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妍妍

作品数:16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儿童
  • 12篇细胞
  • 7篇预后
  • 7篇淋巴
  • 6篇淋巴细胞
  • 6篇淋巴细胞白血...
  • 6篇急性
  • 6篇急性淋巴细胞
  • 6篇急性淋巴细胞...
  • 6篇急性淋巴细胞...
  • 6篇白血
  • 6篇白血病
  • 5篇细胞瘤
  • 5篇母细胞
  • 5篇母细胞瘤
  • 5篇化疗
  • 4篇基因
  • 4篇儿童急性
  • 4篇儿童急性淋巴...
  • 3篇阳性

机构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梅妍妍
  • 10篇黄东生
  • 9篇张谊
  • 9篇张伟令
  • 6篇支天
  • 6篇李凡
  • 5篇高超
  • 5篇李伟京
  • 5篇易优
  • 5篇李志刚
  • 4篇崔蕾
  • 4篇韩涛
  • 4篇王凯玲
  • 4篇胡慧敏
  • 4篇赵晓曦
  • 3篇刘爱萍
  • 3篇张品伟
  • 3篇谢静
  • 3篇吴敏媛
  • 3篇杜燕燕

传媒

  • 4篇第十七届全国...
  • 3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头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儿童头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资料,探讨儿童的发病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3年5月我院儿科收治的21例经病理确诊的NHL患儿临床资料。男13例,女8例,中位年龄72个月。分析临床发病特点、疗效及预后。结果 (1)原发部位:头颈部结外淋巴组织19例,占90%,其中咽淋巴环及眼眶内各8例,分别占38%;原发于咽淋巴环8例患儿中,鼻咽部4例,扁桃体1例,会厌1例,咽旁间隙1例,上颚1例。(2)临床分期:Ⅱ期7例(33%),Ⅲ期6例(29%),Ⅳ期8例(38%)。(3)疗效及预后:21例患儿中19例规律治疗并获随访。中位化疗疗程11个疗程,首次治疗后化疗有效率95%,无效率5%。3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是90%和80%。结论儿童头颈部NHL对化疗敏感,即使晚期行综合治疗仍具有较高的临床缓解率及生存期,但应注意起病特点增加确诊率。
李萍黄东生张谊张伟令梅妍妍韩涛周燕朱霞张品伟
关键词:头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儿童预后
外周血PLT、CRP对儿童肝母细胞瘤病情评价的临床意义
目的:恶性实体肿瘤中PLT增多已被认为是继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之后的独立预后因素,C-反应蛋白(CRP)可作为恶性肿瘤诊断的早期辅助指标.本文分析及研究PTL、CRP在儿童肝母细胞瘤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应用价值. ...
张伟令李凡张谊陈莉萍黄东生胡慧敏刘爱萍易优支天梅妍妍
关键词:病情评价C-反应蛋白
文献传递
儿童E2A-PBX1融合基因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两种化疗方案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E2A-PBX1+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经北京儿童医院2003方案(BCH-03)及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2008方案(CCLG-08)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初治的5...
梅妍妍谢静石慧文王彬张永红马晓莉周翾吴敏媛李志刚高超崔蕾赵晓曦赵玮李伟京王凯玲姜锦张瑞东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疗效比较研究
抑制NAMPT表达增强K562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及相关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本研究探讨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对K562细胞(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对伊马替尼敏感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在体外合成针对NAMPT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K562细胞株。将转染后的K562细胞经1μmol/L伊马替尼作用48 h后,采用PI/Calcein染色方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经不同浓度伊马替尼作用48 h后,采用MTS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未经转染的K562细胞经1μmol/L伊马替尼作用3-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AMPT表达的变化。通过对NCBI GEO中基因表达数据的挖掘分析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探讨NAMPT-siRNA和伊马替尼对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研究NAMPT-siRNA、伊马替尼对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μmol/L伊马替尼作用于K562细胞48 h对NAMPT表达无明显影响。NAMPT-siRNA能够明显抑制K562细胞NAMPT的表达,再经1μmol/L伊马替尼作用后,NAMPT-siRNA干扰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提示抑制NAMPT表达能增强K562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不同浓度伊马替尼作用后,干扰组IC50值明显降低(P<0.05);拟合增殖曲线在0.01-0.1μmol/L伊马替尼浓度范围内斜率增大,提示在此范围内NAMPT-siRNA与伊马替尼的协同作用最强。基因表达谱分析及Western blot验证结果都显示,NAMPT-siRNA和伊马替尼处理均可下调NF-κB下游因子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水平,两者同时作用时效果更明显。NAMPT-siRNA及伊马替尼均能降低NF-κB转录活性,两者同时作用效果更显著。结论:伊马替尼可能并非通过调节NAMPT表达影响细胞存活;抑制NAMPT表达能增强K562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可能与抑制NF-κB及其下游因子Bcl-2有关。
林萍萍白雪佳岳志霞闫韶飞李宗文高超梅妍妍王凯玲李伟京丁卫李志刚
关键词:NAMPT伊马替尼NF-ΚBBCL-2K562细胞
儿童肝母细胞瘤70例临床诊疗分析
张谊李凡陈莉萍张伟令黄东生胡慧敏刘爱萍易优支天梅妍妍
两种化疗方案对于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3
2014年
本研究旨在比较北京儿童医院(Beijing Children's Hospital,BCH)2003方案和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Chinese Children's Leukemia Group,CCLG)2008方案对于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疗效,探讨更加适合此亚型患儿的化疗方案。收集2003年1月至2010年10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的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化疗方案治疗的患儿初诊时临床特征、第8天泼尼松反应、诱导缓解治疗结束时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水平、无事件生存率(Event Free Survival,EFS)、无复发生存率(Relapse Free Survival,RFS)等。结果表明,在204例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患儿中,134例采用BCH-2003方案治疗,70例采用CCLG-2008方案治疗。两组患儿在初诊时年龄、外周血白细胞水平、第8天泼尼松反应及中枢神经系统累及、临床危险度分层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但CCLG-2008组的男性较多(P=0.025)。BCH-2003组诱导缓解治疗结束时(第33天)的MRD阴性率高于CCLG-2008组(P=0.013)。按照BCH-2003方案分层标准,重新划分CCLG-2008组的危险度后,BCH-2003组的中危患儿的MRD阴性率仍然高于CCLG-2008组的中危患儿(P=0.014),而标危患儿MRD阴性率两组间没有明显差异。两组患儿在化疗期间感染发生率、EFS及RFS均无明显差异(分别为P=1.000,P=0.327,P=0.251)。结论:对于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ALL患儿,BCH-2003方案的诱导缓解治疗方案能迅速地降低患儿的白血病负荷,但是BCH-2003和CCLG-2008两种化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接近。
王凯玲梅妍妍崔蕾高超刘飞飞赵晓曦李伟京姜锦张瑞东谢静石慧文王彬张永红马晓莉吴敏媛周翾李志刚
关键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方案融合基因
54例5岁以上神经母细胞瘤3,4期患儿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研究
目的:了解5岁以上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3,4期患儿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疗效、预后.方法:从2007年3月-2015年6月收集的180例NB患儿中筛选出经病理诊断确诊的初发年龄为5岁以上(含5岁)N...
张谊张伟令黄东生韩涛支天李静易优文圆李凡梅妍妍杜燕燕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年长儿化疗手术预后
MicroRNA-210与微小残留病灶的联合检测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预后意义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检测MicroRNA-210(miR-210)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水平,探讨miR-210与微小残留病灶(MRD)联合检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RQ-PCR方法检测88例初诊儿童ALL骨髓样本中miR-210的表达水平及第33天的MRD表达水平。结果:miR-210在儿童ALL初诊骨髓样本中普遍高表达,且在非复发组miR-210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复发组(10.64±1.5 vs 3.27±0.68)(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与高表达组相比,miR-210低表达组具有较差的无复发活存率(RFS)(P=0.011)、无事件活存率(EFS)(P=0.013)及总活存率(OS)(P=0.0108)。根据miR-210及MRD水平,将88例患儿分为3组。miR-210-MRD高风险组复发率(70%)显著高于miR-210-MRD中风险组(6.25%)及miR-210-MRD低风险组(2.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miR-210-MRD高风险组RFS、EFS及OS均显著低于中风险组和低风险组(P<0.01)。结论:儿童ALL初诊骨髓样本中miR-210的表达水平对疾病复发、诱导失败有良好的预测价值。miR-210的低表达与低LFS、EFS及OS高度相关。miR-210与第33天MRD水平的联合检测,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出预后差、复发风险大的患儿。
梅妍妍李志刚张谊张伟令张品伟王楠黄东生
关键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IR-210微小残留病灶预后意义
5岁以上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总结5岁以上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临床特点及疗效,为改善其预后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初治NB患儿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特点、疗效总结以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 54例患儿中男36例、女18例,均为3、4期。以腹膜后占位最多见(76%,41/54),其次为纵隔占位(18%,10/54)、椎管内占位(4%,2/54)和盆腔占位(2%,1/54)。截止至随访日期,54例患儿中存活30例(56%):无病生存23例(77%,其中9例为复发再度化疗后完全缓解)、肿瘤部分缓解6例(20%,均为复发再度化疗患儿)、进展1例(3%,为复发再度化疗后进展);死亡24例(44%),其中22例为复发再度化疗后死亡、2例为初治期间多脏器衰竭死亡;治疗、随访期间共38例复发。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54例患儿平均生存时间53.8个月;3期患儿总生存率(OS)为80%,高于4期患儿(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患儿平均生存时间(51.68个月)低于无复发病例(62.5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年长儿NB临床分期多属晚期,但规律治疗仍可提高疗效,应增加患儿信心,坚持规范治疗。
张谊张伟令黄东生韩涛支天李静易优文圆李凡梅妍妍杜燕燕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化疗手术预后儿童
微RNA-210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6年
微RNA(miRNA)是一种内源性的,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RNA分子。miRNA作为翻译抑制因子,介导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节,它的发现及研究为揭示体内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了10 000多种miRNA,其中miR-210因其重要的基因调控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均存在miR-210的异常表达,故推测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的深入,miR-210可能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及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梅妍妍黄东生
关键词:肿瘤微RNAMIR-210缺氧诱导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