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凭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大连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技术对膝关节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
- 目的:研究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NJF)直接应用在膝关节功能障碍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非运动员单侧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4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三组,每组各15人,均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增加NJF治疗,对...
- 车世钦沈梅赵萌萌张素蕊王凭厉翠珍
- 关键词:膝关节功能障碍康复医学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运动诱导后的缓激肽表达被引量:1
- 2014年
- 背景:运动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生成涉及众多的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单纯对一个因子的研究很难明确侧支循环生成的信号通路和传导途径,许多促血管生长因子都与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相关,而运动对该系统的影响目前未见报道。目的:观察运动诱导对心肌梗死大鼠缓激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肌梗死组及运动组。对照组只开胸,缝扎点穿线,不进行冠状动脉结扎;其余2组制备心肌梗死模型。运动组在成功造模后给予跑台运动,30 min/d,运动4周。实验终点时取血以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缓激肽水平,采用左心房注射微球法取大鼠心肌组织测定相对血流量。结果与结论:实验结束时运动组缓激肽水平显著高于心肌梗死组(P<0.001),心肌梗死组缓激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肌相对血流量实验结束时心肌梗死组、运动组均显著高于同组实验开始前(P<0.05,P<0.001),实验结束时运动组心肌相对血流量显著高于心肌梗死组(P<0.01)。各组大鼠血清缓激肽含量与心肌相对血流量存在显著相关性。提示运动可以刺激缓激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使心肌血流量明显增加,说明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在运动诱导的血管新生中发挥作用。
- 沈梅于敏车世钦金可心马丽王凭
- 关键词:心肌梗死缓激肽ELISA激肽释放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PNF技术在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障碍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利用PNF技术治疗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探讨其对关节主/被动活动度、疼痛、肌肉力量和本体感觉的影响,并研究治疗关节内、外骨折的差异性。方法:选取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患者共60例,患者术后病情稳定,视内固定牢固程度开始康复训练,最早术后3天开始,最迟术后2个月。分别分为关节内骨折,实验A组和对照B组;骨节外骨折实验C组和对照蛆D组。各纽患者接受关节松动术、肌力训练等系统性训练,实验A、C组追加PNF技术治疗。分别治疗8周后进行功能评价。结果:各组治疗前后主/被动关节活动度、VAS疼痛指数、肌力评定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与B组之间、C组与D组之闻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本体感觉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与B组之间、C组与D组之间本体感觉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B、D组治疗前后本体感觉无统计学意义。关节外骨折与关节内骨折对比,治疗后A、C组屈曲、旋前主/被动角度、旋后主动角度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B、D纽屈曲主/被动角度具有统计学意义;各肌群肌力和本体感觉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NF对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有明显疗效,对肘关节主/被动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本体感觉和疼痛缓解都有促进作用。
- 车世钦厉翠珍赵萌萌王凭李敏凯
- 关键词:PNF技术肘关节骨折
- 脊髓损伤患者反复泌尿系感染的综合治疗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脊髓损伤(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所带来的问题往往是最棘手的,甚至是致命的.由于排尿障碍,多数进入康复科的患者都在进行留置导尿,而膀胱感染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其中相当多的患者膀胱感染反复发生,难以控制.我科在处理SCI患者顽固膀胱感染及神经源性膀胱方面近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王凭赵萌萌厉翠珍李敏凯
- 关键词:泌尿系感染脊髓损伤康复
- PNF技术在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 目的:利用PNF技术治疗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探讨其对关节主/被动活动度、疼痛、肌肉力量和本体感觉的影响,并研究治疗关节内、外骨折的差异性。方法:选取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患者共60例。患者术后病情稳定,视内固定牢固程...
- 车世钦厉翠珍赵萌萌王凭李敏凯
- 关键词:PNF肘关节骨折
- 文献传递
- 集体康复模式在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研究集体康复模式在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非运动员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40例,病情稳定,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0人。对照组以传统1对1治疗为主,实验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增加集体康复内容。并分别在训练前、训练后15天、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测定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分数、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等。结果:(1)在HAMD评定对比中,2组治疗前无差异(P〉0.05),2个月前有差异(P〈0.01)、3个月后无差异(P〉0.05)。(2)在VAS评定对比中,2组之间短期变化有差异(1个月前,P〈0.05),长期变化无差异(2个月后,P〉0.05,3个月后2组均无痛)。(3)主动屈曲角度对比中,2组之间存在组间差异(P〈0.05),在不同治疗方法、不同时间段变化的趋势也不同(P〈0.01,P〈0.01),其中实验组角度的波动更平稳;在被动屈曲角度对比中,2组之间无差异(P〉0.05),在不同治疗方法、不同时间段变化的趋势不同(P〈0.01,P〈0.05),实验组角度的波动更稳定。(4)伸膝角度对比中,2组主/被动伸膝角度短期变化有差异(1个月前,P〈0.05),长期无差异性(2个月后,P〉0.05)。(5)在Lyshdm评定对比中,2组之间存在组间差异(P〈0.05),在不同治疗方法、不同时间段变化的趋势也不同(P〈0.01,P〈0.01),其中实验组评分提高更明显。结论:集体康复模式对膝关节功能障碍恢复有明显疗效,对患者膝关节主/被动关节活动度、运动能力恢复、心理状况、疼痛缓解都有促进作用。
- 车世钦王凭厉翠珍毛世刚张素蕊
- 关键词:膝关节汉密尔顿
-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技术对膝关节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研究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NJF)直接应用在膝关节功能障碍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非运动员单侧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4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三组,每组各15人,均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增加NJF治疗,对照组1增加关节松动术和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对照组2增加关节松动术。并分别在4周、8周、12周进行膝关节主/被动角度、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法(VAS)、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研究。结果:组内对比,实验组相邻时间点的VAS评定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8周和12周时间点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主/被活动度、Lysholm评定其他相邻时间点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AROM/PROM,P<0.01,Lysholm)。组间对比:(1)主/被动活动度,实验组与对照组1对比4、8周主动活动度和4周被动活动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主动活动和8、12周被动活动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1分别与对照组2对比4、8周有统计学意义(P<0.05)。(2)VAS评分,4周时实验组分别与对照组1、对照组2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8、12周时有统计学意义(P<0.01,8周,P<0.05,12周)。(3)Lysholm评定,4、8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1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2对比各时间点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2对比各周期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JF在膝关节功能障碍康复的短、中、长周期中,对关节活动度的改善、疼痛的缓解和功能活动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 王凭厉翠珍车世钦赵萌萌张素蕊
- 关键词: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关节松动术膝关节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