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鼠脑
  • 2篇米诺环素
  • 2篇脑内
  • 2篇环素
  • 2篇干预
  • 1篇蛋白
  • 1篇血管
  • 1篇血脑
  • 1篇血脑屏障
  • 1篇血脑屏障通透...
  • 1篇预治疗
  • 1篇原代培养
  • 1篇早期干预
  • 1篇神经内镜
  • 1篇神经内镜技术
  • 1篇神经外科
  • 1篇神经外科手
  • 1篇神经外科手术
  • 1篇食管
  • 1篇食管癌

机构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陕西省肿瘤医...

作者

  • 5篇师蔚
  • 5篇濮璟楠
  • 3篇刘重霄
  • 3篇王睿智
  • 2篇周任
  • 2篇孙建军
  • 1篇高李贵
  • 1篇谢延风
  • 1篇王芳茹
  • 1篇唐文渊
  • 1篇陈博

传媒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神...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鼠脑出血后脑内VEGF、NGF、HSP70表达和BBB通透性变化与应用MC干预治疗及机制研究
师蔚王子璋濮璟楠王睿智郭振宇刘重霄孙建军高李责周任
米诺环素早期干预脑出血:对大鼠脑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热休克蛋白70表达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后不同时间点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通透性的变化和脑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热休克...
师蔚王子璋濮璟楠王睿智郭振宇刘重霄孙建军高李贵周任
神经内镜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展望被引量:7
2011年
神经内镜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属微创神经外科范畴。神经内镜手术较传统神经外科手术,具有可直视下操作、手术创伤小、省时、预后好等优点,并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病变发挥重要作用,在某些方面具备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不可替代的优势。
师蔚濮璟楠
关键词:神经内镜技术神经外科手术
食管癌相关基因4在体外纯化培养大鼠脉络丛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食管癌相关基因4(esopageal cancer related gene 4,ECRG4)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大鼠脉络丛上皮细胞(choroid plexus epithelial cells,CPECs)中表达的情况。方法 :分离纯化培养新生1 d斯泼累格·多雷大鼠(Sprague-Dawley rats,SD Rats)CPECs,并进行传代培养,分为原代培养组(A组)、传1代培养组(B组)和传2代培养组(C组)、原代培养干预组(D组,使用氯化锰给予毒化),并应用qRT-PCR法、Western blot法及ELISA法分别检测ECRG4在各组CPECs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qRT-PCR法检测ECRG4 mRNA在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的CPECs中的表达:B组ECRG4 mRNA表达高于A、C 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A、C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D组与A组比较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Western blot法ECRG4蛋白在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的CPECs中的表达:B组ECRG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组及C组,C组ECRG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A组ECRG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D组,A、D 2组ECRG4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③ELISA方法检测ECRG4在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的CPECs中的分泌情况:B组高于A、C 2组,A组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A、B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1)。结论:通过对ECRG4在CPECs中的表达研究,提示ECRG4可能参与CPECs对损伤的反应,并影响了CPECs的生物学特性,为ECRG4在神经再生中的作用研究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
陈博谢延风师蔚濮璟楠刘重霄王芳茹唐文渊
关键词: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纯化培养
米诺环素对大鼠脑出血后bF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米诺环素(MC)对实验性脑出血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110只,随机分为ICH组(n=50)、MC组(n=50)及假手术组(n=10),ICH组、MC组随机分为1、2、4、7和14d5个亚组(n=5),假手术组以建模后4d为总体对照点(免疫组化法n=5,RT-PCR法n=5)。采用Ⅳ型胶原酶注射法建立脑出血模型,MC组6h后腹腔注射MC(首次剂量:造模后6h腹腔注射MC(Sigma)45mg/kg,此后每12小时给予MC 22.5mg/kg)。ICH对照组及假手术组腹腔注射同等量的生理盐水。免疫组化及RT-PCR法检测bFGF的表达。结果血肿周围脑组织中胞浆内呈现棕黄色为bFGF阳性细胞,bFGF在神经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均有表达。在4天时达高峰,各时间点ICH对照组和MC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bFGF mRNA的表达水平4d时达到最高,而MC在1、2、4及7d各时间点均能减少VEGF mRNA的表达。结论 MC可降低大鼠脑出血后bFGF表达。
王睿智师蔚濮璟楠王子章
关键词:脑出血米诺环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