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泉
-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活检并发症45例的发生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活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对180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活检患者,采取肺穿前、中、后全程跟踪扫描,以确定有无并发症。结果 180例出现并发症45例,发生率为25%,其中气胸27例,占并发症的60%,肺出血18例,占并发症的40%。结论为减少CT引导下经皮肺穿活检并发症的发生,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
- 王作泉
- 关键词:经皮肺穿活检并发症
- 64排螺旋CT颈动脉造影扫描技术临床应用及影响图像质量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临床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64-MSCTA)扫描技术诊断应用价值,并对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35例行颅颈64-MSCTA检查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35例患者均行颅颈64-MSCTA检查,评价患者颈动脉的成像质量。结果:35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经检查发现颅颈部动脉存在不同程度狭窄及闭塞的患者25例,病变患者中发现病变血管共43支:轻度狭窄12支,占27.9%;中度狭窄15支,占34.9%;重度狭窄9支,占20.9%;闭塞7支,占16.3%。59支可评价颈动脉,不同血管分段可评价血管的显示率分别为:颈动脉起始段为94.9%;颈动脉颅外段为98.3%;颈动脉颅内段为86.4%;总体的可评价血管的显示率为93.2%。结论:临床64-MSCTA对于颈动脉成像的质量比较高,而对于颅外段成像的质量相对比较好。64-MSCTA对于临床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疾病的诊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作泉
- 关键词:64排螺旋CT颈动脉狭窄血管造影术图像质量
- 多层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活检60例
- 2007年
- 王作泉王毅
- 关键词:肺肿瘤肺穿刺X线计算机活组织检查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外周性病变78例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外周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以及安全性。方法78例肺部外周性病变患者行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统计其诊断准确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78例均获取足够合格的组织标本,穿刺成功率100%;72例经穿刺得以确诊,总确诊率92.3%(72/78),其中恶性病变52例,50例为穿刺证实;良性病变26例,其中穿刺证实22例。未能确诊的6例,其中3例经手术后证实恶性病变2例、结核1例,另3例经试验性治疗后诊断为良性病变。并发症3例均为气胸。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有效的肺部病变诊断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并发症少、诊断准确性高的特点。
- 郭永忠秦志强吕劲龙胜泽王毅王作泉
- 关键词:肺疾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 多层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活检技术分析与探讨
- 本文介绍了本科2004年10月与临床科室合作开展CI、引导下经皮肺穿活检项目治疗20例病人的情况和过程,浅谈了取得的效果。
- 王作泉王毅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经皮肺穿活检
- 文献传递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扫描技术临床应用效果评价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A)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分析影响血管图像质量的因素。方法选择100例(其中13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3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复查)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分析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结果 100例被检者中35例CT未见异常,65例见冠状动脉各段各分支血管有不同程度的钙化斑块和狭窄(其中10例因心率>80次/min,或因吸气,屏气不好,致使部分三维冠状动脉血管图像显示欠佳,出现阶梯样伪影;11例可疑为心肌桥;3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复查,见搭桥血管形成;13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见支架管腔通畅,无明显再狭窄现象)。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好,诊断准确率高,可做为冠状动脉疾病的筛选手段及冠状动脉术后复查首选方法,图像质量受心率、呼吸和对比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 王作泉官晓晖李传
- 关键词: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体层摄影术
- 两肺门巨大肿块型隐原性机化性肺炎一例
- 2007年
- 秦志强韦海明龙胜泽王作泉韦月梢陈锟
- 关键词:隐原性机化性肺炎肺门肿块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抗生素治疗痰细菌培养
- 《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对我院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和临床结果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评价我国《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对我院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诊断和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5~2007年所有PTE住院病例的临床资料,以2004年12月我院按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开展PTE规范化诊疗为时间界限,比较按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开展PTE规范化诊疗前后PTE诊断情况和临床结果。结果开展PTE规范化诊疗前近10年期间我院诊断PTE19例,占同期住院病例的0.01%,医院内病死率为36.84%。开展PTE规范化诊疗后诊断PTE63例,占同期住院病例的0.07%,病死率为12.70%。呼吸内科在开展PTE规范化诊疗前后PTE病例分别占同期住院病例的0.05%(4/7928)和1.28%(49/3843),医院内病死率为2.04%。结论遵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诊断和治疗PTE显著提高了我院尤其是呼吸内科的PTE病例数,降低了该病的医院内病死率。
- 秦志强龙胜泽陆爱玲王毅王作泉
-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症预后
- 多层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活检技术分析与探讨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活检对肺部肿块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对操作技术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金属栏栅网的应用,为准确选择穿刺点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提高了穿刺的准确率,缩短了整个操作时间,对20例肺部肿块病人行...
- 王作泉王毅
- 关键词:肺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活组织检查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