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母明力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证论治
  • 2篇辨证
  • 2篇辨证论治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证治
  • 1篇知心
  • 1篇认知心理
  • 1篇认知心理学
  • 1篇伤寒
  • 1篇伤寒论
  • 1篇中医
  • 1篇中医研究
  • 1篇中医研究生
  • 1篇问卷
  • 1篇问卷调查
  • 1篇理学
  • 1篇脉证
  • 1篇金匮
  • 1篇金匮要略

机构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母明力
  • 1篇贾春华
  • 1篇柯李
  • 1篇郭瑨
  • 1篇邸彪
  • 1篇谢菁
  • 1篇谷浩荣

传媒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对中医研究生辨证论治过程的问卷调查及思考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利用客观化的研究方法,从认知角度更好地反映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过程,了解其认知特点。方法:利用认知心理学问题解决的研究思路,采用心理学问卷测量方法编制测量工具,随机选取了104名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级中医研究生,针对中医辨证论治过程中症状表征、治疗立法、处方用药3个主要环节进行了初步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症状表征环节,大多数被试者认为"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和"风性动摇"特征分别在诊断外感病和内伤病时最具指导意义;倾向从八纲辨证(寒热、表里、虚实)和六经辨证角度进行症状的综合表征;在判断某个证候的典型症状时具有较一致的倾向;当症状与舌象的寒热、虚实属性发生矛盾时,倾向"取症舍舌"。治疗立法环节,大多数被试者倾向选择"先表后里"、"先实后虚"、"先急后缓"的治疗策略。处方用药环节,大多数被试者倾向选择某首或两首以上的方剂作为治疗方案。结论:首先,问卷结果呈现大多数的一致性,说明被调查的研究生具有较良好的中医药知识架构,中医辨证论治过程呈现出某种学科的规律性。其次,问卷结果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说明辨证主体的认知结构和心理表征方式具有差异性,客观上反映了中医辨证模式的多样性、治疗用药的灵活性等认知特点。
谢菁柯李郭瑨母明力谷浩荣邸彪贾春华
关键词:中医辨证论治问卷调查中医研究生
基于问题解决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研究
上世纪六十年代,认知心理学作为新兴的认知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是探索人们如何获取知识和使用知识一门学问。认知心理学所探讨的问题,涉及人类心理活动的深层次心理机制及其过程,诸如,知觉、记忆、问题解决等心...
母明力
关键词:伤寒论金匮要略认知心理学辨证论治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