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药理
  • 2篇药理学
  • 2篇药师
  • 2篇药师参与
  • 2篇药物
  • 2篇用药
  • 2篇整合素
  • 2篇蛇毒
  • 2篇食物
  • 2篇肿瘤
  • 2篇网络
  • 2篇网络药理学
  • 2篇相互作用
  • 2篇解离素
  • 2篇华法林
  • 2篇基于网络
  • 2篇合理用药
  • 2篇病例
  • 2篇病例分析
  • 1篇胆囊

机构

  • 12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柯璐琳
  • 3篇王航
  • 2篇刘亦伟
  • 2篇许云禄
  • 2篇黄品芳
  • 2篇冯炜业
  • 1篇张陈枝
  • 1篇林荣芳
  • 1篇许雄伟
  • 1篇陈艺云
  • 1篇陈莉
  • 1篇赵宁宁

传媒

  • 4篇海峡药学
  • 2篇2014年福...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光明中医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胆舒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机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究胆舒胶囊医治慢性胆囊炎的分子机制。方法胆舒胶囊中主要活性成分是薄荷素油,其为薄荷的挥发油。因此本研究依托TCMSP数据平台,以OB≥30%和DL≥0.18为条件,同时结合文献筛选薄荷的有效活性成分,集合疾病靶点数据库探究薄荷治疗慢性胆囊炎的靶点。利用String平台获得交集靶点PPI网络,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薄荷-有效活性成分-交集治疗靶点-疾病"网络,R语言软件及cluster Profiler等数据包对治疗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结果从薄荷中筛选得到12个有效活性成分,药物有效活性成分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共36个,其中关键靶点包括VEGFA、AKT1、EGFR、TNF、MAPK3、PTGS2、MMP9、MMP2、MPO、HIF1A等;分别参与了细胞对氧化的应激反应、对金属离子的响应、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正调控、胶原代谢等生物进程;分析结果涉及癌症、TNF、Relaxin、磷酸酯酶D、VGEF、HIF-1等信号通路。结论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胆舒胶囊经过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治疗作用,可能主要通过抗炎镇痛、解痉、利胆、抗菌等方面来治疗慢性胆囊炎。
冯炜业柯璐琳
关键词:胆舒胶囊薄荷慢性胆囊炎网络药理学
一例药师参与的华法林剂量调整的病例分析
华法林为口服抗凝药,用于治疗和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但其抗凝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导致血栓形成或出血风险的增加。因此做好患者的个体化用药,并关注合并用药及饮食习惯,是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关键。
柯璐琳王航
关键词:华法林药物食物相互作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中心药房调剂内差件数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中心药房调剂内差件数中的作用.方法:按照品管圈活动的步骤逐一施行,分析产生调剂内差原因,制订相应对策并实施,最终确认活动效果.结果:中心药房一周时间的调剂内差件数由活动前的64件降低到活动后的3...
陈莉许雄伟柯璐琳
关键词:药房管理品管圈药品调剂服务质量
文献传递
整合素与肿瘤转移被引量:3
2010年
整合素族(integrins)为一族亲异性细胞粘附分子,介导细胞-细胞之间及细胞-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肿瘤细胞转移的全过程中,整合素几乎参与每一个步骤,并随肿瘤的进展而影响肿瘤细胞与其微环境的相互作用〔2〕。整合素通过与生长因子受体、各种蛋白酶、细胞骨架和胞外信号传导的协同作用完成这一进程。
柯璐琳许云禄
关键词:整合素肿瘤转移
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对我院抽查的门急诊2012年上半年(1~6月)处方的点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数为3.18种,抗菌药及注射剂使用百分率分别是12.70%及12.38%,合理处方百分率为93.20%。
柯璐琳
关键词:门急诊处方处方点评合理用药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黄芩汤治疗克罗恩病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黄芩汤治疗克罗恩病(CD)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检索TCMSP数据库获得黄芩汤潜在活性成分及靶基因;GEO芯片、Genecard及OMIM数据库收集克罗恩病疾病靶基因,两者取交集得到药物-疾病靶基因,并经过Cytoscape软件将结果可视化,通过网络拓扑算法筛出关键靶基因。利用Bioconductor中R包clusterprofile对交集靶点进行GO生物进程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结合文献分析黄芩汤治疗克罗恩病的分子作用机制。结果得到黄芩汤治疗CD关键靶点65个;槲皮苷、山柰酚、柚皮素、汉黄芩素等可能是黄芩汤治疗CD的主要活性成分;作用于ESR1、AKT1、IL6等靶点,参与PI3K-Akt信号、HIF-1信号、IL-17信号、TNF信号等通路发挥治疗CD作用。结论黄芩汤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CD,同时干涉炎症通路及控制炎症的发生发展可能是治疗CD的重要机制。
冯炜业柯璐琳林荣芳刘亦伟黄品芳
关键词:黄芩汤克罗恩病网络药理学靶点
江浙短尾蝮蛇毒解离素的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研究
解离素(disintegrin)是一类富含半胱氨酸的小分子多肽,其含有精-甘-天冬氨酸(RGD)序列或赖-甘-天冬氨酸(KGD)序列能抑制依赖此识别位点的整合素与其配体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形成瘤栓、肿瘤血管新生,达到...
柯璐琳
关键词:短尾蝮蛇毒解离素整合素血管生成
文献传递
LC-MS/MS法同时测定欧前胡素与异欧前胡素血药浓度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建立可同时测定欧前胡素与异欧前胡素血药浓度的液质联用-质谱串联法(LC-MS/MS)。方法以地西泮为内标,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萃取后经超高效液相色谱(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2.1×100 mm,1.7μm)分离,欧前胡素与异欧前胡素在质谱条件为正电喷雾电离(ESI+)(m/z:271.5>204.2),锥孔电压为20 V,碰撞能量为33 V,考察特异性、线性范围、定量下限、基质效应以及方法学回收率、精密度和稳定性。结果欧前胡素与异欧前胡素保留时间分别约1.5 min及2.4 min,欧前胡素浓度在0.1~2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 2=0.9982),定量下限0.1 ng/mL(信噪比S/N>10)。异欧前胡素浓度在0.05~1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 2=0.9989),定量下限0.05 ng/mL(S/N>10),基质效应为94.89%~110.70%,方法学回收率为94.3%~104.3%。欧前胡素与异欧前胡素的重复性以CV表示,CV分别<4.91%、5.26%,期间CV分别<16.39%、14.87%。冻融条件下二者CV均不大于7.21%,室温下均不大于10.44%。结论建立了同时测定欧前胡素与异欧前胡素血药浓度的LC-MS/MS法,该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稳定性好。
柯璐琳冯先铨黄品芳刘亦伟
关键词:白芷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
一种新的含有Arg-Gly-Asp三肽序列蛇毒解离素的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蛇毒是一种具有特殊药理活性的物质,其含有一系列能拮抗整合素的小分子多肽,称之为解离素。解离素可以阻断整合素依赖性血小板聚集、肿瘤生长和肿瘤转移等活性。从江浙短尾蝮蛇毒(Gloydius brevicaudus venom, GBV)中分离纯化出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即RGD序列(Arg-Gly-Asp)的解离素,并鉴定其理化性质,测定其生物活性。应用Superdex 75凝胶过滤色谱,从江浙短尾蝮蛇粗毒中分离蛋白峰,参照Born方法对分离成分进行活性筛选,活性成分蛋白峰再通过Sephadex G-25凝胶过滤、DEAE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色谱和Lichrospher C18反相色谱纯化分离得纯品; SDS-PAGE (Tris-Tricine系统)凝胶电泳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活性成分的纯度; 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凝胶成像法及质谱法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盘状等电聚焦电泳测定等电点; Rick方法测定蛋白酶活力;自动电位滴定测定磷脂酶A活力;氨基酸测序结果用BLAST程序进行同源性比较; Born方法测定其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显示,粗毒经Superdex 75色谱分离后,获得7个蛋白峰,其中Ⅳ峰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以光密度计算该峰得率约占粗毒的10%;该组分用Sephadex G-25凝胶色谱纯化得主蛋白峰1个,得率约为57.2%; HiPrep DEAE Sepharose FastFlow16/10柱进一步纯化,得到8个蛋白峰,经鉴定第4峰暂定名为:GBV-Ⅳ4,它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得率约为1.2%;经HPLC和SDS-PAGE证实为单一组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442 kDa,等电点为6.3,蛋白酶活力及磷酯酶A_2活力均为0。GBV-Ⅳ4对ADP、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IC_(50)分别为0.339和0.577μg·mL^(-1)。综上,从江浙短尾蝮蛇毒中分离得到一个含有RGD三肽序列的解离素GBV-Ⅳ4,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活性。
柯璐琳陈艺云赵宁宁张琼陈婉琼邱秀梁许云禄
关键词:解离素分离纯化生物学活性
福建籍汉族女性MTHFR基因多态性与不孕症相关性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福建籍不孕症女性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探讨该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不孕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1日~2019年6月1日就诊的123例不孕症妇女作为病例组;正常受孕且无不良孕产史者133人作为对照组。磁珠法抽提全血DNA,PCR扩增后,以芯片杂交法进行基因分型,所得结果用直接测序法验证,SPSS 18.0软件卡方检验分析两组人群的基因频率差异。结果病例组MTHFR C677T位点突变纯合子(TT)频率与突变杂合子(TC)基因频率分别为8.94%、43.9%,对照组对应频率分布分别为9.02%、38.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4,P>0.05)。本文人群不孕患者MTHFR C677T基因频率分布与国内宁夏、河南新乡有显著差异(P<0.05),与埃及、伊朗、印度德里、突尼斯、西班牙人群的基因频率分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福建籍汉族不孕症女性MTHFR C677T等位基因突变与不孕症的易感相关性不显著,但基因型分布存在地域与种族差异。
赖燕霞柯璐琳张陈枝
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不孕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