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 作品数:84 被引量:567H指数:13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面部PNF技术结合针刺在治疗周围性面瘫中的应用
- 2021年
- 目的探讨面部PNF技术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和住院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面部PNF训练,两组进行疗效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分级情况、总有效率和患侧额肌、口轮匝肌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RMS)平均值的数值变化,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额肌和口轮匝肌RMS均值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面部PNF技术结合针刺能提高周围性面瘫中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临床应用简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马哲青徐磊闫兴洲华启海江勇王楚妹王敏
-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针刺
- 吸气肌训练在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功能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观察吸气肌训练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肺部感染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常规康复+吸气肌训练组(A组)和常规康复训练组(B组)。记录手术前后患者吸气肌的最大吸气压,观察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采用髋关节Harris量表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 A组术后3、6、9、14d吸气肌的最大吸气压高于B组(P<0.05);A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B组(5.0%vs.22.5%)(P<0.05);A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于B组[(82.87±4.43)分vs.(74.97±5.22)分](P<0.05)。结论吸气肌训练能有效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减少肺部感染发生,促进髋部骨折肢体功能恢复。
- 郜莉王敏孙克富黄叶建杨广智颜世显韩成相
-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老年
- 心脏康复在经胸骨正中切开术心脏手术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 2022年
-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全球死亡率和发病率的主要因素。在全球范围内,约占每年死亡原因的1/3,发达国家的死亡率在20%—50%,心血管疾病约占全球疾病负担的20%[1]。尽管介入性心脏病学取得了进展,但在全球范围内每年仍有超过150万例心脏手术采用胸骨正中切口[2]。胸骨正中切开术最早是由Milton在1897年提出的,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和心脏瓣膜修复/置换手术等[2]。
- 谢静高民王敏陈伟
-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手术介入性心脏病学心脏康复胸骨正中切口
- 乙肝病毒前S1抗原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结果及与HBV-DNA检测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标本的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及乙肝病毒前S1抗原,同时采用PCR技术检测同一标本的HBV-DNA。结果在62例HBV感染者标本中前S1抗原阳性38例,HBV-DNA阳性43例,乙肝病毒前S1抗原在HBV-DNA阳性组的检出率显著高于HBV-DNA阴性组,两种检测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是HBV在体内复制的又一个可靠性指标。
- 潘爱清李曦光左金华王敏
- 关键词:乙肝病毒前S1抗原HBV-DNA
-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8
- 2016年
-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偏瘫患者康复的疗效,为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中风偏瘫患者53例,所有病例均来源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急诊内科的住院患者。患者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8例。其中治疗组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治疗,2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计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治疗后采用运动功能(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简称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选择统计软件SPSS19.0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与处理。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治疗组的FMA评分和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FMA评分和ADL评分在组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康复训练均对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而针灸结合康复训练较单纯的康复训练更有效,能更好地帮助患者重返社会。
- 徐磊华启海阎兴洲江勇王敏
- 关键词:针灸康复训练中风偏瘫
- 锥束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评估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与提升容积关系的应用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患者上颌窦底提升高度(AH)的不同所对应的容积变化规律,为临床评估上颌窦外提升所需骨移植材料的容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10月—2020年4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50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锥束CT(CBCT)影像资料,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40~78(58.3±12.3)岁。利用Mimics 21.0软件重建上颌窦三维模型,通过Materialise 3-matic 9.0 Research软件切割获取上颌窦底不同提升高度对应的容积。观察上颌窦底提升一定高度(4~12 mm)所对应的容积,并对各提升高度所对应的容积进行侧别间及性别间比较;采用Pearson法对上颌窦底提升高度的不同与容积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上颌窦底提升容积与提升高度的理论方程。结果当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为4~12 mm(间隔1 mm,取整数)所对应的上颌窦的提升容积分别为(0.41±0.12)、(0.62±0.17)、(0.85±0.23)、(1.13±0.31)、(1.43±0.38)、(1.76±0.46)、(2.11±0.55)、(2.11±0.55)、(2.88±0.77)cm^(3),各提升高度对应的容积左、右侧别间及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与提升容积之间呈正相关(r=0.866,P<0.01)。将性别、侧别、提升高度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上颌窦底提升容积与提升高度的理论方程:提升容积(cm^(3))=0.31×提升高度(mm)-0.96,经回归方差分析,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R^(2)=0.750,F=669.258,P<0.01)。结论CBCT可以快速获取上颌窦三维模型,并且可以根据上颌窦底提升高度准确预测上颌窦提升容积的量,为临床种植术前评估所需骨移植材料的容积提供指导。
- 薛魁王旋宇朱晨晨朱永娜王敏辛明明李超张晓东
- 关键词:上颌窦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骨移植材料
- 血流限制联合低强度抗阻运动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及表面肌电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血流限制联合低强度抗阻运动(blood flow restriction-low intensity,BFR-LI)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力、功能、表面肌电平均肌电值(average electromyographic,AEMG)、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积分肌电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ic,IEMG)的影响。方法:5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和20%一次重复最大力量(one repetition maximum,1RM)下MOTOmed踏车运动,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将压力袖带绑于大腿中上段(距髌骨上缘10cm),加压到200mm Hg,加压3min,停歇1min,共进行5组,2次/天,6天/周,共2周。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1RM阻力变化、下肢Fugl-Meyer评分(lower Fugl-Meyer assessment,LFMA)、等速肌力测试进行下肢功能及膝关节伸展屈曲肌群的峰力矩(peak torque,PT)、峰力矩/体重比(peak torque/weight,PT/W)、总功(total work,TW)、屈肌/伸肌峰力矩比值(ham string/quadriceps,H/Q)变化,采用表面肌电测试健患侧股直肌、股二头肌、胫前肌、腓肠肌AEMG、RMS、IEMG的变化。结果:(1)肌力评估:治疗后试验组伸展肌群PT、PT/W、TW、H/Q比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屈曲肌群PT、PT/W、TW无明显变化(P>0.05);(2)表面肌电变化:治疗后试验组患侧股直肌AEMG及股直肌、股二头肌长头、腓肠肌外侧头RMS、IEMG值高于对照组(P<0.05),但患侧胫前肌RMS和IEMG值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下肢功能变化:两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和1RM阻力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BFR-LI能在短期内提高下肢肌群的肌纤维募集能力和肌力,从而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
- 徐文静朱兴国周停柳波陈文莉邵真袁润萍王敏王敏
- 关键词:抗阻运动表面肌电图肌力
- 针刺联合间歇性θ刺激对脑卒中后痉挛期肘关节功能和表面肌电的影响
- 2024年
- 脑卒中易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1—2],痉挛是导致脑卒中后残疾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研究显示,脑卒中后前3个月痉挛发生率为42.7%,发病6个月后为65.7%[3],且上肢痉挛程度多重于下肢,并以上肢屈肌痉挛为主,影响着脑卒中患者的总体康复进程。
- 陶雅亭娄晓乐王敏徐磊郝群江勇
- 关键词:康复进程肘关节功能上肢痉挛表面肌电脑卒中后
- 经颅联合外周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重复外周磁刺激(rPMS)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4月—2022年1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中枢组和常规组,每组2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上肢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中枢组给予10 Hz rTMS治疗,联合组给予10 Hz rTMS联合rPMS治疗,3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健侧大脑半球静息运动阈值(RMT)、患侧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最大等长收缩时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值(RMS)、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改良Ba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中枢组RMT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均<0.05),联合组与中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肱二头肌RMS明显高于其他2组(P均<0.05);联合组、中枢组肱三头肌RMS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均<0.05),联合组与中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枢组FMA-UE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均<0.05);联合组、中枢组MBI评分均有高于常规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刺激疗法能够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且rPMS联合rTMS的疗效优于rTMS治疗。
- 张永卿杨春花李新宇童心卢燕王敏
-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 基于fNIRS对女性不同膀胱状态下盆底肌收缩任务的前额叶激活情况
- 2024年
- 目的为探讨前额叶在人体控尿功能中发挥的作用提供神经影像学依据。方法利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fNIRS)收集20名健康成年女性志愿者膀胱充盈和空虚状态下盆底肌收缩时大脑前额皮层的血流动力学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通过分析各个通道所提取的氧合血红蛋白浓度的相对变化量所对应的Beta值,对比前额叶不同脑区间激活情况差异。结果膀胱充盈状态下前额皮层共有30个通道激活,膀胱空虚状态下前额皮层共有8个通道激活(P均<0.05),其中共同激活通道有7个;相较于空虚状态,膀胱充盈时的前额叶激活更明显,且以右侧脑区激活为主,差异主要体现在右侧背外侧前额叶和额极(P均<0.05)。结论盆底肌收缩运动可以使大脑前额皮层被激活。当膀胱处于充盈状态时大脑前额皮层可能会通过神经反射活动感知膀胱的压力变化,从而参与调控盆底肌的自主舒缩运动,实现其在人体控尿功能中的作用,其中右侧背外侧前额叶脑区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可能更为明显。
- 徐正娴潘伟婷于灿灿周星辰石娇王敏陈尚杰
- 关键词: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