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竹娟

作品数:11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省邗江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地理
  • 7篇教学
  • 4篇地理教学
  • 4篇理教
  • 3篇思维
  • 2篇知识
  • 2篇试题
  • 2篇思维能力
  • 2篇理学
  • 2篇高中地理
  • 2篇高中地理教学
  • 2篇高考
  • 1篇导学
  • 1篇地理高考
  • 1篇地理高考试题
  • 1篇地理教材
  • 1篇地理课
  • 1篇地理课堂
  • 1篇地理空间思维
  • 1篇地理思维

机构

  • 11篇江苏省邗江中...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扬州中学教育...

作者

  • 11篇潘竹娟
  • 1篇陈军

传媒

  • 4篇中学地理教学...
  • 4篇地理教育
  • 2篇地理教学
  • 1篇江苏教育(中...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考试题对空间思维能力考查的变化及其教学启示——以近三年江苏地理高考试题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地理空间结构思维、空间形象思维、空间综合思维是地理空间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2014年和2015年江苏高考地理试题对这三种思维的考查不断变化,难度也在上升。针对高考试题的变化和学生空间思维的缺陷,采取相应措施,以切实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潘竹娟
关键词:地理空间思维
高中地理教学中对新教材的探讨被引量:5
2002年
潘竹娟
关键词:地理教学地理教材教材结构地理知识
地理教学中科学精神的培养
2001年
全面提高国民科技素质迫在眉睫、学生热爱科学、坚持不懈、顽强拼搏、求实创新、勇于献身的科学精神也亟待培养.
潘竹娟
关键词:地理教学
地理小班学习环境的建构
2004年
江苏省最近几年高考模式为“3+1+1”(3为语数外,“+1+1”为除语数外学生自主选修的科目),由于各种原因,选择地理的学生一般人数少(多则二、三十,少则十几个),认知水平低,学习习惯较差,但其中又不乏几个成绩较好,且对本学科极感兴趣的学生。面对如此现状。
潘竹娟
关键词:地理教学学习环境情境会话
提升思维能力 矫正解题顽症
2010年
一、以思维的灵活性矫正概念性错误 在一组选择题中不能判断出“飞机越过1800经线时日期加一天”为错误选项;不能想到某一点处于赤道、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发生方向偏转;甚至不能及时判别某一点是处于低纬度还是中纬度;图文信息中已知背景条件是6月22日,却想不到此时北半球任意一地昼夜状况应该是昼最长、夜最短,
潘竹娟
关键词:思维能力解题图文信息选择题北半球
新课程对“生活化”地理课堂的诉求——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为课例被引量:3
2009年
[问题缘起]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提高人的生活能力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强调:“教育应该充实人的生活,使儿童能够适应生活,更新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则更进一步强调:“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可见,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都强调生活与教育的一致性,都突出生活的教育意义。
潘竹娟朱雪梅
关键词:正午太阳高度课例诉求教育即生活
2016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七
2016年
潘竹娟茅娉婷陈军
关键词:高考地理海表温度汽车尾气排放技术创新能力泥石流模拟试题
构建“认知停靠港”,实现“有意义学习”被引量:3
2011年
避免机械学习,实现有意义学习是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重要举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他认为有意义学习条件主要是:学习材料可以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联系;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具备与新知识相联系的知识准备;学生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潘竹娟
关键词:学生认知结构知识准备机械学习奥苏贝尔心理学家
深度阅读课本图像 提升地理学习能力
2012年
“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地理学习能力通常是指学习地理知识、技能和运用它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核心应该是地理思维能力。笔者认为,高三复习过程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的提升,其基本途径之一,是以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为依据,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教材,包括其中的图像。本文主要探讨深度阅读教材(以鲁教版为例)图像的方法。
潘竹娟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阅读教材地理思维能力课本学科素养
有效矫正教学行为的偏差——“自主·导学”的地理课堂新气象
2016年
运用"多元交互式"评价体系中的"课堂观察系统",我校地理课堂经过近4年的"循环跟进式"研究,教师在递进式循环中矫正偏差行为,重塑课堂结构、课堂师生行为、课堂教师评价语言,形成了较为理想的"自主·导学"课堂。
潘竹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