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龙
- 作品数:52 被引量:346H指数:12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养肝熄风中药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研究被引量:19
- 2008年
- 目的:观察养肝熄风中药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帕金森病42例分为左旋多巴治疗组口服美多巴、左旋多巴加养肝熄风中药组除服用美多巴外,加服养肝熄风中药。结果:左旋多巴加养肝熄风方药组有效率85.71%,左旋多巴组有效率71.42%,P<0.05。结论:养肝方熄风药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肯定,能够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生存质量。
- 王恩龙王健周鸿飞
- 关键词:帕金森病中医药疗法
-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偏头痛中医学病机及治疗
- 2025年
- 偏头痛作为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其现代医学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代医学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副作用大且不易根治。络病理论是中医学中广泛应用的理论,偏头痛发病与其密切相关。从络病理论的角度分析,偏头痛的中医基本病机是络脉受阻、不通则痛,络脉亏虚、不荣则痛。以疏经通络、通则不痛,补虚养络、荣则不痛的原则治疗偏头痛,旨在提高疗效,为中医治疗偏头痛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 高睿睿王恩龙
- 关键词:偏头痛络病理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 AIDP自主神经损害——瞳孔散大例析
- 2007年
- 王恩龙闫也刘春辉
- 关键词:自主神经损害
- 头痛-历代医家命名与病因病机被引量:11
- 2013年
- 历代医家对头痛命名有按病因-头风、首风、脑风,按病位-偏头痛、头项痛,按病性-厥头痛、真头痛、大头风、雷头风,按经络等命名。病因病机为外感六淫、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脏腑气弱、痰浊血瘀。
- 吕姝婷王恩龙
- 关键词:头痛病名病因病机
- 针刺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病例纳入标准,选取48例血管性功能障碍的患者,针刺取穴:百会、印堂、曲池、合谷、足三里,每日1次,疗程3个月,并应用MMSE和ADL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MMSE评分增加较治疗前多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ADL评分较治疗前减少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安全有效。
- 王恩龙
- 关键词:针刺血管性认知障碍
- 耳穴压豆治疗中风后失眠临床观察被引量:21
- 2020年
- 失眠,中医亦称"不寐",《内经》记载为"不得卧"、"目不暝",是由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宁所致,以经常不能够获得正常的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1]。有研究表明,中风后失眠为卒中后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2],一些患者因为生理,心理原因,导致失眠加重,更加影响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并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
- 王子豪王恩龙
- 关键词:中风失眠耳穴压豆
- 补肾活血法治疗老年性痴呆临床研究被引量:18
- 2013年
-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补肾活血治疗组、安理申治疗组,治疗24周后,应用MMSE、CDR、ADL量表评价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有效率均为5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补肾活血中药可以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王恩龙
- 关键词:中医药老年痴呆补肾活血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概况被引量:12
- 2015年
- 降低脑卒中肌张力水平对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提高将起到很大作用。针刺治疗方式多样,但疗程较长,对患者耐受性及对医师专业水平有一定要求,有局限性;中药治疗自古已有,目前并未发扬光大,仍无法改变西药为主的局面;其他如拔罐、推拿、梅花针放血、针刀、埋线等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肌张力增高,不能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西医药治疗方法虽多,但副作用也很明显,如嗜睡、消化道反应、乏力、精神病等;手术成功率以及费用问题仍是此方法不能很好开展的重要原因;康复治疗虽被广大患者认同,但对专业性要求较高,治疗时间较久,花费大,患者容易中途放弃。应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中西医优点,研究经济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 赵丽娜王恩龙
- 关键词:肌张力增高痉证埋线刺络拔罐药物注射脑反射治疗仪
-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运用针刺疗法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60例中风后肩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康复评定后,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手功能疗法、关节松动训练、作业疗法、气压治疗等现代康复训练,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再加用针刺疗法,针刺取穴以患者患侧的肩髃、肩髎、肩贞、臂臑、曲池、手三里、阿是穴等穴位为主,每日1次,每次30min,一周治疗5天,且连续治疗4周。结果经4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肩部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上肢运动功能也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2组患者VAS评分、Fugl-Meyer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现代康复训练对中风后肩痛作用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患侧肩部运动功能,对患者肩部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王淋王恩龙
- 关键词:中风肩痛针刺
-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中风50例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患者采用头针与体针相配合治疗。治疗3个疗程进行疗效判定。[结果]基本恢复11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70%。[结论]针刺对缺血性脑中风效果明显,能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 陈妹王恩龙
- 关键词:缺血性脑中风针刺体针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