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军华
- 作品数:47 被引量:172H指数:8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性抗体的作用靶位分析
- 2001年
- 电鳐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单克隆抗体3F3在与酶分子结合的同时可强烈地抑制电鳐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已有的实验结果表明,3F3不仅可以抑制酶对于乙酰胆碱的水解能力,还可以抑制酶对于乙酰靛酚的水解作用[1,2].
……
- 王玉霞李凤珍武军华郭崇志孙曼霁
- 关键词:乙酰胆碱酯酶单克隆抗体
- 板蓝根α-葡聚糖佐剂提高H1N1流感疫苗免疫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研究板蓝根α-葡聚糖对H1N1流感疫苗免疫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00μg α-葡聚糖按+H1N1流感病毒裂解液3μg给每只小鼠一次性肌内注射。分别在免疫后3,5,8,10,12和14 d采血,ELlSA法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和亚类抗体滴度;MTT法测定小鼠脾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增殖反应;ELl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干扰素γ( lFN-γ)、白细胞介素4( lL-4)、lL-12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含量;流式细胞术测定脾细胞中CD3^+, CD19^+, CD4^+, CD8^+T细胞亚群百分率。结果板蓝根α-葡聚糖对人用H1N1流感疫苗抗原显示优良的佐剂作用,初次免疫后5 d即能促进特异性抗体的生成,抗体亚型主要为lgM。免疫后5~14 d,总抗体及亚类lgG1, lgG2a和lgG2b滴度持续升高,lgG3在免疫8 d达峰,之后无明显变化。 lgA滴度水平最低,且随时间无明显变化。α-葡聚糖显著促进H1N1流感疫苗免疫小鼠脾T 细胞和B 细胞增殖(增殖率分别为44.2%和37.8%),促进脾细胞分泌 lFN-γ( P<0.01)和lL-12( P<0.05),刺激胸腺细胞分泌lL-4( P<0.01);与单独抗原组相比,联用α-葡聚糖明显提高免疫小鼠脾 CD3^+细胞百分率(P<0.01)及 CD3+/CD19+比值(P<0.01),提高 CD8^+T 细胞百分率,降低CD4^+/CD8^+比值( P<0.01)。α-葡聚糖能激活巨噬细胞,促进TNF-α的分泌。结论板蓝根α-葡聚糖能显著提高免疫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 文松李倩贾培媛赵修南武军华麻浩张永平王玉霞单俊杰王海南
- 关键词:板蓝根流感疫苗抗体生成
- 膨化脱毒处理后蓖麻籽粕中蓖麻毒素的检测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检测膨化脱毒蓖麻籽粕中的残余毒素。方法蓖麻籽粕经过粉碎、匀浆及离心后得到匀浆上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免疫印迹、金标免疫层析试纸检测蓖麻籽粕在PBST匀浆上清中的蓖麻毒素;应用细胞生长抑制实验测定蓖麻籽粕在生理盐水匀浆上清的细胞毒性。结果经双夹心ELISA检测蓖麻原粕匀浆含有较高浓度的蓖麻毒素,达到0.25 mg/g;对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应用蓖麻毒素检测试纸显示强阳性条带。应用试纸条检测经加热膨化处理后的样品只显示微弱条带。ELISA检测结果表明加热膨化处理后蓖麻籽粕中的毒素含量明显下降,脱毒率达到99%以上。加热膨化处理后样品的匀浆上清在高浓度时对细胞生长仍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与原粕比较细胞毒性明显下降;应用免疫印迹检测蓖麻籽粕结果与ELISA和细胞实验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将ELISA、免疫印迹和免疫层析试纸相结合,建立了有效检测蓖麻籽粕中残余蓖麻毒素的方法,为蓖麻籽粕脱毒处理样品的质量检测及其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 武军华李倩董娜王玉霞贾培媛梁晓赵元忠
- 关键词:蓖麻毒素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免疫印迹
- 成年糖尿病患者细菌性尿路感染的治疗被引量:2
- 2003年
- 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细菌感染之一 ,单纯性尿路感染多发生于健康的成年女性且易于治疗 ,并发性尿路感染则难以治疗且容易复发。糖尿病是可能并发尿路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简单介绍了成年糖尿病患者有症状和无症状型尿路感染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方面的特殊性。重点介绍了对糖尿病尿路感染病人的治疗和预防策略 ,包括抗生素疗法。
- 滕霞武军华
- 关键词:尿路感染糖尿病合并症抗生素疗法
- 茯苓多糖PCP-Ⅰ和PCP-Ⅱ作为疫苗佐剂的免疫原性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研究茯苓多糖(PCP)中PCP-Ⅰ和PCP-Ⅱ作为疫苗佐剂的免疫原性。方法 1采用钥孔戚血蓝蛋白(KLH)和牛血清白蛋白(BSA)为载体蛋白分别与PCP-Ⅰ或PCP-Ⅱ连接制备免疫抗原KLHPCP-Ⅰ和KLH-PCP-Ⅱ及筛选抗原BSA-PCP-Ⅰ和BSA-PCP-Ⅱ。KLH-PCP-Ⅰ和KLH-PCP-Ⅱ分别与弗氏佐剂联用id免疫家兔2次,ELISA检测家兔血清中抗多糖抗体。2PCP-Ⅰ或PCP-Ⅱ单独im免疫小鼠2次,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多糖抗体。3PCP-Ⅰ或PCP-Ⅱ为佐剂分别配伍重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 Ag)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灭活疫苗(PRRSV)im或sc免疫小鼠2次,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多糖抗体。结果1KLH-PCP-Ⅰ或KLH-PCP-Ⅱ与弗氏佐剂联用免疫2次,可产生抗KLH和抗多糖抗体。2PCP-Ⅰ或PCP-Ⅱ单独im免疫小鼠2次,检测出低水平Ig M抗体,未检测出IgG抗体。3HBs Ag或PRRSV抗原联用PCP-Ⅰ或PCP-Ⅱ免疫小鼠2次,未检出抗多糖IgG抗体。结论 PCP-Ⅰ和PCP-Ⅱ本身免疫原性较弱,作为疫苗佐剂可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李海霞刘坤璐李文斐贾培媛于卫立武军华胡涛王玉霞单俊杰孙国辉
- 关键词:茯苓多糖佐剂
- 淫羊藿多糖及其组分和它们用于疫苗佐剂的用途
- 本发明涉及淫羊藿的多糖提取物,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从中药材淫羊藿叶中提取的淫羊藿总多糖及其其中的酸性糖组分和非糖组分,以及它们用于制备疫苗佐剂、疫苗制剂、疫苗组合物或抗体的用途。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所述淫羊藿总多糖及其组分的药...
- 王玉霞单俊杰朱婷贾培媛武军华赵修南刁玉林王晨宇段丹丹王佩瑞
- 文献传递
- 几种中药成分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0
- 1999年
- 目的:观察几种中药成分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激光多普勒流量仪动态监测脑软膜微循环的变化以及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培养法,比较不同药物的作用。结果:葛根总黄酮、三七总皂甙、氧化苦参碱、山莨菪碱、小檗碱均能扩张麻醉小鼠脑膜血管,增加局部血流量;前四者同时还明显加快血流速度,其中氧化苦参碱的作用与山莨菪碱类似,主要使高频运动红细胞增多。三七总皂甙尚能拮抗Glu介导的兴奋性毒性。结论:葛根总黄酮、三七总皂甙、氧化苦参碱、山莨菪碱、小檗碱对脑组织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作用的环节不尽相同。
- 马丽焱肖培根郭宝林武军华梁发权董泗建
- 关键词:脑膜微循环兴奋性毒性脑保护中药
- 蓖麻毒素细胞毒性及其中毒小鼠组织病理改变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蓖麻毒素对不同细胞的细胞毒性及小鼠各主要组织脏器毒性的基本病理改变。方法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1 ng/ml,10 ng/ml,100 ng/ml,1μg/ml)蓖麻毒素给药24 h对不同细胞株(Caco-2,MDCK,MDCK-MDR1,HepG2,H1299)的细胞活性的影响;经灌胃方式使小鼠中毒,中毒24 h观察蓖麻毒素对小鼠脏器的基本病理变化,测定相关生化指标,分析蓖麻毒素对小鼠肝肾损伤。结果不同浓度的蓖麻毒素对Caco-2,MDCK,MDCK-MDR1,HepG2和H1299细胞均有一定的毒性,随着毒素浓度的升高,细胞毒性亦呈上升趋势,有明显量效关系,其中MDCK细胞对蓖麻毒素最为敏感。病理学检测显示蓖麻毒素可致小鼠肾小球出血及部分肾血管内皮细胞缺如,肝细胞水肿、近端肠绒毛损伤、轻度坏死性肺炎并有炎性细胞浸润。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甘油三酯(TG)、肌酐(CREA)均升高,表明小鼠中毒3 h内肝功能和肾功能已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结论蓖麻毒素通过抑制蛋白质合成而导致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对蓖麻毒素具有不同的敏感性,表现为蓖麻毒素中毒早期,动物即可出现严重的肝、肾损伤。
- 董娜武军华贾培媛李倩温新宇冯泽国周建平王玉霞
- 关键词:蓖麻毒素细胞毒性病理改变
- PTD、HIF的ODD与肿瘤抑制基因的融合表达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蛋白转导域(PTD)、缺氧诱导因子(HIF)的氧依赖性蛋白降解结构域(ODD)和人肿瘤抑制基因的融合体,其表达产物为一个重组融合蛋白。该重组融合蛋白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在正常细胞中快速代谢,在肿瘤细胞中代谢...
- 王玉霞吴少平武军华贾培媛孙曼霁
- 文献传递
- 板蓝根总多糖及其组分和它们作为疫苗佐剂的用途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板蓝根总多糖及其组分和它们作为疫苗佐剂的用途。具体地,涉及从中药材板蓝根中提取的板蓝根总多糖及其中性多糖组分和酸性多糖组分,以及它们作为疫苗佐剂或用于制备疫苗组合物的用途。本发明还涉及包含...
- 单俊杰王玉霞姜威武军华贾培媛朱婷赵修南刁玉林王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