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福
- 作品数:9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水库区工程地质调查的解译与评价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库区工程地质调查与评价的层次解译法与综合评价方法,可实现对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体的解译,精度可达到可研阶段的要求,并可实现对水库渗漏、库岸稳定、水库塌岸、水库浸没以及泥石流等工程地质问题的综合评...
- 谢谟文张连卫刘翔宇王立伟王增福贾斌何兴东马睿许波郝楠
- 文献传递
- 基于模态参量变化的边坡动态稳定分析新方法被引量:7
- 2015年
- 边坡稳定问题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但对于基于模态参量变化的动态稳定分析研究不多。因此,研究将坡体重点区域的黏聚力作为动态参量,实现边坡体动态稳定分析评价。基于GIS三维滑坡分析模块,结合实时固有振动频率对黏聚力参量进行调整,实现坡体更加客观的强度折减。固有振动频率与滑坡黏聚力关系的构建,可以有效解决数值分析中参数选取和调节的困难。通过试验和实际边坡的应用,基于模态参量变化的动态数值分析,避开了极限平衡法主观缺点,模拟结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同时,分析结果更加客观、合理,在充分考虑边坡的空间特性的同时,也能客观评价强度折减情况,为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一个客观有效的新方法。
- 杜岩谢谟文吕夫侠王增福王桂杰刘秋强
- 关键词:边坡稳定安全系数
- 滑坡实时监测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研发及应用被引量:13
- 2011年
- 基于ArcGIS Server平台,结合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适用于滑坡的安全监测网络地理信息系统(GIS)。该系统在研究安全监测对象的空间和属性数据建模及可视化网络查询的基础上,完成滑坡监测信息的断面分析、平面分析及三维分析模块,实现监测信息在断面、平面和三维视图中的图形化表达及插值分析、趋势图分析等多种可视化分析功能,满足滑坡监测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一体化、可视化显示及网络查询、空间分析功能多样化等功能需求。该系统适用性强,对滑坡监测数据的实时分析、安全评估以及预报决策将起到重要作用。
- 谢谟文柴小庆贾宁王增福
- 关键词:边坡工程滑坡安全监测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 基于3S技术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三维辅助系统的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地质灾害调查是工程设计、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工作的基础,但在地质灾害调查中工作人员往往遇到难以看清周围地质环境的整体情况、定位模糊、拍摄照片混淆等问题,给调查的实施和后期资料的整理分析带来诸多不便。本文引入3S(RS、GIS、GPS)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3S技术的综合解决方案,发挥3S各自优势,实现了在三维系统中的GPS导航功能,让现场作业人员时刻知道"我"当前在什么位置,"我"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同时系统对拍摄地点和拍摄的照片进行了关联处理,从而使作业人员回到办公室整理资料时能快速知道"我"在哪个地方记录了什么以及"我"拍摄照片的位置,目的是为地质灾害调查现场工作和地质灾害调查后的室内工作提供支持和便利。
- 王增福谢谟文董晨曦胡嫚刘翔宇
- 关键词:地质灾害调查GPS地理信息系统
- 高山峡谷区D-InSAR滑坡监测数据特征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对同一区域制订了8景Radarsat-2降轨的编程数据,重点研究卫星视线与地表法线夹角对于后向散射系数和相干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SAR数据成像原理的特殊性,一种模式的SAR监测并不能有效覆盖研究区域的整个范围。卫星视线与地表法线夹角对后向散射系数和相干系数的影响明显,从而得出有效SAR数据的局部入射角阈值,并根据阈值得出研究范围内降轨数据、升轨数据以及它们联合监测的可信区域。为进一步制定升轨编程数据进行区域滑坡早期识别提供依据,以达到全区域监测的目的。
- 谢谟文王增福胡嫚黄洁慧
-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滑坡灾害
- 基于三维遥感系统的泥石流土石量计算及影响范围模拟被引量:9
- 2011年
- 结合三维遥感影像解译提出一种定量的泥石流土石量计算方法。在泥石流汇水区内对地形进行0次谷与1次谷划分,按可搬运的物质总量和一次降雨所能搬运的物质总量两种方式进行分析,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细化;以数字高程模型(DEM)与降雨所搬运的土石总量作为影响范围模拟的基础,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泥石流汇水区的横截面面积及区域平面面积等地形参数,判别土石产出量与地形参数关系,实现泥石流影响范围的模拟。分析结果可为潜在泥石流危险区域评价预测提供参考。
- 谢谟文刘翔宇王增福胡嫚
- 关键词:降雨量遥感地形分析
- InSAR技术获取高山峡谷区DEM精度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通过对金沙江河段高山峡谷区L波段的Alos-Palasar和C波段的Radarsat-2雷达单视复数数据的干涉处理,获取此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利用SRTM 90m分辨率的DEM为参考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发现InSAR技术生成的DEM精度与相干系数、地形和波长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也验证了在相干性好,地形起伏不太剧烈的地区,用InSAR技术生成DEM是可行的。
- 黄洁慧谢谟文王增福刘翔宇付强
- 关键词:雷达干涉测量数字高程模型(DEM)RADARSAT-2
- 基于干涉SAR图像特征分析的区域滑坡动态监测
- 王增福
- 关键词:滑坡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
- 复杂边坡楔形体三维地质建模及稳定性研究
- 王增福
- 关键词:三维极限平衡应力分布三维建模楔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