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元青

作品数:63 被引量:36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9篇天文地球
  • 53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英文
  • 17篇哺乳动物
  • 14篇始新世
  • 10篇地层
  • 10篇盆地
  • 10篇化石
  • 10篇二连盆地
  • 9篇早白垩世
  • 9篇脊椎动物
  • 9篇古近纪
  • 9篇古新世
  • 9篇白垩世
  • 7篇内蒙古二连盆...
  • 6篇义县组
  • 6篇古近系
  • 6篇哺乳
  • 5篇生物地层
  • 5篇生物群
  • 5篇中生代
  • 5篇哺乳纲

机构

  • 61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伊利诺伊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南...
  • 3篇辽宁省文物考...
  • 2篇路易斯安那州...
  • 2篇加利福尼亚大...
  • 2篇新罕布什尔大...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日本爱媛大学
  • 2篇古脊椎动物与...
  • 2篇堪萨斯大学
  • 1篇长春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省地质调...
  • 1篇日本京都大学
  • 1篇天津地质矿产...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63篇王元青
  • 18篇李传夔
  • 14篇李茜
  • 13篇孟津
  • 10篇胡耀明
  • 10篇白滨
  • 9篇金迅
  • 8篇毛方园
  • 8篇汪筱林
  • 7篇张福成
  • 6篇张江永
  • 6篇王原
  • 6篇金帆
  • 6篇童永生
  • 5篇周忠和
  • 5篇徐星
  • 4篇倪喜军
  • 4篇顾罡
  • 3篇张兆群
  • 3篇李萍

传媒

  • 35篇古脊椎动物学...
  • 6篇科学通报
  • 4篇地层学杂志
  • 2篇地质论评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岩石学报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 1篇第四届全国地...
  • 1篇第四届安徽科...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4篇2001
  • 5篇2000
  • 2篇1999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南衡东岭茶地区古近纪地层划分与中国早始新世哺乳动物群被引量:6
2006年
岭茶地区的古近纪地层常称为栗木坪组或岭茶组。根据哺乳动物化石、地层特征和新近的古地磁和碳同位素研究成果,本文将岭茶地区的古近纪地层分为上古新统栗木坪组和下始新统岭茶组。岭茶组典型剖面,可选在成家冲东北的岭茶—霞流公路旁。由于底部出现碳同位素负向漂移,是目前中国可确定的始新统/古新统界线。在中国早始新世哺乳动物中首次出现的哺乳动物有奇蹄类、偶蹄类、真正的灵长类和梳趾鼠类型的啮齿类,并有许多首现的属。根据哺乳动物群组成特征,将中国早始新世哺乳动物群分为两个组合带:以李官桥盆地大尖动物群为代表的岭茶晚期的犀貘—菱臼兽组合带(Heptodon—Rhombomylus AssemblageZone)和以衡阳盆地岭茶动物群为代表的岭茶早期的始祖貘—软食中兽组合带(Homogalax—Hapalodectes AssemblageZone)。
童永生王元青李茜
中国中生代哺乳动物研究进展(英文)被引量:3
2006年
迄今为止,中国已知的中生代哺乳动物共有26属29种(包括3个未定种),时代分布从早侏罗世至晚白垩世。在中国新近发现的中生代哺乳动物中,除少数几种材料比较零星之外,大多数都有保存很好的头骨和骨架为代表。它们提供了认识哺乳动物高阶元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以及早期演化过程中特征转变的重要信息。过去几年中发现的中生代哺乳动物多数产于热河生物群中。这些化石代表了不同的哺乳动物大类,同时显示了在个体大小、运动姿态以及食性方面的较高的分异。多方面的分异确保了它们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能够占据不同的生态位。频繁的火山活动被认为是辽宁西部地区动物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像巨爬兽(Repenomamus giganticus)一样以睡眠姿势保存的标本,很可能意味着随火山喷发释放出的有毒气体参与造成了这样的灾难。
王元青胡耀明李传夔
关键词:中生代哺乳动物
中国早古近纪陆相地层划分框架研究
年来,在广东南雄盆地、江西池江盆地、湖南衡阳盆地和内蒙古二连盆地开展的生物地层学、化学地层学和磁性地层学的研究工作,为我国陆相古近系上湖阶、浓山阶和岭茶阶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并为其与海相地层、全球界线层型的对比提供了...
童永生李茜王元青
关键词:年代地层学古近系生物化石
MINCHEN CHOW'S ACADEMIC MARATHON FROM THE BIGHORN BASIN TO THE NANXIONG BASIN
周明镇先生诞生于五四运动前夜,其一生与中国近代史息息相关.先生出身书香门第,家境殷实,自幼聪颖,受新式教育,虽经战乱,学业未辍.他194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1947年赴美留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研究的是瓣...
苗德岁李传夔王元青
中国早古近纪陆相地层划分框架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近十年来,在广东南雄盆地、江西池江盆地、湖南衡阳盆地和内蒙古二连盆地开展的生物地层学、化学地层学和磁性地层学的研究工作,为我国陆相古近系上湖阶、浓山阶和岭茶阶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并为其与海相地层、全球界线层型的对比提供了可能。古新统上湖阶的界线层型剖面选在广东南雄盆地大塘剖面(即鹅颈岭—逆龙坑一线),根据脊椎动物化石和岩石地层学的研究将紧挨南雄群-上湖组界线的一套黄灰色厚层黏土砾岩作为其底界。最新的古地磁和同位素研究表明,上湖组底界处于C29R极性段的上部,接近白垩系-古近系界线,可以作为上湖阶的底界。古新统浓山阶的界线层型在江西池江盆地田心里—狮子口村剖面,该剖面下古新统狮子口组和中、上古新统池江组的哺乳动物群有明显变化。同时,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狮子口组与池江组界线上、下出现C27n极性段向C26r极性段转换,可与海相地层中的"丹尼最晚期事件"对比。这表明浓山阶的底界位于C27n/C26n转换带,相当于丹尼阶最上部,与塞兰特阶底界接近,与北美哺乳动物分期当中Torrejonian-Tiffanian的界线基本一致。始新统岭茶阶(古新统-始新统)界线层型选在我国湖南衡东盆地成家冲东北的岭茶—霞流公路旁,剖面上发现的古新统-始新统界线碳同位素负向漂移,可与国际古新统-始新统界线层型剖面——埃及Dababiya剖面(GSSP)的碳同位素负向漂移对比,该剖面的碳同位素负向飘移可以作为岭茶阶底界,年龄接近55.8±0.2Ma。
童永生李茜王元青
关键词:年代地层南雄盆地二连盆地
内蒙古中部新发现的始施氏貘(哺乳纲,奇蹄目)头骨材料(英文)被引量:3
2010年
记述了产自内蒙古呼和勃尔和剖面阿山头组的始施氏貘(Schlosseria magister)幼年头骨、头骨碎片及产自额尔登敖包底白层的S.magister成年头骨。幼年头骨在脊齿貘科属首次描述,成年头骨材料也是目前S.magister中首次描述。幼年头骨主要特征如下:头骨细长,脑颅部略有扩张,有眶后突,眶后收缩明显,矢状脊轻微发育;鼻切迹浅,位于前臼齿列之前,由前颌骨和鼻骨构成;眼眶大,眶前缘位于M1后部上方,眶下孔位于DP3-4之上;基蝶骨向后向中央逐渐加厚,末端隆起;翼蝶骨很大,从腹面看向后向背侧扩展,末端形成三角形的翼蝶骨突,覆盖在卵圆孔上;岩骨岬部表面有内颈动脉及其分支留下的3条沟痕;最内侧的为内颈动脉内侧沟,沿着岬部弯曲前行至最前部;镫骨动脉沟短小,横跨在圆窗前腹侧;岬动脉沟最长,起始于卵圆窗前内侧,沿岬部向前延伸;弓形下窝所在位置平滑,无凹陷。S.magister乳颊齿主要特征如下:DP2冠面大致呈三角形,前窄后宽,前缘较尖,长明显大于宽;外脊上仅有一个中央主尖前尖,一个非常不明显的小棱(可能为雏形的原脊)紧贴在前尖后舌侧壁上;前、后附尖不明显。DP3冠面呈梯形,与DP2相比明显增大,亚臼齿化,前附尖和后附尖略大,原、后脊明显。前尖大,后尖尚未分离;原尖很弱,几乎无法辨认,原脊低且不发育;次尖大而钝,比原尖更靠舌侧,后脊比原脊略发育,中部具小的后小尖;后脊在次尖处拐向后唇侧,使得磨蚀面呈V形。DP4冠面近方形,完全臼齿化,后尖已从外脊上分化出来,比前尖稍小,向舌侧倾斜,后尖肋明显;舌侧尖、脊发育完好,原尖和次尖大而钝,原脊、后脊近乎平行,比DP3的更高更长;两条脊分别在原尖和后尖处拐向后唇侧方,形成V形的磨蚀面。S.magister在由幼年向成年转变的过程中,主要变化趋势如下:1)吻部特征不同,主要表现为鼻切迹的位置、形态以及与之相�
李萍王元青
关键词:内蒙古二连盆地始新世头骨
EARLY EOCENE PERISSODACTYLS(MAMMALIA)FROM THE UPPER NOMOGEN FORMATION OF THE ERLIAN BASIN,NEI MONGOL,CHINA
Two species of perissodactyls from the upper part of the Nomogen Formation(Bumbanian,Early Eocene)in the Erlia...
王元青金迅白滨李萍倪喜军李茜孟津毕丛山Daniel L.GEBO
关键词:PERISSODACTYLABIOSTRATIGRAPHY
安徽潜山古新世混兽目(哺乳纲)一新属被引量:1
1995年
产于潜山盆地中古新统望虎墩组上段的混兽目(Mixotheridia)的新属种─—周氏安徽兽(Waniachowigen.etsp.nov.),主要特征是:齿式?·1·3(?)2+?/?·1·3·3,上颊齿外架窄,外中凹浅,附尖不发育,P5后尖明显,臼齿向后显著变小,P5及M3下跟座均具两个小尖。与该目中两个科Zhelestidae、Zalambdalestidae的成员相比,Wania在牙齿结构上更接近于Zhelestidae的成员,而且它不具有Zalambdalestidae科的典型特征,本文暂将它归入Zhelestidae科中。
王元青
关键词:古新世哺乳动物纲新属
义县组同位素年代新证据及土城子组^(40)Ar/^(39)Ar年龄测定被引量:83
2001年
重新采集了中国辽宁北票地区四合屯和恒道子义县组下部的火山灰样品以及下伏土城子组上部的火山灰样品,分别对样品中的透长石和黑云母单晶进行了40Ar/39Ar全熔融分析和阶段加热分析,结果显示:四合屯和恒道子的义县组与四家子的土城子组3组透长石单晶样品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25.0±0.18(1SD)±0.04(SE)),(125.0±0.19(1SD)±0.04(SE))和(139.4±0.19(1SD)±0.05(SE))Ma,都显示义县组(还包括土城子组上部)时代为早白垩世;3组黑云母单晶样品的阶段加热分析和等时线对比作图都显示Ar体系受到了明显的干扰,含有被捕获的过剩Ar成分,反映其年龄比义县组的实际年龄偏老.四合屯和恒道子透长石40Ar/39Ar全熔融年龄和四合屯相同地点锆石U-Pb年龄(125 Ma)的吻合进一步证明,四合屯火山灰样品没有受到后期热事件的扰动,义县组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期.土城子组的时代可能不早于晚保罗世,至少其上部可归于早白垩世.
C.C.SwisherⅢ汪筱林周忠和王元青金帆张江永徐星张福成王原
关键词:^40AR/^39AR年龄义县组土城子组湖相沉积
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化石层的地层关系与时代讨论被引量:19
2005年
近年来详细的野外区域地质调查发现, 道虎沟化石层的分布并非仅仅局限在道虎沟村附近, 还断续出露于相邻其他几个地区. 道虎沟化石层角度不整合在复杂的基底地层之上, 岩石地层层序由三部分组成, 其中下部为夹红色页岩沉积, 这一地层曾经被误认为是下伏土城子组. 野外大规模化石发掘显示, 道虎沟层的化石主要富集在上部地层的湖相页岩中; 由于后期强烈的构造改造, 地层在多处发生褶皱倒转. 新发现的地层接触界线清楚地证明, 一直被认为是'上覆'地层的髫髻山组中酸性火山熔岩(同位素年龄159~164 Ma)实际上为其下伏地层, 道虎沟化石层的时代不可能早于这一年龄, 也不可能是中侏罗世'九龙山组'. 目前的化石发现和研究显示, 叶肢介和昆虫组合所反映的时代要早于脊椎动物化石所代表的时代, 如辽西螈、热河翼龙和带羽毛的手盗龙类等与义县组同一类群的分子非常相似. 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可靠的热河生物群鱼类化石, 但是这一地层的脊椎动物化石组合更接近于早白垩世热河群. 道虎沟层与热河群无论从沉积地层特征、火山活动和脊椎动物群面貌都很相似, 属于相同的火山-沉积旋回, 化石动物群可能代表了热河生物群最早的记录.
汪筱林周忠和贺怀宇金帆王元青张江永王原徐星张福成
关键词:义县组地层层序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化石层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