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洪林

作品数:56 被引量:198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肝癌
  • 13篇细胞
  • 9篇肿瘤
  • 8篇术后
  • 7篇原发性
  • 7篇射频
  • 6篇射频消融
  • 6篇切除
  • 6篇消融
  • 5篇胆管
  • 5篇血管
  • 5篇移植术
  • 5篇移植术后
  • 5篇原发性肝癌
  • 5篇手术
  • 5篇肝移植
  • 5篇肝移植术
  • 5篇肝移植术后
  • 4篇根治性
  • 4篇复发

机构

  • 55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郫县人民医院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巴中市中心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德州市人民医...
  • 1篇成都市郫都区...

作者

  • 56篇王洪林
  • 12篇李坚
  • 10篇王济明
  • 9篇陈翔
  • 6篇刘波
  • 5篇涂刚
  • 5篇杜成友
  • 5篇马绍华
  • 4篇黄平
  • 4篇凌康
  • 4篇李德卫
  • 4篇庞林宾
  • 4篇董蒲江
  • 3篇李洪涛
  • 3篇吴忠均
  • 3篇宋立文
  • 3篇付仲学
  • 3篇李明
  • 3篇吴桂新
  • 3篇罗放

传媒

  • 8篇重庆医学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检验医学与临...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肿瘤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脏外伤性巨大胆汁瘤1例报道被引量:1
2010年
宋正伟王洪林
关键词:胆汁瘤外伤性肝脏肝区疼痛移动性浊音呼吸动度
射频消融联合表阿霉素对兔肝VX_2肿瘤微血管密度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联合表阿霉素对兔肝VX2肿瘤微血管密度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制作兔肝VX2肿瘤模型,采用射频消融、局部注射表阿霉素和两者联合的治疗方式,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治疗后肿瘤组织中CD31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结果射频消融联合表阿霉素治疗组MVD和PCNA较单纯射频消融组和单纯药物组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表阿霉素治疗能较好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增殖。
陈翔王洪林李坚张盟辉
关键词:CD31增殖细胞核抗原射频消融
Wilson氏病患者肝移植术后成功妊娠分娩一例
2007年
肝移植术后受者妊娠,孕妇和胎儿均存在风险,有时可危及生命安全。我院近期1例Wilson氏病肝移植患者成功妊娠分娩一男婴,报告如下。
杜成友王济明贺强黄平李明李德卫吴忠均张隆琼王洪林付仲学赵渝张建华闵苏
关键词:WILSON氏病肝移植术后妊娠分娩病患肝移植患者生命安全
射频凝血电极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探讨射频凝血电极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将我院2011年7月——2012年12月113例肝癌手术患者根据应用技术分成两组,A组55例,使用射频凝血电极行肝癌切除,B组58例,常规肝切除,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ICU平均观察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日均少于B组(P<0.01),术后第1、3、7d的血ALT及术后第7d的血总胆红素均明显低于B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A组少于B组(P<0.05)。结论射频凝血电极先对肝组织进行凝血后再进行切割可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手术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术后肝功能损伤轻且恢复快。
李洪涛王洪林庞林宾王晔飞
关键词:肝癌射频
21例肝细胞性肝癌抗雄激素治疗临床与随访观察
2001年
罗放马绍华王济明王洪林
关键词:肝细胞性肝癌HCC抗雄激素治疗疗效
葡萄糖-6-磷酸酶是一种潜在类风湿关节炎新自身抗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早期和晚期患者血清中葡萄糖-6-磷酸酶水平,探讨葡萄糖-6-磷酸酶与RA的相关性及其诊断意义。方法患者血清和正常人血清采用二维凝胶电泳免疫印迹的比较寻找差异蛋白点,质谱测序和Western bolt证明患者血清葡萄糖-6-磷酸酶在患者高表达在正常人则检测不到。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早期、晚期、非RA患者(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正常人20例、40例、30例、40例血清通过ELISA的方法检测葡萄糖-6-磷酸酶水平,分析血清葡萄糖-6-磷酸酶水平与RA的相关性。结果 RA血清中的葡萄糖-6-磷酸酶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和其它自身免疫病患者(P<0.001);进一步比较与RA现有诊断指标的相关性,发现葡萄糖-6-磷酸酶血清水平与ESR、CCP、DAS28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RF无显著相关(P>0.05);与临床皮质激素治疗治疗呈负相关。结论提示葡萄糖-6-磷酸酶是RA相关抗原,其血清水平对RA可能具有早期诊断价值;与激素治疗负相关说明该指标反映了疾病活动度;其在RA疾病发生及进展中的作用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吴乔李德卫王洪林杜成友吴玉章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葡萄糖-6-磷酸酶
射频联合化疗药物治疗兔肝VX_2肿瘤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观察射频联合化疗药物治疗兔肝VX2肿瘤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四组,观察血清学ALT﹑肿瘤直径﹑H E染色等变化情况,运用免疫组化和TUNEL法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⑴ALT:联合治疗组后第1天明显升高,第3天后开始下降,1w后已降至治疗前水平下;(2)肿瘤直径:联合治疗组较其他组有显著差异(P<0.05);(3)病理形态学观察:联合治疗组H E染色可见正常肝组织﹑炎症充血带﹑无定形的坏死组织形成的条带;(4)细胞凋亡和增殖:联合治疗组的凋亡指数较其他组高(P<0.05),而增殖指数较其他组低(P<0.05),两者之间呈负相关(r=-0.745,P<0.01)。结论:射频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肝VX2肿瘤疗效比较明显,对肝功能损伤较小;其治疗机制可能为诱导细胞凋亡同时抑制细胞增殖。
陈翔王洪林李坚涂刚张盟辉
关键词:射频消融化疗药物增殖细胞核抗原细胞凋亡
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前后外周血微转移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治疗是否促进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血源性转移。方法应用RT-PCR检测3 2例PHC患者RFA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AFP mRNA的表达。结果3 2例PHC患者RFA治疗前外周血AFP mRNA表达阳性1 8例(5 6.3%),阴性1 4例(4 3.7%);治疗后阳性1 2例(3 7.5%),阴性2 0例(6 2.5%)。RFA治疗前后PHC患者外周血AFP mRNA阳性率无显着性差异(P>0.0 5)。结论RFA治疗肝癌不会促进肿瘤的血源性转移。
李坚王洪林陈翔涂刚王济明
关键词:射频消融肿瘤转移
基于整合生物信息学的肝内胆管癌关键通路和潜在生物标志物的鉴定及其诊断价值
2021年
目的整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法鉴定出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发生发展的关键通路和具有诊断价值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方法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下载3个高质量的肝内胆管癌基因芯片数据集(GSE26566、GSE32879和GSE45001)和TCGA数据库的胆管癌的高通量测序数据集。在R软件内使用Limma程序包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采用Cluster Profiler程序包进行基因本体论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采用基因相互作用数据库检索工具(search tool for the retrieval of interacting genes,STRING)对DEGs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并通过Cytoscape软件作图。通过GEPIA工具进一步验证枢纽基因的转录表达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评估枢纽基因对胆管癌诊断价值。利用Diseasemeth 2.0工具评价枢纽基因的甲基化水平。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并验证了382个DEGs,包括90个上调基因和292个下调基因。上调基因主要显著富集在PI3K-Akt信号通路,而碳代谢途径是下调基因的明显富集通路。构建了289个节点的PPI网络。通过PPI网络分析鉴定出了6个枢纽基因:PRSS23、LGALS1、VCAN、COL5A1、ITGB1和EHHADH。ROC结果显示6个枢纽基因都可以区分肿瘤组织和非肿瘤组织。结论通过整合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了6个枢纽基因,这些差异基因可能是ICC早期诊断的潜在分子生物标志物。
刘波付婷婷郭晓冬何平王洪林
关键词:胆管癌生物信息学生物标志物GEO
花姜酮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侵袭及CXCR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花姜酮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对CXCR4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花姜酮抗肝癌侵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应用花姜酮10μmol/L、20μmol/L处理人肝癌细胞,采用Transwell小室检测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RT-PCR、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CXCR4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花姜酮处理人肝癌细胞48 h后,对照组细胞透膜数为(56.8±7.8)个/视野,10μmol/L组透膜数为(41.4±4.8)个/视野,20μmol/L组透膜数为(23.2±5.6)个/视野,随花姜酮浓度增加,细胞侵袭人工基底膜的能力显著降低(P<0.05),RT-PCR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CXCR4 mRNA及蛋白表达随花姜酮浓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结论花姜酮可能通过降低CXCR4的表达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生长和侵袭能力。
刘波罗强刘芮王成王洪林易泽洪
关键词:肝癌CXCR4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