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椎前后纵韧带钙化(附70例报告)
- <正>我们复习近三年来颈椎 X 线照片,整理出颈椎前后韧带钙化病70例,都具有独特的 X 线征象及相应临床表现,现分析如下:本组患者男42例,女28例。其中年龄最大者72岁, 最小者27岁,40岁以上者63例。两上肢麻木...
- 王涛温兆霞王越
- 压迫器按压中脘穴解除幽门痉挛X线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王涛杨晓峰朱新蕾
- 关键词:压迫器中脘穴幽门痉挛X线
- 通过剂量面积乘积估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患者的有效剂量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估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操作中患者的辐射剂量水平,为制定介入放射学中患者的防护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ERCP手术调查的相关参数(透视时间、点片张数及设备相关参数)为条件,测量剂量面积乘积(DAP),并利用测量的DAP值,通过基于蒙特卡罗(Monte Carlo)计算方法剂量估算软件(Ref Dose),估算出患者的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结果按照操作难易程度分组,患者有效剂量分别为:ERCP操作复杂组4.448 mSv、ERCP操作中等组0.715 mSv、ERCP操作简单组0.247 mSv。结论患者有效剂量的大小与3个剂量组中透视时间及DAP值呈正相关关系。ERCP手术中,在不影响临床效果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缩短透视时间、减少摄片帧数、缩小照射野,从而尽可能降低患者的有效剂量。
- 王涛牛菲杨淑慧张琳闵楠朱建国梁红日
- 关键词:ERCP
- 血友病性关节病1例报告
- 2005年
- 患者男性18岁。因鼻衄,周身起“青疙瘩”十余年,双肘、踝及膝关节肿胀疼痛4年余,于03年7月3日入院,
- 杨晓峰王涛朱新蕾
- 关键词:血友病性关节病肿胀疼痛膝关节
- 食管异位右锁骨下动脉压迹X线诊断
- 2005年
- 异位右锁骨下动脉亦称迷走右锁骨下动脉,为先天性大血管畸形的一种.该畸形最早于1735年发现,1936年柯梅内尔首次用食道钡餐发现这种畸形,国内于1956年首次报导本病.我院放射科1989年~2004年所见异位右锁骨下动脉7例,现将其临床及X线表现分析如下:
- 王涛杨晓峰潘红卫
- 胃型腹鸣症(附2例病例报告)
- 2005年
- 胃型腹呜症,即由胃内发出的鸣叫声,该症比较少见,报告亦少.本人曾发现两例,复习文献报告及讨论如下。
- 杨晓峰王涛
- 关键词:X线钡餐检查胃泡吞咽动作
- 纵隔卵黄囊瘤一例报告被引量:1
- 2000年
- 王涛王兆信吕建国
- 关键词:纵隔卵黄囊瘤
- 骨囊肿并病理性骨折1例报告
- <正>患者男,30岁。因外伤第五掌骨区疼痛来院就诊。X 线摄片检查:左手第五掌骨中远段显示与长轴一致的卵圆形透亮区,轻度膨胀,皮质变薄,边缘清晰并有硬化边,其内侧缘见一短骨嵴伸向中腔,外侧缘远段皮质断裂,并见“碎片内陷征...
- 王涛赵东旭潘红卫
- 文献传递
- 异位嗜铬细胞瘤的临床及MSCT诊断
- 2009年
- 目的探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和临床特征。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有完整病史资料及手术病理结果的21例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表现。结果良性者20例,边界清晰;恶性者1例,边界不清或清楚。肿瘤在CT上表现为圆形、椭圆形肿块;平扫有16例呈等密度实性肿块,5例瘤体平扫密度不均,呈等、低、混杂密度,其内有大小不等的中心性或不规则液化、坏死、囊变区。经增强后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尤其是周边部分强化明显而持续,且门脉期多数仍呈持续强化,而坏死区无强化。结论结合临床资料,行搜索性CT平扫、增强扫描对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起关键的作用。
- 王涛蒋峰
-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X线体层摄影术
-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诊疗中患者受照剂量的模拟实验测量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通过模拟实验,对进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疗患者的受照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方法调查3家医院共56例ERCP手术,并记录管电压、管电流、透视时间、摄影帧数,剂量面积乘积(dose-area product,DAP)等信息,根据每例测量的DAP,选择DAP值中最大值、中位值和最小值的3例ERCP手术,以这3例手术分别作为仿真人体模型实验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模拟ERCP介入诊疗手术,利用仿真人体模型,在相应体表位置和预定孔中插入热释光剂量计,通过模拟测量得到器官剂量并计算有效剂量。结果3组的有效剂量分别为2.69、11.52和39.27 mSv。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间有效剂量相差约14倍。3个组的吸收剂量最大值都集中在照射野范围内的器官。结论ERCP体模实验不同组的受照剂量差距较大,对比其他介入诊疗程序的体模实验,属于高剂量的诊疗类型。建议合理并安全地运用介入诊疗,优化患者的辐射剂量。
- 朱建国王涛杨淑慧张琳牛菲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