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滕炜鸣

作品数:78 被引量:236H指数:10
供职机构: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25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4篇经济管理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8篇扇贝
  • 21篇虾夷扇贝
  • 13篇石磺
  • 13篇瘤背石磺
  • 11篇养殖
  • 9篇刺参
  • 8篇繁殖
  • 7篇育种
  • 6篇脂肪酸
  • 6篇饲料
  • 5篇性腺
  • 5篇性腺发育
  • 5篇生物学
  • 5篇家系
  • 5篇饵料
  • 5篇存活
  • 4篇筛绢
  • 4篇生长率
  • 4篇特定生长率
  • 4篇耐高温

机构

  • 63篇辽宁省海洋水...
  • 7篇上海水产大学
  • 7篇上海海洋大学
  • 6篇大连海洋大学
  • 4篇江苏省滩涂生...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锦州医科大学
  • 2篇锦州市科学技...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江苏省淡水水...
  • 1篇枣庄学院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盘锦光合蟹业...

作者

  • 77篇滕炜鸣
  • 45篇王庆志
  • 35篇刘项峰
  • 35篇张明
  • 33篇于佐安
  • 25篇谢玺
  • 24篇李华琳
  • 24篇李大成
  • 19篇付成东
  • 19篇李石磊
  • 16篇刘忠颖
  • 13篇吴旭干
  • 13篇李文姬
  • 13篇周遵春
  • 12篇成永旭
  • 12篇刘卫东
  • 9篇杨筱珍
  • 7篇胡冰
  • 6篇林杉杉
  • 6篇王笑月

传媒

  • 13篇水产科学
  • 6篇大连海洋大学...
  • 5篇水产学报
  • 4篇河北渔业
  • 2篇上海水产大学...
  • 2篇海洋渔业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齐鲁渔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渔业经济
  • 1篇中国水产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Zoolog...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2013年全...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年份

  • 3篇2024
  • 8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适合花刺参生长及促熟的配合饲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参配合饲料,尤其是适合花刺参生长及促熟的一种配合饲料。本发明根据花刺参食物组成特点,添加高比例蛎壳粉作为主要原料制作适合花刺参配合饲料。该饲料包括如下组分(重量比):马尾藻粉10%,鼠尾藻粉10%,大叶藻...
李石磊陈远宋坚常亚青张明滕炜鸣王庆志付成东宋永刚
文献传递
成体瘤背石磺脂类和脂肪酸组成被引量:7
2008年
测定和比较了成体瘤背石磺的肌肉、肝胰腺、两性腺和卵黄腺指数、水分含量、总脂(TL)含量、脂类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瘤背石磺的肌肉指数为57.31%,显著高于其他3种组织(P<0.05);肌肉和两性腺中的水分含量为80%左右,肝胰腺中的总脂/湿质量含量为8.23%,显著于其他3种组织(P<0.05)。(2)成体瘤背石磺各种组织总脂主要由磷脂(PL)、胆固醇(Cho)、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酰(TG)和甘油一酰(MG)组成;肌肉中的PL/TL高达85.24%,显著高于其他3种组织(P<0.05);肝胰腺中PL/TL含量仅为41.77%,显著低于其他组织(P<0.05);肝胰腺中的FFA/TL达44.99%,显著高于其他组织。(3)成体瘤背石磺肝胰腺中的总饱和脂肪酸(∑SFA)含量达34.93%,显著高于其他3种组织(P<0.05);两性腺中总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仅为18.96%,显著低于其他3种组织,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两性腺(40.60%)、卵黄腺(33.21%)、肌肉(30.85%)、肝胰腺(21.00%)。肌肉中C20:4n6(A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两性腺中的C22:5n3(DPA)含量高达10.34%,4种组织中的C20:5n3(EPA)含量均显著大于C22:6n3(DHA)含量。由此可见,PL和PUFA对于瘤背石磺的两性腺发育具有十分重要作用,肝胰腺中高含量的FFA可能与其旺盛的脂类代谢有关,肌肉、卵黄腺和两性腺具有较高的脂类营养价值。
吴旭干滕炜鸣唐伯平成永旭于智勇周波杨筱珍
关键词:瘤背石磺成体脂类脂肪酸
辽河口四角蛤蜊繁殖周期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对辽河口海域四角蛤蜊的繁殖周期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2018年3—10月,每月采集样品1次,进行四角蛤蜊的测量、组织学观察及条件指数(软体部干质量占壳干质量的百分比)分析,同时测定该海域的水温、盐度和叶绿素a含量。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该海域四角蛤蜊每年排放配子2次,分别在4—6月与10月上旬,且第一次配子排放持续时间较长;配子成熟及排放期间,水温为15~21℃,叶绿素a含量较高。该海域雌、雄个体数量差异不明显,雄性略多,有雌雄同体现象。条件指数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四角蛤蜊配子排放后,6—9月为恢复期,由6月的最低值8.66逐渐升至9月的14.43。
刘项峰谢玺陈微朱守维滕炜鸣李大成李晓东王庆志
关键词:四角蛤蜊繁殖周期
虾夷扇贝海区半人工采苗技术研究
李文姬薛真福李华琳张明王伟东王志松鲁学辉王军王诗欢刘项峰臧有才滕炜鸣张青波刘卫东于佐安
《虾夷扇贝海区半人工采苗技术研究》项目,由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下达。虾夷扇贝是国外引进种,由于我国没有该种的自然分布,20多年来增养殖用苗种全部依赖于全人工育苗。随着虾夷扇贝增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几年在大连的黄、渤沿海,...
关键词:
关键词:虾夷扇贝半人工采苗海区采苗
刺参与日本囊对虾的池塘混养效果研究
2018年
为探明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混养日本囊对虾Penaeus japonicus的适宜搭配比例,通过在刺参养殖池塘围隔中进行日本囊对虾生态混养试验,比较了不同密度搭配比例下刺参(10、15 ind./m^2,湿体质量为6.05 g±3.15 g)与日本囊对虾(0、2、4、8 ind./m^2,湿体质量为0.89 g±0.36 g)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经过4个多月的混养试验,刺参生长状况与混养日本囊对虾的密度大小无显著相关性,混养日本囊对虾对主养品种刺参的生长无显著性影响(P>0.05);日本囊对虾的生长主要受自身养殖密度的影响,其密度越小,存活率越高,生长速度越快;与刺参混养的两个2 ind./m^2对虾密度组最终体质量(33.90、32.47 g),显著高于4 ind./m^2对虾密度组(25.48、25.16 g)和8 ind./m^2对虾密度组(20.29、21.63 g)(P<0.05)。研究表明,综合分析产量与经济效益时,刺参搭配混养4 ind./m^2密度组的日本囊对虾经济效益最高,本研究结果可为参虾池塘生态混养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滕炜鸣王庆志周遵春迟进坤刘思昱谢玺李华琳张明
关键词:刺参日本囊对虾混养
一种虾夷扇贝高出柱率高品质脂肪酸闭壳肌家系选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虾夷扇贝高出柱率高品质脂肪酸闭壳肌家系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家系建立、幼贝育成、获得高出柱率高品质脂肪酸闭壳肌家系,前述的高出柱率高品质脂肪酸闭壳肌家系,是通过生长性状及脂肪酸组分来评定,生长性状包括壳...
王庆志谢玺滕炜鸣刘卫东于佐安李华琳李大成张明周遵春高颖
一种刺参骨片密度的定量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刺参骨片密度的定量方法,包括刺参体重测定、麻醉、乙醇脱水、组织解剖、骨片提取、清洗与密度定量等步骤;通过麻醉使刺参体壁完全伸展,有利于缩短低温脱水时间及获得相对均一的组织块;通过乙醇进行低温脱水,使刺参体壁...
谢玺李大成王庆志孙永欣滕炜鸣曲亮于佐安刘项峰李华琳刘忠颖郑杰
虾夷扇贝脓胞病病原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被引量:20
2012年
开展对大连市长海县附近养殖海域近几年夏季出现的大规模虾夷扇贝死亡现象的研究,能为虾夷扇贝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治提供基础理论支持。以患病虾夷扇贝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病变组织进行细菌分离、提纯培养,并采用人工感染试验确定虾夷扇贝脓胞病的病原性质;通过生理生化特性、16SrRNA基因部分序列和药物敏感性测定,对虾夷扇贝脓胞病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从患病组织中分离出的其中一株细菌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为虾夷扇贝脓胞病的病原菌,在水温19℃、注射浓度为1.09×105CFU/mL的条件下,该菌有较强的致病性。通过对该病原菌的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16SrRNA基因部分序列分析,确定虾夷扇贝脓胞病的病原为查氏弧菌。
滕炜鸣李文姬张明于佐安李石磊刘项峰李华琳付成东
关键词:虾夷扇贝
四种饵料对瘤背石磺生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比较了螺旋藻粉(A组)、玉米粉(B组)、面粉(C组)和发酵猪粪(D组)四种饵料对成体瘤背石磺摄食、成活、产卵量和卵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饵料对亲本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各组成活率均在90%以t,面粉对亲本瘤背石磺具有较好的诱食性,发酵猪粪组的瘤背石磺摄食量较小;(2)B、C两组亲本的产卵总量明显大于A、D两组,其平均产卵量分别为每只亲本7.27×10^4个和6.79×10^4个,A、D两组亲本的平均产卵量仪为B、C两组的70%左右。B、C两组亲本的产卵高峰出现在8月26日左右,而A、D两组则出现在8月28—30日之间;(3)A组胚胎发育速度较快,孵化率达73.97%,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5),C组孵化率次之(38.26%),D组胚胎孵化率最低(7.71%),且胚胎发育不同步,孵化时间长达19—22d。由此可见,面粉和玉米粉有利于提高瘤背石磺亲本的产卵量,螺旋藻粉组亲本的胚胎具有较高的孵化率。
吴旭干唐伯平滕炜鸣成永旭王金峰周波胡冰杨筱珍
关键词:瘤背石磺饵料生殖性能孵化率
虾夷扇贝高品质脂肪酸闭壳肌家系选育被引量:4
2019年
以虾夷扇贝闭壳肌重量与脂肪酸组成为主要筛选指标,通过对不同选育家系的生长性状进行比较,在筛选出闭壳肌高出柱率家系的同时,以EPA、DHA和ω-3/ω-6脂肪酸比值等重要营养性状作为参考指标进行家系筛选。结果显示,在12个选育家系中,B04、B05、B10家系的出柱率优势最显著;各家系闭壳肌的EPA+DHA占总脂肪酸45%以上,ω-3/ω-6脂肪酸比值范围为10.94~12.69,家系B03、B05、B06、B07、B10、B11与B12在闭壳肌脂肪酸含量上具有更高选育价值;综合分析,判定B05和B10为虾夷扇贝闭壳肌高出柱率且高品质脂肪酸家系。研究表明,虾夷扇贝的生长与闭壳肌的主要脂肪酸组成没有显著相关性,以闭壳肌脂肪酸含量与生长性状指标进行虾夷扇贝复合性状选育是可行的,本研究结果可以为扇贝选择育种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谢玺王庆志许有燊滕炜鸣陈炜刘卫东于佐安张明周遵春
关键词:虾夷扇贝家系育种闭壳肌脂肪酸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