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阳文莺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海珠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2篇护理
  • 1篇宣教
  • 1篇血糖
  • 1篇远程
  • 1篇远程无线
  • 1篇脂微球
  • 1篇脂微球载体
  • 1篇脂微球载体制...
  • 1篇治疗糖尿病
  • 1篇治疗糖尿病周...
  • 1篇人文
  • 1篇人文护理
  • 1篇社区糖尿病
  • 1篇社区糖尿病患...
  • 1篇神经病
  • 1篇神经病变
  • 1篇糖尿病患者
  • 1篇糖尿病周围

机构

  • 4篇广东省第二人...

作者

  • 4篇欧阳文莺
  • 2篇徐谷根
  • 2篇杨茵
  • 1篇黄翠英
  • 1篇傅晓英
  • 1篇尹卓娜
  • 1篇黄雅丽
  • 1篇杨晓春
  • 1篇李敏
  • 1篇肖毅
  • 1篇蒋晓红
  • 1篇张明胜
  • 1篇农雪梅

传媒

  • 1篇新医学
  • 1篇现代医院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远程无线血糖监护系统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远程无线血糖监护系统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将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远程无线血糖监护系统进行血糖监护。对照组按照患者平时的生活习惯进行治疗观察。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谱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6个月及1年后,治疗组FBG、2 h PG、HbA1c、TC、TG、LDL、HDL及低血糖事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1年后,治疗组BMI优于对照组,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6个月后,治疗组FBG、2 h PG、HbA1c、TC、TG、LDL、HDL较前改善,而对照组2 h PG及LDL较前升高。1年后,治疗组的BMI、FBG、2 h PG、HbA1c、TC、TG、LD、HDL较前改善,而对照组2 h PG、HbA1c、TG及LDL较前升高。结论:远程无线血糖监护系统可以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对血糖、血脂及体重的控制,且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徐谷根尹卓娜杨晓春欧阳文莺肖毅张明胜杨茵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
拓展急门诊“人文护理”内涵,减少护患矛盾
2005年
“人文”护理不但要有强烈的职业意识,还要有浓郁的“人情味”。急门诊人性化的人文护理不仅是新的要求,也是国际化的护理课题。正确理解“人文护理”的古今内涵,开展“人性”护理,使护患关系建立在信任的前提下, 防止不恰当的处理方法激化矛盾,酿成纠纷。“人性化”的服务趋势,要求护理人员把压力当作动力,把挑剔者当作朋友。
欧阳文莺蒋晓红
关键词:人文护理护患矛盾门诊护患关系
创优护理拓展糖尿病责任制宣教的效果及体会
2013年
目的探讨实行责任制护理后糖尿病宣教的多样化。方法成立责任制护理小组,确立宣教目标,制订灵活有效的宣教内容。结果自2010年6月~2011年9月实行责任制护理后全科护士为375名糖尿病患者实施多重性宣教,带动了病人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促进了护患沟通。结论责任制护理结合多样化的宣教拓展了糖尿病人的宣教效果,提高了糖尿病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提升了生活质量。
欧阳文莺黄雅丽黄翠英农雪梅
关键词:创优糖尿病
不同剂量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附62例报告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92例DPN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甲钴胺组(A组,31例)、常规剂量甲钴胺组(B组,31例)和对照组(C组,30例)。3组患者均采用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并给予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10μg静脉滴注,每日1次辅助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予甲钴胺1000μg肌内注射,每日1次;B组予甲钴胺500μg肌内注射,隔日1次;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20.5mg肌内注射,每日1次。3组总疗程均为4周。比较3组的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A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5%、97%,B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9%、84%,C组则分别为17%、57%,A、B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C组(P<0.01),其中A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B组(P<0.05)。A、B组治疗后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比C组明显提高(P<0.01)。治疗过程中,A组出现轻度胃肠道不适1例,B组出现头晕1例、一过性静脉炎1例,均于停药后缓解。结论: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治疗DPN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且高剂量甲钴胺疗效优于常规剂量甲钴胺。
徐谷根杨茵李敏欧阳文莺傅晓英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甲钴胺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