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涛

作品数:34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动脉
  • 8篇冠脉
  • 6篇综合征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5篇心肌
  • 5篇介入
  • 4篇蛋白
  • 4篇细胞
  • 4篇介入治疗
  • 4篇急性冠脉
  • 3篇心脏
  • 3篇血清
  • 3篇术后
  • 3篇皮素
  • 3篇消融
  • 3篇疗效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素
  • 3篇急性冠脉综合...

机构

  • 33篇聊城市第二人...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作者

  • 33篇王涛
  • 10篇刘跃森
  • 8篇苏子德
  • 7篇侯子龙
  • 5篇孙泽刚
  • 4篇熊攀
  • 4篇张云
  • 4篇左兆凯
  • 4篇代怀静
  • 4篇常以芳
  • 3篇周杰忠
  • 3篇徐玉鹏
  • 3篇苑克正
  • 3篇蔡庆岭
  • 3篇陈立
  • 3篇钟尹元
  • 3篇于仁亮
  • 3篇葛建云
  • 2篇周瑾
  • 2篇孙一荣

传媒

  • 8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6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浆P-选择素和内皮素-1预测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早期再狭窄的价值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浆P-选择素及内皮素-1(ET-1)的动态变化对预测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价值.方法 对108例行PCI手术的ACS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即刻、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采集外周静脉血,4℃离心分离血浆,-70℃保存备测.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常规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CAG).根据冠脉造影结果 分为冠脉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并分析两组血浆P-选择素及ET-1的水平.结果 随访中4例患者死亡,均为急诊PCI患者,4例失访,余100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 分为冠脉再狭窄组(n=16)和无再狭窄组(n=84).两组ACS患者血浆 P-选择素及ET-1在术后即刻达高峰,较术前明显增加,冠脉无再狭窄组术后24 h恢复至术前水平,2周降至正常,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在正常基线范围内上、下波动.冠脉再狭窄组血浆P-选择素和ET-1术后2周没有降至正常,而呈持续性升高,并在术后3~6个月出现第2次高峰,与无再狭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CS患者PCI术后早期(1~2周)P-选择素及ET-1持续升高,并在术后3~6个月出现第2次高峰,则冠脉发生再狭窄的危险性高.P-选择素及ET-1可作为预测早期冠脉再狭窄的参考指标.
苏子德代怀静王涛刘跃森侯子龙蔡庆岭
关键词:内皮缩血管肽-1P选择素
美托洛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IL-6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IL-6和C反应蛋白(CRP)活性的影响。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2例,分为美托洛尔治疗组(A组)31例,不使用美托洛尔组(B组)31例,健康对照组30例。检测各组入院即刻2、4 h、出院前血清CRPI、L-6的水平。结果(1)A组和B组血清CRP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2)血清CRP水平B组明显高于A组;血清IL-6水平入院时即刻2、4 h B组较A组明显升高,出院时IL-6水平在这两组相似。结论炎症反应在心绞痛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β-受体阻滞剂具有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IL-6、CRP的水平的作用。
刘跃森王涛孙泽刚张云左兆凯常以芳
关键词:C反应蛋白美托洛尔心绞痛C反应蛋白(CRP)血清IL-6心绞痛患者蛋白水平Β-受体阻滞剂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血管内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的评价被引量:2
2007年
彭涛孟范文王涛张伟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经颅多普勒超声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无创性诊断
倍他乐克对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2年
侯子龙孙泽刚王涛熊攀
关键词:倍他乐克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变异性AMIHRV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170例报告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总结射频消融 (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经验。方法 分析 170例心律失常病人的RFCA过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5 5例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10 6例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 4例 ,阵发性心房扑动 (AFL) 5例。结果 消融成功率为 97 6 % ,复发率为 2 4 % ,并发症 3 5 %。
王涛刘跃森熊攀侯子龙孙泽刚王新强
关键词: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疗效
地塞米松联合地诺孕素及亮丙瑞林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的效果
2024年
目的分析地塞米松联合地诺孕素及亮丙瑞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炎症介质、妊娠情况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2年10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地塞米松+地诺孕素+亮丙瑞林)、对照组(48例,地诺孕素+亮丙瑞林),比较2组患者血清炎症介质、性激素水平,评估疼痛情况、临床疗效,记录治疗期间肌无力、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分别于治疗后6个月、1年进行随访,统计患者复发情况及妊娠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睾酮(testosterone,T)、孕酮(progesterone,P)、催乳激素(prolactin,PR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治疗组疼痛视觉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肌无力、皮疹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1年自然妊娠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接受地塞米松联合地诺孕素及亮丙瑞林治疗效果显著,可减轻其炎症反应,改善性激素水平,促进患者疼痛症状缓解,且可降低复发风险,提高患者自然妊娠成功率,安全性高。
周瑾王涛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地塞米松卵泡刺激素
均衡营养素膳食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分析均衡营养素膳食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采用均衡营养素膳食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性激素、胰岛素抵抗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黄体生成素(LH)水平低于对照组,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对照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均衡营养素膳食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改善其糖脂代谢、性激素水平,效果显著。
孙秀芬王涛周瑾
关键词:二甲双胍多囊卵巢综合征糖脂代谢性激素
Champion7302型心脏起搏系统临床应用体会
2001年
刘跃森张云王涛苑克正钟尹元
关键词:起搏方式
QT离散度对运动试验中无胸痛或ST段下移患者冠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2003年
周杰忠苏子德王涛侯子龙
关键词:冠脉狭窄QT离散度ST段下移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ST段变化与临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成功急性介入术后ST段变化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分析45例AMI患者的临床及造影情况,记录住院时、急诊介入术后90分钟、6小时、12小时、24小时12导联心电图,化验心肌CK值。介入治疗后在90分钟内抬高ST段回落>50%,CK峰值在12小时内,24小时内T波反转作为灌注组,不符合上述条件者为无灌注组。 结果45例AMI患者中36例(80%)再灌注,无再灌注组9例(20%);前壁心肌梗死无灌注组7例、而心肌再灌注组下壁心肌梗死2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死亡,灌注组5例,无灌注组5例。 结论 AMI成功急性介入术后ST段变化与微循环障碍及住院期间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刘跃森王涛侯子龙孙一龙张云常以芳葛建云苑克正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临床预后ST段变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