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明
- 作品数:24 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国产封堵器在先天性心脏病经皮介入封堵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2017年
- 目的观察国产封堵器在先天性心脏病经皮介入封堵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4年11月至2016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采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687例进行随访,观察患者一次封堵成功率,术后左向右分流量和分流量占肺循环血流量比例及心功能的变化,并记录所有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例室间隔缺损病例,因缺损较大封堵不成功改作手术治疗;1例卵圆孔未闭导丝不能通过卵圆孔;其余全部封堵成功,手术成功率为99.6%(684/687);术后6个月显示肺血明显减少,心胸比例由(0.62±0.20)降低至(0.35±0.15)(P<0.05);术后6个月心脏彩超提示左室舒张末径由术前(57.4±6.5)缩小为术后(42.5±3.0)(P<0.01);术后6个月肺动脉压由术前(85±23)降低至(25±15)mm Hg(P<0.01);217例随访5 a,心脏超声检查封堵器没有移位,缺损封堵没有残余漏,心脏功能恢复良好;封堵患者没有其他并发症。结论用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适应证选择合适,成功率高,远期效果令人满意。
- 赵根尚马祥云法宪恩许鹏琳卯甜甜徐亮王喜明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
- 美国体外循环学教育发展简介
- 体外循环的临床应用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随后相继成立美国体外循环技术协会、美国心血管灌注委员会、胸外科医师协会、灌注事务协调委员会等机构,有关灌注师教育、灌注师资格考试、认证、许可、授权制度等得以发展,本文就美国体...
- 金振晓毕生辉王喜明刘松涛
- 关键词:美国教育
- 文献传递
- 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肺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物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 2011年
-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物(Ppar-γ)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先天性心脏病(CHD)室间隔缺损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Ppar-γ的表达与肺动脉高压(PAH)的发生、发展关系以及与VEG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CHD患者,根据术中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患者分为三组,即无PAH组,轻中度PAH组,重度PAH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肺组织中Ppar-γ mRNA和VEGFmRNA的表达。结果Ppar-γ、VEGF在各组患者肺组织中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Ppar-γ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959,P〈0.01)。结论Ppar-γ、VEGF在CHD患者肺组织中均表达,其含量与mPAP负相关。Ppar-γ与VEGF高度相关,可能是通过VEGF—KDR/Flkl—eNOS信号转导途径增加NO生成发挥作用。
- 王轲赵根尚王喜明李晓昶王寒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总结43例房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2008-01—2015-12间43例房室间隔缺损矫治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术后6个月内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重度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死于重度肺部感染。其余患者均获随访6个月~7 a,无远期死亡。2例二尖瓣中度反流患者反流加重。结论细致的瓣膜成形手术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避免残余漏和传导阻滞对获得较好预后意义重大。
- 王喜明张艳霞余海彬高成山王宏山赵根尚法宪恩
- 关键词:房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房室传导阻滞
- 心脏瓣膜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选择和围术期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6例心脏瓣膜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和临床预后。结果术前死于恶性心力衰竭1例,术后随访25例,随访时间3个月~6年,无术后死亡,无再发感染。结论心脏瓣膜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风险大,死亡率高,正确掌握手术指征、术中彻底清除感染灶和围术期正确处理是治疗的关键。
- 王喜明张艳霞杨景学法宪恩赵根尚李红卫
-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
- 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A组,n=10)、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B组,n=10)、阿托伐他汀灌胃预处理组(C组,20 mg/d;D组,40 mg/d)。除A组外均建立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心肌细胞病理学改变;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凋亡相关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 mRNA表达水平,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各预处理组均出现明确的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区域;C、D预处理组中心肌细胞bcl-2 mRNA表达水平(3.31±0.27,t=2.231,P=0.028;4.93±0.53,t=2.125,P=0.034)以及SOD活性[(59.81±6.02) U/mg蛋白,t=3.510,P=0.000;(68.78±4.37) U/mg蛋白,t=4.439,P=0.000]均较B组[1.67±0.31、(32.95±4.51) U/mg蛋白]显著提高,bax mRNA表达水平(3.28±0.31,t=3.630,P=0.000;2.06±0.41,t=4.039,P=0.000)以及MDA含量[(4.63±0.27) nmol/mg蛋白,t=2.151,P=0.031;(3.55±0.57) nmol/mg蛋白,t=2.445,P=0.024]较B组[5.70±0.42、(6.77±0.44) nmol/mg蛋白]明显降低。结论阿托伐他汀预处理能够明显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作用,减轻再灌注造成的损伤,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 王喜明张艳霞余海彬高成山王宏山赵根尚法宪恩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脱噬作用
- 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20年
- 对64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患者实施病情监测、肢体功能锻炼,以及镇静、镇痛、安全、呼吸道和环境管理等综合护理干预。64例患者治愈61例,其中发生脑出血2例、脑梗死2例,苏醒延迟2例,均经治疗和护理后痊愈。死亡2例,自动出院1例。未发生与护理有关的不良事件。
- 张艳霞王喜明翟清华郑蔚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并发症护理
- 围术期系统护理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血压及负性情绪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围术期系统护理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血压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对接受手术治疗的2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围术期系统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出院时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与抑郁量表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结论围术期系统护理可有效降低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血压,缓解其负性情绪疼痛症状。
- 张艳霞王喜明任曼曼郑蔚
- 关键词:系统护理主动脉夹层负性情绪
- 85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治疗体会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4月采用TEVAR治疗的85例Stanford B型AD患者临床资料。85例患者均常规行左肱动脉穿刺,右侧股动脉直切口,升主动脉DSA造影明确AD破口位置、真假腔及与重要器官血管开口位置关系;置入覆膜血管内支架,封堵原发破口,升主动脉造影复查观察近端破口封闭情况及主动脉弓部分支血管、真假腔血流变化情况。结果 84例患者TEVAR手术成功,成功率100%;1例术前麻醉过程中突发AD破裂死亡。9例部分覆盖左锁骨下动脉,1例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支架完全封闭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2例行无名动脉至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转流。Ⅰ型内漏2例,无住院期间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患者均存活,远端再发新破口2例。结论 TEVAR术治疗Stanford B型AD安全有效,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术中精细操作及加强术后院外管理是手术成功、提高远期生存率关键。
- 王喜明张艳霞余海彬李明王宏山赵根尚法宪恩
- 关键词:覆膜支架
-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中冷血间断和温血连续灌注心肌保护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中不同心肌保护方法对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6例需行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分为2组。A组术中采用温血连续灌注,B组采用冷血间断灌注。于术前、术中主动脉阻断5、30min,主动脉开放前,停机后及术后第1、3及5天取静脉血,测定心肌酶谱,通过IMA白蛋白钴结合试验(ACB试验)测定IMA水平,术后监测相关临床指标,比较2种心肌保护方法的效果。结果:主动脉阻断30min、开放主动脉前以及停机后A组IMA(ACB)值均高于B组(P<0.05);A组术后第1、3天心肌酶水平低于B组,第5天A组CK仍低于B组(P<0.05);A组自动复跳率较B组明显升高(χ2=13.200,P<0.001),辅助循环时间和气管带管时间也较B组明显缩短(t=2.406,2.234,P<0.05)。结论:温血持续灌注对心肌保护的效果优于冷血间断灌注组。
- 张正升赵根尚王喜明王寒何攀卯甜甜
- 关键词:心肌保护白蛋白钴结合试验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