—性灵派研究之一
- 1997年
- 孙原湘为性灵派主将袁枚大弟子,性灵派的重要成员。其诗学观不仅继承了袁枚性灵说的内涵,而且予以深化,堪称是性灵派之功臣。其诗歌创作亦抒写真性情,表现个性,具有性灵诗的审美特征;但却丧失了前辈讽谕社会的批判意识,又浪使才情于艳诗,不乏过失。
- 王英志
- 关键词:孙原湘性灵说性灵派仁爱好色
- 袁枚对汉学的批评被引量:3
- 2002年
- 汉学是清代乾嘉时期的显学,袁枚批评汉学具有反潮流的意义,其批评汉学是从推崇“文章”的角度出发的,主要表现在质疑“六经”、揭露汉学之弊、指斥汉儒乃“小人之儒”等方面。
- 王英志
- 关键词:汉学考据汉儒
- 清乾嘉时期日朝对袁枚诗学的批评被引量:4
- 2008年
- 清乾嘉时期性灵派主将袁枚,以其所倡导的性灵说诗学,反对主张复古与诗教的沈德潜格调说,并批评主张义理与文理的翁方纲肌理说及其以考据为诗之风,推动了清代诗歌的健康发展,在清诗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袁枚诗学不仅在国内影响深广,而且蜚声海外,于日本江户时代后期甚受重视,因其适合了"折衷派"批判日本诗坛复古派的需要,所以以获得正面批评为主。袁枚诗学于朝鲜王朝后期的影响则不及日本,虽然北学派对袁枚诗学颇有好感,但阐释文字不多,而其他人对其所进行的负面批评却更具体实在。总之,从本文既可见清乾嘉时期中外文化交流之一斑,亦可见袁枚诗学传播之深远。
- 王英志
- 关键词:乾嘉时期诗学中外文化交流清代诗歌江户时代朝鲜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